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1ndtl"></cite>
<ruby id="1ndtl"></ruby>
<strike id="1ndtl"></strike>
<span id="1ndtl"><dl id="1ndtl"></dl></span><span id="1ndtl"><dl id="1ndtl"></dl></span>
<strike id="1ndtl"></strike>
<strike id="1ndtl"><dl id="1ndtl"><del id="1ndtl"></del></dl></strike>
<span id="1ndtl"></span>
<span id="1ndtl"><dl id="1ndtl"></dl></span>
<strike id="1ndtl"></strike>
<strike id="1ndtl"></strike><span id="1ndtl"><dl id="1ndtl"></dl></span>
<strike id="1ndtl"></strike><strike id="1ndtl"></strike>
<strike id="1ndtl"></strike>
<span id="1ndtl"></span>
<span id="1ndtl"><dl id="1ndtl"></dl></span>
<th id="1ndtl"><noframes id="1ndtl"><span id="1ndtl"><video id="1ndtl"><strike id="1ndtl"></strike></video></span> <strike id="1ndtl"></strike>
<strike id="1ndtl"></strike>
<span id="1ndtl"><dl id="1ndtl"></dl></span>
  1. 首頁
  2. 全球綜合實力國家排名(全球元宇宙企業綜合實力TOP10排行榜)

全球綜合實力國家排名(全球元宇宙企業綜合實力TOP10排行榜)

元創元宇宙研究院對全球主要知名元宇宙相關企業進行詳細研究、梳理。根據全球主流元宇宙概念企業的企業規模,宇宙技術實力、元宇宙相關軟硬件產品收入、品牌知名度、發展潛力等指標,評選出2022年全球元宇宙企業綜合實力TOP10排名,除了這10家企業外,三星、臺積電、阿里、Epic Games、網易等也實力較強,相信未來10年會出現全新的元宇宙企業巨頭,該榜單供業內人士參考。

TOP 1 微軟

微軟成立于1975年,總部設立在華盛頓州雷德蒙德,由比爾·蓋茨和保羅·艾倫創立,是一家美國跨國科技企業,以研發、制造、授權和提供廣泛的電腦軟件服務業務為主。微軟2021財年營業收入為1681億美元,同比增長18%。微軟在元宇宙軟件、硬件、內容等方面具有深厚的積累,其AR眼鏡是全球最早大規模市場化的產品,在軍方、醫療、企業應用等領域暫時遠遠領先于全球其他競爭對手,尤其是增強現實領域雄實力雄厚。

一、硬件入口。微軟在硬件入口上的產品主要聚焦在MR設備上。微軟先后推出AR頭盔Kinect、HoloLens,即可連接各類終端設備,也可以完全獨立使用,無需線纜連接、無需同步電腦或智能手機。其最新的產品是HoloLens 2,可以與微軟Azure、Dynamics 365等遠程方案可以很好地結合使用。HoloLens從誕生起,就被定義為生產力設備,可以作為制造、建筑、醫療、汽車、軍事等垂直行業的生產力工具。比如,工業場景中常見的維修需求,工人在維修前戴上HoloLens,就可以看到維修服務請求以及將要維修的設備的三維圖像,圖像任一部分都可以放大研究,甚至還可以使用HoloLens內置的Skype呼叫專家遠程支持。2021年3月31日,美國宣布授予微軟公司一份高達219億美元(價值約合1437億元人民幣)的合同,提供至少12萬套AR(增強現實)設備。

二、內容生態。游戲內容方面以Xbox方面為核心,微軟發力企業元宇宙的同時,也計劃將Xbox游戲平臺納入元宇宙中。微軟CEO Satya Nadella表示“微軟對游戲平臺和 Xbox 系列主機擁抱元宇宙具有強烈的信心”。微軟旗下多款游戲如《光暈》《我的世界》《模擬飛行》,走在探索元宇宙的前沿。微軟既是目前全球三大游戲機制造商之一,也是PC游戲市場的重要參與者。收購方面,2022年1月微軟宣布以687億美元收購動視暴雪,并根據微軟官網公告顯示:此次收購將加速微軟游戲業務在移動、PC、游戲機和云領域的增長,并將為搭建元宇宙提供基礎。

三、底層技術。微軟的企業元宇宙技術堆棧,通過數字孿生、混合現實和元宇宙應用程序(數字技術基礎設施的新層次)實現物理和數字的真實融合。微軟的企業元宇宙技術堆棧(從物理世界到元宇宙)非常完善,具體包括:(1)Azure IoT;(2)Azure 數字孿生;(3)Azure 地圖;(4)Azure Synapse分析;(5)Azure 人工智能&自動化系統;(6)Microsoft Power 平臺;(7)Microsoft Mesh&全息鏡頭。這些工具幫助企業客戶實現數字世界與現實世界融為一體。其中,Microsoft Mesh,一個具有3D化身和其他XR功能的虛擬平臺,允許不同位置的用戶,通過生產力工具Teams加入協作以召開會議、發送信息、處理共享文檔等全息體驗,Microsoft Mesh(融入Teams的版本)目前正在測試中,將于2022年上半年推出。以及,Azure云,一個靈活的企業級公有云平臺,提供數據庫、云服務、云存儲、人工智能互聯網、CDN等高效、穩定、可擴展的云端服務。

在對待元宇宙的態度上,微軟是態度最積極的企業之一,2021年底,微軟在其Ignite全球大會上高調宣布元宇宙戰略,業界對元宇宙的熱情因其加碼再添熱度。微軟CEO Nadella認為,“隨著真實物理世界和虛擬數字化世界的不斷融合,企業元宇宙將成為每個企業必備的一種新型基礎設施”。微軟首席執行官表示:“今天我們展示的只是開端,現在元宇宙這個新平臺、新應用程序,與我們在上世紀90年代初談論網絡和網站時無異”。微軟大中華區副總裁兼市場營銷及運營總經理康容表示,“現在,元宇宙概念確實特別火,坦率說,元宇宙還挺早,而且究竟往哪個方向走,仍是未知數”。

