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叫人民幣(人民幣地位提升,成全球第4,在國內叫人民幣,國外稱呼就變了?)
在最新的全球貨幣數據統計中,人民幣已經來到了第4名的位置,增長迅速,成為全球第一貨幣也不無可能。那你知道排在人民幣前面的三種貨幣分別是什么嗎?人民幣在國內被叫人民幣,國外的友人如何稱呼它呢?
一、全球貨幣占比排行榜
全球貨幣占比排名第一位的,是當今的世界通用貨幣美元,占比達到了驚人的40.51%。
美元使用人數眾多,與全球黃金儲量直接掛鉤,這也導致其能夠做到經久不衰。但值得注意的一點是,美元的使用占比正在逐年遞減。造成美元使用占比逐年遞減的原因,與美國政府近年來的作為脫不開聯系。
自從美元成為國際通用貨幣之后,美國內部一旦發生了經濟危機或通貨膨脹,美國就會通過美元將金融危機轉移給世界,因此各國紛紛實行去美元化,美元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國家所拋棄。
排名第二的貨幣是歐元,占比達到了36.65%。
歐元是歐盟的通用貨幣,相對美元來說,歐元更加穩定。這已經是歐元連續5年占比連續增長,如果延續這一態勢,那么歐元大有超越美元的可能。
歐盟作為受美國經濟危機轉移最頻繁的地區,受夠了美國利用美元為所欲為。于是歐盟各國紛紛推進本國的去美元化行動,將歐元的地位在國際上不斷拔高,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排名第三的則是英國的英鎊,占比達到了5.89%。
脫歐后的英國經濟產生了波動,這也導致英鎊的貨幣價值不斷變化。因為穩定性受到影響,英鎊的使用占比也在呈現下降的趨勢,但因為使用群體相對穩定,所以在未來很長時間內不會發生大的變化。
排名第四的則是人民幣,占比達到了有史以來最高的2.7%,超越了本來位居第四位的日元。
這是人民幣第一次在貨幣占比中達到第四名的高位,那么人民幣為何能夠持續增長?外國人又是怎么稱呼人民幣的呢?
二、人民幣增長的原因與外國人對人民幣的稱呼
外國人對于人民幣的稱呼非常直白,因為人民幣來自中國,于是將人民幣稱為“China Yuan”。國外一般采用縮寫,我國對人民幣的縮寫是首字母,也就是“RMB”,但外國則會被寫作“CNY”,因此如果是去外國銀行辦理業務,看到“CNY”就知道這是代表的人民幣。
而關于我國人民幣使用占比增長的原因,與我國蓬勃發展的經濟實力脫不開聯系。
要知道,我國自改革經濟騰飛,與之相伴的是人民幣的價值不斷攀升。以前一美元相當于幾十塊人民幣,但現在一美元僅有6.7元人民幣。
因此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開始關注到人民幣的升值價值,越來越多的外國友人開始囤積人民幣,因為他們知道過去幾年之后,人民幣的價值必然再度上升。
其次是2020年疫情過后,人民幣價值與匯率仍舊穩定。
這令其他國家刮目相看,紛紛選擇儲備人民幣作為緊急資產,用于應對特殊情況的發生。隨著絲綢之路、一帶一路的發展,我國與越來越多的國家實現了經濟合作,而這些國家已經開始將人民幣作為通用貨幣與我國進行貿易。
那么人民幣蓬勃發展,有可能在未來成為世界通用貨幣嗎?
三、人民幣發展前景展望
人民幣有可能在未來成為國際通用貨幣,因為人民幣有著國際通用貨幣的特點與優勢。
成為國際通用貨幣最重要的條件就是穩定,而人民幣剛好符合這一特點。中國已經是世界排名第二的經濟體,經濟實力強大,而我國與其他貨幣所有國,有著不可替代的優勢。
美國經濟發達,但基礎工業薄弱,也就是說美國虛擬經濟、泡沫經濟太大,導致美元無法保持穩定。歐盟的歐元雖然穩定,但歐盟的資源匱乏,工業體系十分不穩定,容易受到沙特、俄羅斯能源供應的影響,導致貨幣體系發生變化。
但中國工業體系穩定,能源豐富,受國際因素影響較小,因此人民幣完全有可能在未來成為國際通用貨幣。
結語
人民幣地位不斷攀升,是我國國際地位不斷攀升的證明,相信隨著中國實力的不斷增強,人民幣在未來成為國際通用貨幣也并非不可能。
對于人民幣排名第四,在國外被稱為“CNY”大家有什么想說的?大家覺得人民幣有可能成為國際通用貨幣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