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短文你得到了什么啟示(熱點讀·“破圈”的啟示 進入元宇宙,“虛擬數字人生”如何開啟?)
今年以來,越來越多的虛擬數字人正憑“實力”破圈,無論是變身“高考學子”答作文題刷屏網絡、作為“手語專家”參加賽事直播,還是“氣象主播”上崗,虛擬數字人正逐漸進入大眾生活的日常。有媒體發文,虛擬主播是來搶“飯碗”了?
《熱點讀》暑期《“破圈”的啟示》系列第三期,對話中國傳媒大學媒體融合與傳播國家重點實驗室大數據中心首席科學家沈浩教授,解析虛擬數字人的多種“打開方式”,以及當下面臨的挑戰。
熱點讀:從現實進入虛擬世界,什么是“虛擬數字人”?它們都活躍在哪些場景中,有什么樣的應用?人們說的虛擬人“破圈”破的都是哪些“圈”?
答:虛擬數字人具備三種特征——“人”的形象,“人”的性格、行為特征,類“人”的互動能力。虛擬數字人作為新媒介角色,擔任著信息制造、傳遞的責任。虛擬員工、虛擬偶像、虛擬主播是當前虛擬數字人產業中應用最多、商業化價值最高的三個類型。
虛擬員工由企業推出,作為企業的“數字員工”,對外展示企業的產品、服務、文化。虛擬員工多來自銀行、家電、3C等行業,其運營方式為企業虛擬品牌官、形象代言人、智能客服等。
虛擬主播是虛擬世界的“主持人”,在專業賽道上包括各大媒體的虛擬主持人、虛擬記者,而在視頻平臺上活躍的虛擬UP主們則由企業或個人運營,數量龐大。專業的虛擬主播多為權威媒體的應用,應用關鍵詞為新聞、智能信息、直播帶貨等,有代表性的如央視新聞AI手語主播、央視網小C等。
虛擬偶像是以歌手、演員、模特、網紅、游戲高手等“藝人”身份出現,擁有鮮明的個性、才藝設定,活躍于各大社交平臺、視頻平臺、綜藝節目等。虛擬偶像受眾群體不斷擴展,應用關鍵詞包含品牌代言、廣告代言、歌手、時尚、美妝、游戲等。主要代表有洛天依、柳夜熙等。以洛天依為例,今年已經10歲了,擁有微博粉絲530余萬,繼2021年登上春晚舞臺后,今年還在總臺元宵晚會亮相。
當前,虛擬數字人正加速“破圈”,從小眾賽道走向主流視野,真實與虛擬的邊界正在消失。虛擬數字人頻繁活躍在現實世界的演唱會、秀場、直播、社交網站等等場景之中,盡顯“十八般武藝”。
熱點讀:據報道,虛擬數字人的制作成本,將可能從百萬級降低到萬元級別。虛擬人發展經過哪些歷程,有哪些新變化?
答:虛擬數字人并不是近一兩年才出現,其誕生可以追溯到20世紀80年代。虛擬數字人最初誕生時多以虛擬歌手的身份出現,呈現方式“扁平化”,應用十分有限。
在語音合成等技術的加持下,二次元少女“初音未來”在2007年出道,引發第一波全球范圍的虛擬數字人關注熱潮。2015年后,由于智能手機普及、VR(虛擬現實)技術等升級,虛擬數字人的應用呈現爆發式增長態勢。借助動態捕捉、實時渲染、人臉識別和人物建模等技術,虛擬人開始從數字世界走向現實舞臺,與粉絲實時互動,和真人同臺競技。2021年元宇宙的火爆一定程度上帶動了虛擬數字人的熱潮。相關研究數據顯示,預計到2030年我國虛擬數字人市場規模將達到2700億元。
熱點讀:虛擬主播、虛擬偶像代言受到熱捧,這中間也曾出現一些問題和爭議,在熱潮當中還需要注意什么?
答:作為一個新生事物,最大的挑戰還是來自于虛擬數字人的身份和權益上。在虛擬主播、偶像形象的創建過程中,包括前期的人物設定(外形、穿搭、人格、場景)、內容策劃制作,以及后期的包裝宣傳等,都應該做更多的調研審查工作,避免出現敏感問題、抄襲現象。例如有平臺的電競博主被曝臉部形象涉嫌抄襲。
虛擬偶像是技術的產物,目前還是得靠人來驅動。今年,某虛擬偶像團體成員休眠,曾引發粉絲對“中之人”(虛擬偶像背后的人)薪資等問題的爭議。之后,當地相關部門作出回應,讓事件處理回到法律框架內。
在法律層面,目前國內還沒有專門針對虛擬人的法律法規,如虛擬人物在商業活動中造成的侵權、虛假宣傳等問題,責任應由哪方負責,在法律和監管方面還需要逐步清晰完善。而在社會關系層面,如果兒童、青少年過度依賴虛擬人,缺少真實人際關系的培養,可能會對其心理健康產生不利影響。
熱點讀:虛擬數字人在未來還會有怎樣的發展?在元宇宙中將和人類有什么樣的互動,創造出哪些新的應用場景?
答:目前虛擬數字人的應用主要是面向B端(企業)用戶,例如面向企業定制專屬虛擬客服,面向媒體平臺定制虛擬主播等。而在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虛擬人的制作成本會逐漸降低。預計將會更多面向C端(個人)用戶,從而提供更多的情感關懷,例如面向青少年人群提供定制化陪伴服務,提供醫療顧問、家庭教師服務等。
值得期待的是,在元宇宙中,每個人都可以擁有自己的虛擬化身,人們通過上傳自我數據,不斷迭代虛擬化身,構造元宇宙中的自己。目前各大廠商都在探索面向個人用戶的超寫實數字人以及聲音克隆的技術路線,但是在發展過程中,也存在一定風險和一系列倫理道德問題——比如已經離世的人是否可以被數字化重建?是否任何人都可以無條件申請重建數字人?這些問題都需要在發展中一一解答。
希望未來在元宇宙時代,人類與虛擬數字人是一種和諧共生的關系。即元宇宙的發展并不影響我們真實世界的存在,雙方是齊頭并進、相融相生的狀態。
監制丨龔銘
制片人丨陶郎
責編丨何肖南
編輯丨王寶珠 段譯
視覺丨馬澤宇
掃描下圖二維碼看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