元創元宇宙研究院認為,微軟對元宇宙的觀點極其理性,對元宇宙的路徑極具可行性,對元宇宙的布局極其縝密,通過搭建企業元宇宙和娛樂行業同時發力,在元宇宙發展中將能先下一城。元創元宇宙研究院分析,微軟在硬件端有Xbox、Surface、HoloLens等產品,軟件端有Windows、MSOffice,內容端有《光暈》《我的世界》《模擬飛行》《元宇宙辦公軟件》等產品及對動視暴雪的收購,底層技術更是不勝枚舉。綜合來看,微軟在元宇宙的綜合實力暫時排在全球第一。

TOP 2 Meta

Meta,由美國媒體平臺Facebook部分品牌于2021年10月更名而來。Facebook成立于2004年,總部位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門洛帕克,主要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MarkZuckerberg)。Meta2021年Q1-Q3營業收入為842.58億美元,同比增長45.54%。2021年Facebook更名Meta直接推動了全球元宇宙產業熱度,其發布的元宇宙視頻全面詮釋了未來元宇宙的對工作、學習、生活等影響,對元宇宙產業的正向影響推動力無出其右,Meta旗下的Oculus是全球最大的AR眼鏡供應商,2021年銷量預計突破1000萬臺。整體實力方面判斷,與微軟幾乎不分上下,微軟在TB端獨步天下,Meta在TC端獨領風騷。

一、硬件入口。Meta于2014年收購Oculus,補齊硬件短板。2021Q1全球VR設備品牌的份額排行榜顯示,Meta旗下的Oculus VR以絕對優勢排名第一(75%),大朋VR(6%)和索尼VR(5%)位居第二和第三名。2021Q1VR設備以85%的出貨量份額領跑全球XR市場;其中,Oculus Quest 2的貢獻最大。與硬件入口相配套,Meta內部已經開始著手新OS研發,以消除對Android的依賴。該項目的負責人之一是曾參與過Windows NT開發的微軟前員工Mark Lucovsky。Meta希望能打造類似像蘋果一樣的閉環生態,希望能控制包括硬件設計、芯片、操作系統等每個環節在內的整個生態系統。同時Meta旗下在體感設備方面的布局,也排在全球前列。

二、夯實內容。Meta是通過VR游戲、本身的社交優勢來打造自己的內容基礎的。VR游戲方面,Meta通過投資收購7家知名VR游戲開發商、影視內容制作方等以補充內容板塊,包括360度視頻與VR內容制作平臺Blend Media、VR游戲《Beat Saber》開發商Beat Games、云游戲公司Play Giga等。社交優勢方面,Meta主站上的3D全景視頻針對更豐富更真實的視頻互動需求,用戶可以Meta新聞流中看到3D全景視頻,可以在視頻中移動鼠標,不斷改變視角。Meta的3D全景視頻也將在其頭戴VR設備OculusRift上呈現。Meta的Workplace是在疫情大流行背景下,Meta嘗試為企業和員工提供更多的居家辦公和視頻互動的解決方案,允許用戶直播以及實現多人聊天功能。2021年8月,Meta推出遠程辦公應用程序Horizon,利用VR設備可以實現在虛擬現實中進行會議,Meta副總裁曾透露 Meta內部已經率先使用該程序,并認為推出Horizon將會是Meta向元宇宙邁出的重要一步。同時,Meta也積極在搭建經濟體系。Diem(原名Libra)是Meta開發的數字貨幣,是一種由美元支撐的穩定貨幣。Libra的使命是建立一套簡單的、無國界的貨幣和為數十億人服務的金融基礎設施。據Libra白皮書,Libra旨在成為一個新的去中心化區塊鏈,低波動性的加密貨幣和一個智能合約平臺,旨在創造一個新的機會,負責任的金融服務創新。Libra計劃建立由100個合作聯盟節點構成的數字經濟體,目前Visa、Mastercard、Uber、Paypal等公司已經簽約確認成為創始節點。

三、底層技術。Meta底層技術主要由自研和收購。自研方面,Facebook Reality lab(前身Oculus Research)作為元宇宙研發部門,重要性與地位不斷拔高。Meta在公布2021年第三季度財報時公布了全新的報告機制:往后季度將以Family of Apps與Facebook Reality Lab兩項業務的形式報告業績,其中Family ofApps包括Facebook、Instagram、Messenger、WhatsApp和其他服務,Reality Lab包括AR/VR硬件、軟件和內容。同時,Meta在2021年對AR、VR部門Facebook Reality Lab投入100億美元,未來將投入更多。收購方面,自2014年以來,Meta陸續收購了至少19家關于計算機視覺、面部視覺、眼動追蹤、人工智能、VR/AR變焦技術等的公司,包括Xbox 360手柄設計團隊Carbon Design、3D建模VR公司13th Lab 虛擬現實技術公司、游戲引擎開發商RakNet等。

四、人工智能。Meta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布局主要是名為Ego4D的研究項目。Ego4D為Meta與全球13所大學和實驗室合作項目,主要通過收集第一人稱鏡頭以訓練下一代人工智能模型。Ego4D是目前最大的第一視角日常活動視頻數據集,在此之前的數據集通常由只有幾秒鐘的半腳本視頻剪輯組成。Meta首席研究科學家Kristen Grauman在接受CNBC采訪時表示,“這次發布的是一個開放數據集和研究挑戰,它能促進我們內部和學術界外部進步,其他研究人員可以支持這些新問題,以更有意義、更大規模的方式共同解決它”,“在過去,機器人通過在自己做事來進行學習,現在,它們有機會根據人類經驗從視頻中學習。”

