數字孿生 元宇宙(數字創意如何傳播中國聲音?這場元宇宙數字創意峰會“干貨”多)
封面新聞記者 賴芳杰 攝影報道
元宇宙不是現實的替代,而是與現實世界并存的虛擬世界。元宇宙也不是現實的平行時空,而是與現實世界并存的“靈境”。如何元宇宙時空下,以數字化思考和創意,傳播中國聲音?12月16日,成都創意設計周系列活動元宇宙數字創意峰會舉行。來自文化創意、會展、文旅等業內嘉賓進行了深入探討。
成都主動擁抱數字時代機遇
有著數字文創優秀基因
成都市文廣旅局副局長王敏在致辭中表示,成都市聚焦數字游戲、數字影視、數字音樂、數字動能、數字文博和數字競技等領域,引進培育領軍企業超前布局未來產業。現有各類數字文創企業1000余家,2021年文創產業的增加值突破2千億,占GDP的比重超過10%。王者榮耀手游、《哪吒》動漫電影等現代文創產品演繹著成都文創的活力與榮光。
近年來,一批國字號基地相繼落戶成都,天府軟件園榮獲國家首批數字服務出口基地,中國成都超高清超清應用產業基地是國內首個國家級的超高清視頻產業基地。成都高新區、四川天府新區獲批中國成都網絡視聽產業基地,全國第三家國家版權創新發展基地落戶四川天府新區,三國創意園入選國家文化出口基地,天府數字文創城等數字文創產業功能區提檔升級,國家級文創產業平臺數量位居全國前列。
在數字傳播里 元宇宙對國家形象和文化傳播
發揮巨大的作用
“元宇宙時代,我們基于擴展現實技術和數字孿生,我們實現了時空的拓展;我們基于AI技術和物聯網,我們實現了人機共生;通過區塊鏈,通過web3.0實現了經濟增值。所以在元宇宙空間,它是在社會系統、生產系統、經濟系統上的一種虛實共生。”魯迅美術學院副院長趙璐認為,元宇宙的生存形態定義為社交性、開放性、延綿性、經濟性和存在感,因此在元宇宙時空下,主要研究鎖定這樣幾個領域,比如數字遺產、數字展覽,數字傳播。在數字傳播里元宇宙是對國家形象和文化傳播發揮巨大的作用,尤其文化IP新美學,文化符號和文化傳承之中,還有在國家形象里要講好中國故事,發出中國聲音,傳播中國經驗。對此,她建議,文化創意的拓展可以深度挖掘民族民間文化、區域旅游文化、當地在地歷史文化、大眾生活文化、城市品牌IP、地方特色文化、娛樂流行文化等等,這一部分構成了我們文化基因,以及文化創意的原點。
新媒體藝術構建中國數字美學
青鳥新媒體藝術藝術總監林俊廷在現場分享了一幅名為《鶴采》的新媒體作品。初看是有一只鶴蜷縮在畫面的中間,如果聽到有人拍手,這只鶴才會醒過來,這個鶴的動作是根據你拍手的頻率,你隨便拍手它就隨便動一動,你拍手的頻率越高鶴的動作就會越豐富,比如你拍手頻率越快它就開始叫,再高它就開始跳,它的翅膀就動起來了,越多人看就越多只鶴會飛進來或者走進來。如果沒有人拍手,就會變成靜態的畫面,鶴又蜷縮起來了。
林俊廷以這個例子說明,元宇宙不是現實的平行時空,而是與現實世界并存的“靈境”。藝術家可以把虛實打通,運用新媒體互動的方式打通的是心理跟身體的部分,最后進入了一個天人合一的狀態。林俊廷也認為,元宇宙未來所有的產業都成為文化載體,精神想象與物質世界感知的交融文化賦能產業,從虛擬到現實,由數字科技結合美學創新的場景化,不同的跨界交互,參與共創,形成新世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