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個比特幣耗電量(1年耗費133太瓦時電力,一枚價值27.8萬,比特幣在中國全面禁止)
近些年來,“比特幣”這一虛擬貨幣在全球金融圈內大火,自2009年1月開始發行,馬斯克等大佬相繼加入之后,其知名度逐漸提升,范圍也更加廣泛,那目前比特幣的發展情況具體是怎樣的呢?
在經過十多年的發展之后,比特幣的價值也持續上漲,根據相關信息,在以前1萬個比特幣才能夠換來一個披薩,但如今其一枚的價值則已經達到了27.8萬,這又是一個什么概念呢?
現在我國上海地區的房價大約是8萬/平方米,這樣算下來的話,100平米的房子則需要800萬,這也意味著如果要用比特幣購買房子的話,就只需要29個。
通過與此,大家也可以看出比特幣的升值速度之快,甚至比特幣的存在還造就了一位華人首富,他就是趙長鵬,也就是目前全球范圍內最大虛擬貨幣平臺——幣安的主要負責人。
而在這之中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在比特幣價值持續上漲之時,我國卻對其進行了全面禁止,在2021年5月18日,我國就已經明確指出今后將會嚴厲打擊比特幣等虛擬貨幣的交易行動,第二天比特幣暴跌,甚至幣圈內還有了黑色5.19之說。
到了2021年6月,農業銀行等不少機構也開始響應號召,明確表示禁止虛擬貨幣交易,到了7月份,相關比特幣網絡的計算機功率已經歸零,由此也可以看出我國對于比特幣的打擊力度之大。
當然很多人在看到這里之后,可能也會感到疑惑,既然比特幣的存在能夠造富,為何我國還要對其進行全面禁止呢?
我國采取的任何一項禁止行動都不會是平白無故的,首先就是因為比特幣在發展過程中,其耗電量巨大,根據相關信息,其1年就會耗費133太瓦時的電力,這份電力也基本上相當于一個中等國家一年的水平。
目前全球范圍內的能源供應都比較緊張,在這種背景下,如果還要大力支持發展比特幣,顯然并不現實,而這還不是主要原因,我國之所以會對其進行全面禁止,其根本目的也是為了保障大眾的財產安全。
其實大眾手中擁有比特幣這件事本身并不違法,但利用虛擬貨幣進行交易、洗錢等則屬于違法行為,是被國內明令禁止的。
對比特幣有所了解的人應該會知道,它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去中心化,換言之就是它并不像法定貨幣,在國家的監督下,如果你有一個比特幣,想要將其轉給另一個人,只需要在提幣頁面輸入相對應的提幣地址即可,不需要經過第三方,在此過程中也不會受到任何監管。
也正因如此,比特幣的用戶規模才會持續擴大,甚至其中還暗藏了暗網玩家以及犯罪分子,在2017年時,全球就爆發了一場嚴重的比特幣病毒侵襲事件,在當時有74個國家內的醫院、高校等服務系統全部崩潰。
這些入侵者會選擇用比特幣作為切入點,主要就是因為比特幣交易不會受到任何一個國家的管轄,這樣一來,任何一個國家也就無法對其進行追蹤處理,很顯然比特幣的存在為黑客勒索電腦用戶提供了諸多便利。
不僅如此還有很多犯罪分子,會利用比特幣去中心化這一點進行各種非法交易,在2019年8月,我國廈門內就有一個犯罪團伙被抓,他們在進行違法交易的時候,主要就是以比特幣作為支付工具。
況且比特幣作為一種虛擬貨幣,很多人在炒幣的過程中會逐漸上癮,在獲得一絲回報之后就陷入到萬劫不復處境中,將自己的全部身價都拿來購買比特幣,而當行情出現轉折不可控時,又有多少人毀于一旦,傾家蕩產,相當于斷送了一家人的幸福生活。
在這種情況下,其實我國早在2013年時,就已經指明比特幣是一個虛擬貨幣,其交易存在風險,隨著其規模的不斷擴大,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受害人,如今比特幣會被我國全面禁止,也在預料之中。
大家對于比特幣這一虛擬貨幣有怎樣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