元創元宇宙研究院分析,Meta這一次All In元宇宙對產業帶來的影響是非凡的,Meta自身也具有強大的軟硬件、豐富的內容、完善的底層技術構建、獨到的人工智能技術,本次排名其綜合實力為第二,但對元宇宙產業的全球影響力來看,Meta是遠大于微軟的。對于宇宙,Facebook創始人Mark Elliot Zuckerberg的理解是,“元宇宙就是更具象的互聯網”,“在那里,你不只是觀看內容,而是身在其中。你感覺和其他人待在一起,獲得不同的體驗。這是你在2D平面應用程序或網頁上無法體驗到的”。元創元宇宙研究院認為,Meta對待元宇宙發展是非常積極的,而且其本身擁有大量技術、資源和內容,是一家敢于自我革命的企業。

TOP 3 Apple

蘋果公司(Apple Inc.)成立于1976年,總部位于加利福尼亞州的庫比蒂諾,由史蒂夫·喬布斯、斯蒂夫·蓋瑞·沃茲尼亞克和羅納德·杰拉爾德·韋恩(Ron Wayne)等人創立。Apple在2021財年營業收入高達3658億美元,凈利潤高達947億美元。雖然蘋果沒有表態發展元宇宙,但蘋果正在研發的AR和VR設備什么時候推出,被認為是元宇宙產業什么時候能夠快速發展的最大推動力,能夠“被元宇宙”而被期待的,蘋果達到全球唯一舍我其誰的地位。

一、硬件和OS。AR設備方面,Apple的AR設備已經蓄勢待發了。Apple規劃中共有兩款AR/MR頭戴式設備:一款為高端商用型號AR/MR通用頭顯,僅面向B端用戶,另一款則是主打日常功能的輕薄型AR眼鏡,主要面向C端用戶。Apple首款MR/AR設備已完成P2原型機測試,或將于2022年二季度投入量產,并于2022年下半年正式上市。OS方面,Apple自建閉環生態,ARKit操作系統基本保持著“一年一個大版本”的迭代節奏,自2017年發布至2021年,ARKit已更新到5.0版本。該操作系統旨在幫助開發者構建更好的AR開發體驗,同時布局AR內容產業鏈的上游、提前鎖定AR開發者。開發工具方面,Apple分別面向開發者、藝術家、普通用戶推出不同的底層框架與開發工具RealityKit、Reality Composer、Reality Converter,同時這些開發工具都是圍繞Apple自有的操作系統ARKit。

二、內容生態。App Store方面,App Store自2009年起即開始上線具備AR功能的應用,2017年ARKit首次發布后,App Store中AR相關應用及游戲快速數量規模實現翻倍式增長,從2016年的2484款增至2017年的4506款,2018年進一步增長至4913款。對比AR應用與游戲產品,應用的使用場景較游戲更加豐富,應用的增長趨勢也遠超游戲。2018年,App Store的AR應用與游戲均達到峰值,分別上線4154、759款產品。娛樂和辦公方面,Apple相繼收購兩家虛擬現實內容公司——VR直播公司NextVR與虛擬會議公司Spaces,分別布局娛樂與辦公場景。Apple TV方面,Apple計劃在Apple TV+流媒體視頻服務中增加額外的AR功能(原計劃2021年發布,受疫情影響推遲),該功能可以捕捉電視節目中場景的某些方面,比如人物或物體,將其顯示在觀眾的iPhone或iPad上,并疊加到用戶的周圍現實環境中。

元創元宇宙研究院分析,Apple在AR軟硬件底層技術已經耕耘多年,其布局廣度、深度、規模業內幾無匹敵。同時,Apple一貫以來追求極致、自建生態,因此Apple最有可能完成人機交互形式創新進而推動新硬件(AR/VR)普及,本次排名綜合實力方面蘋果名列第三。

不同于Meta創始人扎克·伯格旗幟鮮明地進軍元宇宙,Apple CEO蒂姆·庫克在2021年9月接受《時代周刊》的專訪表示,相對于所謂的“元宇宙”概念,更愿稱之為增強現實(AR)。不同于Meta著力構建以OculusVR頭顯為入口的軟硬件生態,蒂姆·庫克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對AR的強烈信心,Apple多年來默默耕耘AR底層技術、逐步完善生態布局。對于AR,庫克認為“AR是虛擬與現實世界的疊加,不同于VR對現實世界的取代,AR不會分散人們對現實世界的注意,反倒是增強人與現實的聯系,增強人與人之間的協作”。

Apple似乎并不希望用戶將所有的時間都投入到互聯網和智能終端上,他們希望自己的產品只是用戶的工具,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元創元宇宙研究院認為,盡管Apple不是這一輪元宇宙熱潮的領銜者,但Apple正在從中受益。同時,移動互聯網時代,隱私泄露已經是威脅網絡安全的重大誘因;進入元宇宙時代,用戶數據成幾何倍數增長,隱私泄露的后果也將成倍式加劇,數據安全將會成為元宇宙用戶考量的重要因素。而Apple一直以來都非常強調用戶隱私保護。Apple的隱私保護能力,將成為繼硬件技術、封閉生態之后,致勝元宇宙競爭的又一大利器。

TOP 4 谷歌

谷歌公司(Google Inc.)成立于1998年,由拉里·佩奇和謝爾蓋·布林共同創建,2021年1-3季度營業收入達1823億美元,同比增長45%。谷歌發展元宇宙基礎雄厚。

一、技術方面。谷歌人工智能領域的綜合實力在全球屬于第一梯隊位置,谷歌在AI研發人員、學術論文數量等都處于行業領先水平。人工智能是元宇宙產業發展最重要的基礎支撐,谷歌在人工方面具備深厚的技術壁壘與先發優勢,擁有全方位的AI生態,包括深度學習算法框架Tensor Flow、人工智能芯片TPU、AI+云,谷歌在綜合AI的技術實力與落地能力兩個維度都在科技巨頭中處于行業前列,具有非常強大的AI綜合實力。

