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元宇宙在炒作階段(是風口還是炒作?元宇宙背后藏著哪些機會?)
日前,張家界某區旅游局宣布將成立全國首個元宇宙研究中心,消息一出瞬間引發熱議。就在眾人“跟風蹭熱度”的質疑聲中,張家界元宇宙研究中心相關負責人對外強勢表示:研究元宇宙我們是認真的。
就像網友說的那樣:元宇宙像一個“筐”,現在連景區都能裝進去。回想最近一段時間,“騰空出世”的元宇宙,快速在眾多行業掀起—陣陣熱浪。
羅永浩等公眾人物公開發言“進軍”元宇宙;在教育行業,羅振宇的在線知識分享平臺在短時間內靠元宇宙課程大賣100多萬;國內外互聯網巨頭騰訊、阿里巴巴、字節跳動和微軟等科技巨頭紛紛“下場”,Facebook直接改名Meta,宣布主攻元宇宙。
股市更是借著元宇宙概念徹底“瘋”了一把,只要上市公司與其發生關聯,股價就能大幅飆升。數據顯示,9月1日至11月17日,元宇宙85只概念股的平均漲幅近25%;30余只個股累計漲幅超20%,14只個股累計大漲逾50%。
就算已經熱炒了2個多月,近期仍有多家上市公司爭相將推出元宇宙相關產品,并宣稱自己是“元宇宙完美締造者”。最后還是幾家漲幅過大的上市公司發布風險提示,告誡投資者謹慎投資。
到底什么是元宇宙?為什么這個突然出現的概念能讓市場如此瘋狂?其實元宇宙在一定程度上是一場“歷史的重演”,就像早些年的VR和區塊鏈,概念一來隨風而起,但資本一撤免不了一地雞毛。而另一方面,被認為是“互聯網下一站”元宇宙,又切實讓大家看到了拉動經濟增長的前景,在此之下,眾多相關產業的騰飛又似乎近在眼前。
什么是元宇宙?
其實在大家看來突然躥紅的元宇宙,并非是個新的概念。
它最早出現在1992年出版的科幻小說《雪崩》中,翻譯自一個合成詞“Metaverse”,Facebook宣布更名的“Meta”正是取自于此。簡單翻譯過來,我們可以理解為“超宇宙”或“后宇宙”。
對元宇宙該小說是這樣描繪的:人們只需簡單帶上眼鏡或耳機等智能設備,就能快速連接,并“虛擬分身”的形式進入一個由計算機模擬的虛擬世界,這個世界與真實世界平行,而又無比真實。
所以在元宇宙概念剛出現的時候,為了更好地理解,人們加入了不少情景類描述,比如我們可以通過元宇宙逛商場買衣服,可以以虛擬人物社交和結婚,也可以在元宇宙構建的虛擬世界里開店做買賣,其中的貨幣甚至能以一定比例與現實世界的貨幣兌換。
聽起來特別像“玩家”的第二人生,其實終極元宇宙就是要打造與現實世界相媲美的“人類第二空間”。
但概念歸概念,真正要實現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因為要打造近乎100%的真實感,元宇宙不僅要注重“玩家”的五感(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和味覺),還要注重“感覺”,即打造社會經歷和社會環境的真實感。所有的這些,背后都需要龐雜的前沿科技作為支撐。
其中不僅有我們老生常談的VR、AR技術,還要有成熟的大數據做數據支撐;云計算和邊緣計算作算力支撐,5G、6G支撐傳輸等等。元宇宙需要把眾多前沿技術高度融合,去完善各個技術細節,而現在不少上述提到的技術遠未達到完全成熟的地步。
所以“元宇宙尚遠”并非一句空話,甚至就連元宇宙的定義都沒有一個確切的統一。看到這也許會有讀者問了:既然元宇宙尚遠,為啥會被廣泛傳播?
一個概念的興起,勢必有它的經濟訴求,只不過范圍大小和實現難易程度的不同罷了。元宇宙的大肆興起,是因為它承載了不少人對未來互聯網的期待。
近兩年來受疫情影響,人們越來越多的生產、生活被搬到線上,我們在線上辦公、消費和娛樂,讓現實與虛擬的界限越來越模糊,這成為人們討論未來世界的由頭。其次,互聯網多次野蠻生長和迭代后,對經濟的拉動愈顯乏力,尋找下一個經濟的爆發點成為眾多科技巨頭的共識。
再加上大家熟悉的AR、VR、Al和云計算等技術也在快速進步,這些技術也存在一個較大的“產生實際效益”的需求,所以元宇宙的問題看起來“突兀”,卻又好像順理成章。
元宇宙值得布局嗎?
雖然當前元宇宙大熱,但相信還是有不少投資者抱有審慎態度,因為它和前幾年的區塊鏈和VR太像了。
一個新興的概念騰空出世,資本瘋狂涌入、市場大漲、民眾歡呼,但不久之后熱潮退散,資本成批撤離,被“澆醒”的行業免不了—地雞毛。
元宇宙是否會重蹈歷史的覆轍呢?
我們能看到,企業“上車”元宇宙的理由可謂是五花八門,其中VR成為上市公司的重要突破口。有些公司強行給自己安上正研發VR的借口;有些則擁有少量VR業務,打著元宇宙的旗號,行煽動股價之實,其實真實的VR業務在其主營業務中的占比可以忽略不計。擁有VR技術的企業的宣傳詞更是多樣,VR視頻、VR+社交游戲、VR+展館、VR直播等不勝枚舉。
對投資者來說,建議規避沒有邏輯支撐的題材炒作板,可關注能為構建元宇宙實實在在出力的行業。
比如網絡板塊,5G作為具有高速率、低時延和大連接特點的新一代寬帶移動通信技術,是實現人機物互聯的網絡基礎設施。其次元宇宙的內容、網絡、區塊鏈、圖形顯示等功能均需要更為強大的算力。云計算和芯片分別控制著數據存儲和終端算力兩大塊,就投資元宇宙來說,相當具有戰略意義。
當然了,VR作為元宇宙呈現重要方式,一些真正具備VR前沿研發能力的企業,同樣值得關注。
最后在具體產業方面,游戲、文娛、社交和辦公是目前談論最多的四個元宇宙發力的場景。但是要注意,如果單論節點技術,小公司或許能憑借出色的技術研發能力分得一杯羹,而如果是游戲、社交等大型場景類應用研發,需要底層架構搭建橫跨軟件硬件設備,所以大型企業更有可能做到這些。
其實就目前時間點來說,距終極元宇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所以元宇宙真實的受益標的很難給出。真正要布局元宇宙,投資者可從硬件(技術)和內容兩方面入手。但還是那句話,投資切不可盲目跟風市場熱度,找到真正有價值的企業,才能真正站在元宇宙的“風口”。
(本文文字版權屬招商銀行所有。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在任何情況下,本文資料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不構成廣告、要約、要約邀請,也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僅供交流使用。)
精彩內容還沒看夠?來招商銀行App【社區】頻道,財經熱點、知識干貨、理財技巧全都有!小招陪你慢慢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