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勒索病毒的方法(“勒索”病毒的處置方法與日常預防)
勒索病毒之所以命名為勒索,是因其最終目的為迫使設備所有者交納一定贖金。
了解勒索病毒危害
勒索病毒成為難纏的病毒,在于其感染的文件被加密后基本無法進行有效的解密,從而造成不可估量的經濟損失,最近幾年一直成為頗受關注的安全威脅。
據相關資料顯示,2018年我國有超過400萬臺設備感染勒索病毒,2019年較之2018年感染設備數量持續攀升,2020年感染數量繼續與往年持平。
勒索病毒如此囂張有底氣,除了其本身的多變致使安全人員難以解決,背后更有巨大的利益可圖。
受勒索病毒感染的文件均被加密,除攻擊者本人外,其他人幾乎不可能實現解密,而攻擊者便是依靠持有的密鑰進行勒索。為了使受害者能夠及時交納贖金,攻擊者往往會在明顯的位置生成交納贖金的指導方法。
若你不愿意交納或無力承擔贖金時,其感染設備便只有進行隔離或初始化,這將表明你可能永遠無法重新獲得設備上的重要文件。受感染的機構或將面臨無可估量的損失。
中毒后處理
當你發現每個文件的后綴名都加上了規則性的尾巴,且打開是加密的亂碼,這表明你的設備極大概率已經遭遇了勒索病毒。如果你能在明顯位置看到勒索者留給你的提示,就已經能夠確認這一不幸的結果。
遭遇勒索病毒后,首先要保持鎮靜,回憶設備上的重要文件是否有備份,若有備份你完全可以格式化設備恢復到初始化。否則,你必須依照以下方式進行規范處理。
自稱能解密的人不可信
勒索病毒加密具有多變性,不同攻擊者的密鑰不一致,凡是自稱一定能解密的人,大多為江湖騙子,輕信將可能遭受二次傷害。
正規的機構會讓你先發送病毒文件標本進行病毒確認和病毒分析,再進行可行性討論,最后給予回復。但可惜的是,能夠解密感染文件的機構鳳毛麟角,且代價昂貴。
顯然這并不是我們遭遇勒索病毒后的首選途徑。
遭遇勒索病毒后的常規處理
第一時間隔離設備,防止內網繼續感染。
提取感染文件標本,通過360等勒索病毒公開庫平臺進行對比,以確認病毒家族,或有可能通過這類平臺獲得解密方案。
嘗試通過勒索者留下的聯系方式聯系勒索者,因其大多通過比特幣這類虛擬幣進行勒索交易,談判或有潛在空間。比如降低勒索額或優先解密一部分重要數據為前提進行交易。
當所有途徑都無法通行時,隔離不管、格式化恢復初始狀態或將是最終的結果。
科學預防勒索病毒
因勒索病毒感染的文件無法進行行之有效的解密,主流意見支持以預防為主,這也是最直接的方式。
養成備份重要文件的習慣
無論何時我們都應養成成備份的習慣,為可能發生的事故最大可能減小損失。
安裝殺軟
殺毒軟件能有效阻止文件的非正常變動,大概率降低勒索病毒的攻擊威脅。
不輕信未知鏈接和文件
大多數病毒都是通過載體進行傳播,常見的通過網頁鏈接、郵件附件等,用戶一旦點擊打開這些看似無害的鏈接和文件,設備就悄然遭受攻擊。
積極更新設備漏洞
設備漏洞也是遭受病毒攻擊的途經,一些公開而未得到修復的漏洞,將讓攻擊者有機可乘。及時更新漏洞補丁將有效避免設備暴露。
無論病毒多么可怕,積極預防才是最有效的方式方法。你對本文有什么看法,歡迎評論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