二、軟件方面。谷歌擁有全球占據絕對份額的移動互聯網系統平臺安卓系統,以及基于安卓生態的豐富的應用場景。當前VR/AR操作系統來看,安卓是當前主流VR/AR產品所采用的底層操作系統,全球出貨量最高的Oculus Quest系列、Pico、Vive、Nreal等頭部產品都是基于安卓系統的。谷歌還擁有目前全球排名第四的云Iaas公有云。

三、硬件方面。谷歌在VR、AR的硬件上擁有以GoogleGlass為最核心的AR產品,目前以企業級AR為核心產品,最新產品為2019年推出的二代AR眼鏡。近期,有消息稱谷歌在組建一只人數超過300人、大牛云集的研發團隊,其研發的硬件產品很可能是一款AR頭盔。

元創元宇宙研究院分析,谷歌在元宇宙相關的人工智能、軟件、硬件、內容等方面的布局整體實力處于全球絕對領先的位置,甚至可以說排名第一,但其在元宇宙方面的發展卻令人大失所望,本次排行榜僅排第四。

谷歌兩任CEO都對元宇宙潑冷水。例如谷歌CEO表示,下一個增長點仍是搜索,而不是元宇宙。谷歌前CEO表示,元宇宙對人類來說不一定是件好事,Meta用之運行其平臺上的大部分算法,是一個“巨大偽神”,可以創造不健康的準社會關系。

元創元宇宙研究院認為,谷歌之所以潑冷水,是因為元宇宙時代的到來,將會對谷歌現有的核心競爭力,搜索引擎、安卓系統軟件及內容生態等產生巨大的破壞,或許谷歌是全球目前最不希望元宇宙發展的企業,但歷史的巨輪滾滾向前,如果谷歌還在等,未來可能快速走下坡路。元宇宙硬件以AR、VR硬件為主,手機將逐步被淘汰,從這個角度看谷歌是影響最大,畢竟微軟基于PC的系統在工作中仍然是不可或缺的。

TOP 5 亞馬遜

亞馬遜公司(Amazon)成立于1994年,總部位于華盛頓州的西雅圖,是美國最大的一家網絡電子商務公司,2021年1-3季度總營業收入達3324億美元。目前,亞馬遜在元宇宙已有多點落子。亞馬遜目前在其官方網站上面,單獨將元宇宙列為一個總要的綜合頁面,將亞馬遜相關的元宇宙軟件、服務、開發工具等進行綜合介紹和服務提供。

一、算力方面。亞馬遜是云計算行業的開創者,亞馬遜的一舉一動都引領著技術發展方向。從2006年在AWS(Amazon WebService)上增加云計算服務以來,亞馬遜不斷投入資源發展云計算業務,其云計算業務快速增長。目前其所服務范圍覆蓋全球245個國家和地區,是全球公有云市場中占有率排名第一的公司,市場份額達到46.8%,遠超過排名第二的微軟(14.2%)。

二、開發工具。亞馬遜更聚焦于結合其云業務的開發工具的建設。目前,亞馬遜以云計算為核心,形成了豐富的元宇宙開發矩陣,包括游戲引擎Amazon Lumberyard、AR/VR開發平臺Amazon Sumerian、無代碼機器學習平臺Amazon SageMakerCanvas、搭建5G專用網絡的Amazon Private5G和數字孿生服務的Amazon IoT TwinMaker。其中,游戲引擎Amazon Lumberyard具有強大的渲染技術和創作工具,可以幫助客戶完成游戲渲染方面的制作;AR/VR開發平臺Amazon Sumerian提供現成的場景模板和拖放工具,客戶可以以簡單的程序構建出一個能夠在AR/VR中使用的3D模型;無代碼機器學習平臺Amazon SageMaker Canvas降低了機器學習的門檻,客戶無需學習機器學習的代碼便可在平臺上獲得精準的機器學習預測;搭建5G專用網絡的Amazon Private 5G可以讓客戶快速部署和管理5G專網,無需擔心采購、擴展和維護設備等挑戰,也無需擔心要增加設備時需要擴容的問題;提供數字孿生服務的Amazon IoT TwinMaker可以讓開發人員更加輕松、快捷地創建現實世界的數字孿生,如樓宇、工廠、工業設備和生產線。亞馬遜積極探索虛擬現實與其銷售的結合,早在2017年亞馬遜發布了類似的AR購物工具,但用戶一次只能在一個空間里看一件商品。2020年,亞馬遜就推出虛擬購物工具“Room Decorator” 可以讓用戶同時查看多個項目。用戶可以存儲家里的照片,這樣就可以遠程使用這個功能。如果還沒有準備好購買,還可以保存房間布局。

元創元宇宙研究院分析,亞馬遜在元宇宙相關的算力基礎、開發工具等方面的布局處于全球頂尖水平,但其在內容、硬件方面的布局仍有缺失,本次元宇宙綜合實力排名榜名列第五。

亞馬遜的高管比較積極擁抱元宇宙。2021年亞馬云科技re:Invent全球大會上,亞馬遜全球副總裁、亞馬遜云科技大中華區執行董事張文翊表示“我們認為元宇宙一定是云計算可以大量賦能的一個領域。元宇宙本身需要的就是計算、存儲、機器學習等,這些都離不開云計算。”亞馬遜云科技大中華區產品部總經理顧凡也認為“元宇宙里面融合了大家所熟知的大量技術,而這些技術的背后就是云計算。無論是在數字世界里面建模,還是與之互動,都離不開機器學習在背后支撐。與此同時,元宇宙的世界必然會產生超級大的數據量,這些數據都離不開底層平臺,而云一定是最佳的平臺”。

在傳統觀點看來,亞馬遜可能更像當當一類的線上書店;也可能像阿里一類的電商平臺;但同時亞馬遜也是一個當之無愧的云計算科技巨頭。元創元宇宙研究院認為,在元宇宙的發展中,亞馬遜應該繼續深入云計算、開發工具等與電商平臺的融合,如同其在2017年推出AR眼鏡以來,憑借科技和電商的深度融合,引領一個全新的電商元宇宙。

TOP 6 騰訊

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由馬化騰、張志東、許晨曄、陳一丹、曾李青五位創始人共同創立。2021年前三季度,騰訊營業收入為4159億人民幣。騰訊布局元宇宙的方式是通過資本(收購&投資)+流量(社交平臺)的組合拳,未來將像搭積木一樣探索與開發元宇宙。騰訊是中國互聯網時代,能夠和國際企業直接競爭的中國最具實力的企業,但在元宇宙綜合實力方面,尤其是真實軟硬件的技術儲備方面與前五企業還是差距比較大,僅在游戲內容方面可以與國際企業一爭高低,但都不是元宇宙游戲。

一、收購&投資補齊短板。XR(VR/AR/MR)是元宇宙世界的第一入口,騰訊盡管暫時沒有直接布局 XR軟硬件, 但是通過投資Epic Games、Snap、Roblox分別占據VR/AR生態的有利地位——Unreal Engine幫助渲染虛擬世界、Snap協助打造鏡像世界。Epic Games最新發布的虛幻引擎5具有強大的實時細節渲染能力,使得游戲畫面更加逼近電影CG效果和真實物理世界,被業內稱之為真正的“次時代引擎”。Snap的最新產品SpectaclesAR智能眼鏡,具有雙波導顯示屏、視場角為26.3°、亮度達到2000尼特、延遲<15毫秒,基于手機的AR生態逐漸成型。目前在硬件方面,騰訊布局暫時還是缺失比較多,近期網傳騰訊要收購黑鯊科技,黑鯊科技是做游戲手機的,被很多業內人士過度解讀為是為了做AR硬件,雖然太勉強,但可以看出中國業內希望元宇宙時代騰訊能夠帶領中國產業界取得突破。

二、新基建云。騰訊在云計算上的局部雖然起步較晚,但增速極快。2018年9月30日,騰訊進行重大組織架構調整,并開始實施產業互聯網戰略,其戰略方向的調整為——騰訊云以樞紐式的連接,把C端消費互聯網資源連接到B端產業互聯網,扎根消費互聯網,進一步擁抱產業互聯網。目前,騰訊云是全球IaaS市場增長最快的云計算廠商之一,騰訊全網服務器總量已經超過110萬臺,是中國首家服務器總量超過百萬的公司,也是全球五家服務器數量過百萬的公司之一。同時,依托于騰訊云,騰訊打造全周期云游戲行業解決方案,為用戶提供全鏈路云游戲平臺與生態,組建4個團隊從不同方向進行探索,重點推出過4個云游戲相關項目:START、TENCENT GAME MATRIX、騰訊即玩、騰訊云·云游戲。

三、流量護城河。騰訊掌握著流量密碼,在社交、游戲、娛樂內容等領域的優勢地位穩固,同時騰訊智慧零售與企業服務等B端場景的布局也逐步深化。社交方面,微信+QQ幾乎全面覆蓋中國的互聯網用戶,同時騰訊積極探索社區社交、直播社交、短視頻社交等新型社交方式布局微信與QQ覆蓋不到的細分社交領域。游戲方面,騰訊除自有游戲團隊外,通過一系列全球化的外延投資/收購,業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游戲公司。娛樂方面,騰訊集團旗下的閱文集團是中文互聯網世界最大的正版數字閱讀平臺和文學IP培育平臺,騰訊視頻、騰訊影業也分別是國內頭部的流媒體平臺、影視內容制作與發行平臺。智慧零售方面,騰訊將進一步通過支付方式和其他購物科技的形式連接數字和實體零售。企業服務方面,騰訊緊抓企業數字化浪潮,以“云服務”為主要抓手,構建騰訊會議、騰訊文檔還是小程序服務等通信與效率辦公SaaS工具,支持企業客戶內部及其與外部用戶的協作。

元創元宇宙研究院認為,騰訊在互聯網內容上屬于全球頂尖,在算力、云計算上也足以排入全球前列,但在元宇宙領域的軟件、硬件、內容、平臺等開發上需追趕的較多,此次排行榜綜合實力排名第六。

當然,騰訊對于元宇宙的理解是超前的,馬化騰首個提出“全真互聯網”概念。馬化騰在騰訊2020年度特刊《三觀》中寫道:“一個令人興奮的機會正在到來,移動互聯網十年發展,即將迎來下一波升級,我們稱之為全真互聯網。”馬化騰表示,“隨著VR等新技術、新的硬件和軟件在各種不同場景的推動,我相信又一場大洗牌即將開始。就像移動互聯網轉型一樣,上不了船的人將逐漸落伍。”

騰訊屬于積極擁抱元宇宙來臨的企業,元創元宇宙研究院認為,騰訊仍然保持著它對于開拓護城河的熱衷,而元宇宙就是騰訊的下一個護城河。元宇宙特征之一是內容多元,從這個角度上看,作為全球最大游戲公司,元宇宙的發展對騰訊而言是極其有利的。

TOP 7 索尼

索尼(Sony Corporation)成立于1946年,總部位于日本東京,是一家全球知名的大型綜合性跨國企業集團。其預計2021年全年的銷售額有望達到9.9萬億日元(約860億美元)。

一、差異化定位VR。索尼是目前全球三大VR眼鏡企業之一,銷量僅次于Oculus。2016年10月,索尼正式推出PS VR。目前,市場上VR設備可以分為三種算力來源,包括由PC提供算力、由手機提供算力以及由VR本身提供算力。索尼推出的PS VR算力由PS機提供算力,形成了差異化的用戶定位。2021年2月索尼平臺規劃與管理高級副總裁西野秀明在博客表示:“登陸PS5主機的下一代VR系統將會全面升級,Sony正在利用在PS4上推出PS VR以來所學到的東西來開發全新VR系統,下一代VR系統將全面加強在分辨率、視野、追蹤和輸入等各方面表現”。PS VR銷量增長迅速,在索尼2020 CES大會上,索尼宣布PS VR的銷售量已經達到500萬臺。

二、優質、獨享內容。索尼擁有強大的索尼具有強大的內容產出能力,許多旗下優質的游戲在PS系列主機、PS VR上為獨享,用戶只有購買產品后才可以獲得這類游戲的體驗,比如自研游戲如《戰神》、《神秘海域》、《最后的生還者》、《漫威蜘蛛俠》等3A大作,以及第三方的《刺客信條》系列、《巫師》系列、《給他愛》系列、《使命召喚》系列、《生化危機》系列等和VR游戲如《宇宙機器人:搜救行動》《遙遠星際》等。圍繞著優質的游戲內容,索尼構建了完整的生態體系,包括用戶的賬號體系、應用商店、會員體系、云游戲服務等。

三、娛樂行業海量IP。索尼在全球娛樂行業具有強大的影響力。在游戲方面,除了前述的大量自己產出的《戰神》、《最后的生還者》、《漫威蜘蛛俠》等經典游戲外,還通過與第三方游戲公司進行合作,保證游戲的不斷迭代。目前,中國區PS Store中支持PS主機的游戲有139款,支持PS VR的游戲有28款。在音樂方面,索尼在全球擁有許多頂尖的歌手及音樂人,比如邁克爾·杰克遜、Westlife、麥莉·賽勒斯、艾薇兒、布蘭妮、碧昂斯等,是全球最大的唱片公司。同時,索尼還與Epic Games開展內容融合,在2021年1月,雙方合作完成了索尼音樂藝人Madison Beer在索尼音樂廳的沉浸式虛擬實境音樂會,并在Tiktok Live上進行了首演。在影視方面,索尼擁有超過3500部電影及超過275部電視劇,包括《蜘蛛俠》、《勇敢者游戲》、《毒液》等經典IP,目前《蜘蛛俠》IP是為索尼帶來最多貢獻的IP,在公司的TOP5影片中有4部電影與《蜘蛛俠》IP有關。2020年底索尼影業董事長兼CEO在接受CNBC采訪時透露,”今后會更多地進行集團內容整合的計劃,并透露目前索尼正在利用Play Station的游戲內容開發三部電影及七部電視劇集”。

元創元宇宙研究院分析,索尼擁有的海量IP在全球都是數一數二的,包括其開發的PS VR都為硬件入口的開發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但其在元宇宙方面的布局比較滯后,本排行榜綜合實力排名第七。

2022年1月,索尼電子游戲業務創始人、PlayStation之父久夛良木健對元宇宙表示不以為然,稱其分割了現實與虛擬領域,而非將二者統一起來,“身處現實世界是非常重要的,但元宇宙關于在虛擬世界中實現準現實,我看不出這樣做的意義。你寧愿做一個光鮮的化身而不是真實的自己?這本質上與匿名的留言板網站沒有什么區別。”

元創元宇宙研究院認為,元宇宙時代的到來,將會有更多的內容創作者,這對索尼維護其內容生態、內容獨享是極其不利的,如果索尼仍然抗拒擁抱元宇宙,未來很可能只能帶著海量IP埋葬在歷史的角落里。

TOP 8 英偉達

英偉達(NVIDIA Corporation)成立于1993年,總部位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圣克拉拉市,是一家人工智能計算公司。美籍華人Jensen Huang(黃仁勛)是創始人兼CEO。英偉達2021第三季度營業收入為71億美元,同比增長50%。2022年1月27日,英偉達總市值達5693億美元,遠超過英特爾同期2102億美元的市值。英特爾2021年全年總營收為790億美元,英偉達2021年2-10月總營業收入僅為192.71億美元,估值差異巨大,可以看出投資界對元宇宙發展空間的看好。英偉達以人工智能芯片為核心,即在元宇宙芯片和3D設計和模擬平臺的布局方面全球領先。

一、GPU立足之本。從1999年推出全球首款圖形處理器GPU——GeForce 256以來,英偉達的GPU架構歷經多次變革,基本保持兩年一迭代,從最初的Tesla(2008),到Fermi(2010),之后Kepler(2012)、Maxwell(2014)、Pascal(2016)、Volta(2017),再到Turing(2018),然后是現在的Ampere(2021)。英偉達的GPU功能強大,其中Turing(2018)和Ampere(2021)憑借其強大的實時光線追蹤和AI加速能力,已經改變了最復雜的設計任務流程,例如飛機和汽車設計、電影中的視覺效果以及大型建筑設計等。英偉達在GPU的專注讓他碩果累累,但英偉達并不滿足止步于此。2021年4月,英偉達進軍CPU領域,基于ARM架構構建了三款新處理器。同時,英偉達在GTC 2021上宣布將升級為“GPU+CPU+DPU”的“三芯”產品戰略。英偉達強勁的GPU加上發布的CPU Grace,再加上最新的Bluefield DPU,構成了英偉達最新的數據中心芯片路線圖。黃仁勛表示,“我們每年都會發布激動人心的新品。三類芯片,逐年飛躍,一個架構”。從元宇宙發展來看,GPU不僅可以作為硬件入口使得英偉達把握元宇宙主動權,同時GPU對于人工智能開發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12年,英偉達與Google的人工智能團隊合作,建造了當時最大的人工神經網絡,之后各深度學習團隊開始廣泛大批量使用英偉達顯卡。2013年,英偉達與IBM在建立企業級數據中心方面達成合作。2017年,英偉達發布了面向L5完全無人駕駛開發平臺Pegasus。目前,英偉達在AI芯片領域已經占據主導地位。2019年,前四大云供應商AWS、谷歌、阿里巴巴、Azure中97.4%的AI加速器實例(用于提高處理速度的硬件)部署了英偉達GPU。英偉達占據了人工智能算法訓練市場“近100%”的份額;Top 500超級計算機中近70%使用了英偉達的GPU。

二、工程師元宇宙布局。適用于 3D 設計協作和模擬的 Omniverse 平臺最早于2019年正式提出,2020年,OmniverseOpen Beta公測版本上線。Omniverse定位工程師的元宇宙,可以將元宇宙落實到工業場景。Omniverse能將英偉達旗下GPU、CUDA、實時光線追蹤RTX技術等所有軟硬件技術,及英偉達在生態系統中整合性的特質集中到一個平臺,形成完整全棧解決方案,從而以更高效和兼容的方式,解決與“物理世界擬真”相關的各項痛點。在這一過程中,英偉達提供Omniverse等工具,讓ISV、開發者和用戶自己根據各式各樣的創造性思維,打造逼真的世界和高度還原的物體,最終成為元宇宙基礎底層服務架構的提供者。英偉達聯合創始人兼CEO黃仁勛認為“Omniverse允許我們可以創建這些令人難以置信的世界數字模擬。如果實現飛躍,那這將改變整個計算機科學世界”。2021年11月的GTC大會主題演講中,Omniverse Enterprise更新了多項新特性,包括一個包含演示和示例應用程序的Omniverse應用程序showroom、一個系統層,用于協調,跨多個系統、工作站、服務器、裸機或虛擬化的批處理作業Farm、可將圖形串流到手機或AR眼鏡的OmniverseAR、首款全幀交互式光線追蹤Omniverse VR。

元創元宇宙研究院分析,英偉達已經是在積極布局元宇宙相關產業,其在云計算、算力、工程師元宇宙的布局得天獨厚,雖然在內容、終端硬件等方面無法布局,芯片是AI核心,所以其元宇宙綜合實力在本榜單排行第八。

英偉達積極擁抱元宇宙是值得肯定的。在2021年11月的GTC大會上,黃仁勛對Omniverse的未來抱有期待“英偉達還將利用Omniverse來構建一個數字孿生模型E-2(Earth Two,地球二號),用來模擬和預測氣候變化。預測氣候變化,以制定減緩和適應策略,可以說是當今社會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元創元宇宙研究院認為,“騙過世界14秒”的英偉達在元宇宙應該找準定位,聚焦GPU和GPU配套軟硬件,打造底層技術生態,化作歷史的巨輪,駛向元宇宙時代。

TOP 9 華為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成立于1987年,總部位于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是全球領先的信息與通信技術(ICT)解決方案供應商,創始人任正非。華為2021年實現營收6340億元,相比于2020年的銷售收入8914億元,同比減少了2574億元,同比下降28.9%。在發展元宇宙方面,華為極其看重基礎研究,正如任正2021年12月接受采訪時所說,“對于基礎研究,華為會投入‘范弗里特彈藥量’,基礎研究是華為的生命線”。在元宇宙底層基礎設施提供和技術儲備方面,華為是中國最深厚的。

一、基礎研究。華為看重基礎研究,在XR、芯片、操作系統等多方面均有布局。華為提出1+8+N的戰略,這里1指智能手機主入口,8則是4個大屏入口-平板/車機/PC/智慧屏,以及4個非大屏入口-手表/耳機/AI音箱/VRAR,N則是泛IoT硬件構成的華為HiLink生態,通過HuaweiShare實現各類設備互聯互通。XR方面,2019年9月,華為正式發布華為VRGlass。智慧屏方面,2021年9月,華為在智慧辦公新品發布會上推出了旗下首款旗艦一體機MateStation X。芯片方面,華為于2020年5月推出海思XR專用芯片,是首款可支持8K解碼能力,集成GPU、NPU的XR芯片,首款基于該平臺的AR眼鏡為Rokid Vision。操作系統方面,鴻蒙不是一款單純的手機操作系統,而是面向萬物互聯時代的全場景分布式操作系統。VR/AR引擎方面,AR Engine是一款用于在Android上構建增強現實應用的引擎,目前已經迭代到AR Engine 3.0,可實現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的融合,帶來全新的交互體驗。VR Engine同樣經過3次迭代至VREngine 3.0,目前已經能夠實現6DoF交互,支持PCVR無線化,以及第三方交互設備。

二、內容搭建。2021年11月,華為發布了基于Cyberverse虛實融合技術的“星光巨塔”AR交互體驗APP。通過“星光巨塔”,九色神鹿可以穿越時空出現在華為園區,承載星光能量的高塔將矗立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參與者進入App就可以看到一個虛實融合的世界,收集能量、搜索寶箱、尋找NPC、占領能量塔、團戰打BOSS,以取得最終的勝利。河圖Cyberverse融合3D高精度地圖,全場景空間計算、強環境/物體理解、虛實世界融合渲染的4項核心能力。

三、5G龍頭。在2020年的全球5G標準核心必要專利數量排名(2020)上,華為獲得第一,其1970項的專利數量超出第二名的諾基亞33%,甚至華為在端到端5G標準的總體貢獻超過全球所有企業。“端到端”,是指華為的5G產品與技術已經實現了從無線接入、網絡基礎設施、到終端設備的“端到端”。在產品方面,華為發布的5G產品解決方案完全基于3GPP全球統一標準,具備“全系列、全場景、全云化”能力。在芯片方面,全球首款5G基站核心芯片——華為天罡,包括多頻段、多制式在內的極簡5G凝結而成。華為的5G終端芯片——巴龍5000,是一款集成度較高的5G終端芯片,實現了單芯片多模的能力,能夠提供從2G到5G的支持,同時支持NSA和SA架構。在5G網絡方面,截至2019年6月,華為累計發貨15萬個5G基站,并在全球簽下50個5G商用合同,其中有28個合同分布在歐洲;同時,2019年上半年,韓國、英國、瑞士、意大利、科威特等多個國家完成5G商用發布,其中有2/3由華為協助。

元創元宇宙研究院分析,在5G網絡的建設中,華為是全球當之無愧的領頭羊,而在元宇宙發展的其他方面,華為也正在迎頭趕上,華為開展基礎研究的意志是堅決的,但由于積累不足,本排行榜華為元宇宙綜合實力排名第九。

華為擁抱包括元宇宙在內的新事物的態度是積極的。華為在2018年即成立河圖Cyberverse項目,盡管表面含義區別于元宇宙,但其目標也是希望構建一個地球級、與現實世界無縫融合、不斷演化的虛擬世界。在談論對待“前沿科技”看法的時候,任正非說“華為會先試著亂打一槍。讓子彈飛一會兒。如果有反應再打一炮。但前提是先做好自己的主營業務”。

元創元宇宙認為,展望全球元宇宙的區域布局,美國在硬件及操作系統、底層架構方面遠超其他區域;中國在內容與場景、協同方這兩大方向有先天優勢,并有望在后端基建、人工智能這兩大方向奮力追趕,但硬件及操作系統、底層架構這兩大方向上,中國唯有華為具備較好的資源稟賦及底層技術積累,且華為河圖承載著中國“底層架構”方面的希冀。

TOP 10 Roblox

Rolobx成立于2004年,總部位于加利福尼亞州圣馬特奧縣,上市即“元宇宙第一股”,創始人David Baszucki。2021年Q3營業收入為5.09億美元,同比增長了103%,2022年1月27日數據,其總市值達364.78億美元。Roblox是2021年元宇宙概念流行的起源,其提出的元宇宙八大特點被業內廣泛接受。

一、后端基建。Roblox公司自2017年開始逐步建設混合云架構的Roblox云,以保證Roblox平臺流暢的游戲體驗。Roblox云由遍布全球21個城市(包括美國、法國、德國、中國香港、日本、新加坡等國家及地區)的自建數據中心、邊緣節點以及外部第三方云服務共同組成。Roblox繼續加大全球范圍內數據中心及PoPs(points-of-presence)服務器數量,提升“即開即玩”模式下游戲啟動速度及用戶間交互速度。根據公司公告,截至2020年 Roblox Cloud每秒響應需求數已升至1200萬個。同時,Roblox持續進行服務器擴容以滿足更大規模的用戶數及需求數量。據公司公告,截至2020年底,Roblox云合計擁有超過21萬臺服務器,其服務器與相關設備原值在2020年達到265億美元,同比提升56.93%。未來,Roblox公司依然在全球積極建設Roblox云,力求將Roblox平臺獨特的游戲體驗帶往全球各個市場。

二、底層架構。Roblox通過游戲引擎與游戲云為開發者提供實用且易用的創作工具,協助產出新穎的內容及場景。相較MOD類游戲創作,Roblox Studio提供了豐富的素材選擇和自由的創作空間,降低了創作門檻、提高了創作自由度。此外,作者對游戲作品擁有一定所有權。截至2020年底,Roblox已擁有來自全球170個國家地區的超過800萬的開發者與內容創作者;運行超過4000萬款游戲,包括《Adopt Me》、《Royale High》、《Welcome to Bloxburg》等熱門游戲,Roblox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多人在線創作游戲平臺。未來,Roblox Studio也會持續迭代引擎,以提升呈現效果的擬真度。

三、內容和經濟系統。內容方面,Roblox平臺既有槍戰、格斗、跑酷等傳統玩法的游戲;也有很多很難用約定俗成的品類來定義的游戲,如在《Adopt Me!》中可以領養孩子或者寵物,通過照顧他們獲得資源裝修房屋及購買道具,和其他用戶交朋友、開派對,在《Robloxian High School》里可以扮演皇家公主在學院上課,參加舞會等。除游戲外,Roblox重點加注虛擬社交屬性,Roblox不僅是個游戲平臺,同時也是個虛擬社交生活平臺。經濟系統方面,Roblox內設有一套“虛擬經濟系統”體系,玩家花費真實貨幣購買虛擬貨幣Robux,并在游戲中通過氪金(pay to win)、UGC社區(pay to cool)等體驗場景、皮膚、物品等場景,而平臺收到Robux后會按一定比例分成給創作者及開發者。Robux可以與現實貨幣兌換,買入比例約為R$1=$0.01,換出比例為R$1=$0.0035。最終開發者將獲得20%的分成,平臺則獲得55%的分成。多樣性玩法與沉浸式社交顯著驅動用戶規模增長與用戶黏性增強, 2020年DAU與參與時長增長迅速。截至2021年Q2,Roblox平臺DAU達4320萬,同比增長29%;總參與時長達97.38億小時,同比增長13%。

元創元宇宙分析,作為“元宇宙第一股”的Roblox專注元宇宙發展已久,首個將Metaverse概念寫入招股說明書,并提出平臺通向元宇宙的8大關鍵特征:身份、社交、沉浸感、隨地、多元化、低延時、經濟系統以及文明,其在元宇宙各個方面都有布局,但受限于本身體量太小,并且主要是做平臺為核心,得益于其對元宇宙產業的廣泛推動作用的影響力,本次榜單綜合實力排名第十。

Roblox創始人兼CEO David Baszucki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早在17年前,他的商業計劃中就預見了“元宇宙的興起”。17年前,就是2004年,那一年,他的公司剛剛成立。Baszucki認為,從那時開始,Roblox實際上一直在打造屬于自己版本的元宇宙。“我們17年前的商業計劃中,就預測了可以讓人們聚集在一起的這個新事物。在過去的17年里,我們一直在這一領域進行創新”。

元創元宇宙認為,Roblox理念固然是超前,但其體量還不夠大,但其建立的元宇宙生態平臺軟件,整體受眾人數目前是全球第一的,Roblox未來還有很大發展空間。

相關文章
美女网站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