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炒幣虧了50萬(投了50萬,只剩下55元幣圈的大潰敗)
“晚上夢見自己在做多抄底,直接嚇出一身冷汗。然后我想起我已經不玩了,我感到失落和慶幸。”在比特幣的暴跌之下,一位比特幣用戶告訴北京商報記者。有用戶向記者直言,自己交了50萬的學費,退出時賬戶里還剩55元。6月以來,以比特幣、以太坊為首的虛擬貨幣崩盤愈演愈烈。6月19日,比特幣跌破18000美元大關,最低逼近17600美元,這也是比特幣自2020年12月以來的最低價。過山車行情下,幣圈也被恐慌緊緊包圍。從去年11月的高峰到現在,加密貨幣市場在短短7個月內已經“蒸發”了2.1萬億美元,接近美國科技股龍頭蘋果目前2.13萬億美元的市值。
投了50萬,只剩55元。
6月19日凌晨,幣圈用戶劉杰(化名)收到平臺發來的爆倉風險預警。在隨后的15分鐘內,劉杰的一個交易賬戶因為幣價跌破設定的風險點而被迫平倉。
再次核對完剩余賬戶的收支情況后,劉杰放下了手機,結束了近一整夜的“盯著”。自2017年進入幣圈,劉杰就成了父母眼中“天天不務正業”的孩子。這樣通宵盯著盤子的日子,在過去已經成了家常便飯。6月19日,短暫休息后,劉杰告訴北京商報記者,他在炒幣的時候,只能看到賬戶里一串數字在變。最近他真的紅了眼眶,有點麻木。
對于6月以來的具體虧損情況,劉杰保持沉默,只告訴北京商報今日記者,在6月的這波暴跌中,迎來了炒幣四年來最大的單月虧損,積累的經驗和對沖方案幾乎已經全部失效。
據劉杰介紹,目前其共持有三個交易賬戶,最多時賬戶內資金接近300萬元。在過去的一個月里,一個賬戶的損失幾乎為零。相比剛開始接觸虛擬貨幣操作的用戶,劉杰在交易操作上有更多的想法,包括資金分散、低杠桿設置虧損預期、直接設置部分定投幣種等。
“但從現在的實際情況來看,所有交易基本都是虧本的,最安全的定投部分幾乎減半。現在‘割肉’有點晚了。只能設立對沖賬戶,等著看是否還有轉機的可能。”劉杰說。
與劉杰對后市的預期不同,在幣圈“橫沖直撞”一年后,王偉(化名)選擇了徹底出局。一年來,王偉在炒幣上投入了近50萬元。“卸載交易所App當天,最后的4萬元資金直接爆炸,我的交易賬戶里只剩下55元。”王偉說。
回顧這一年來,他逐漸把銀行卡里的錢轉到一個不熟悉的賬戶上(為了買穩定的貨幣投機),王偉直言自己好像著了魔。王偉說,他一次又一次告訴自己,這是最后一次,但最后還是越投越多。上一次基金爆倉時,其銀行卡余額只有1萬元。
最后一次讓王偉不堪重負的爆炸發生在6月13日。此前一天,比特幣在損失2.7萬美元后,跌幅收窄,重新站上2.8萬美元關口。隨后,認為幣價有望企穩的王偉進場“抄底”,但比特幣暴跌20%。
王偉說,卸載軟件后,他做出了遠離幣圈的決定。最近比特幣一直在跌,頻繁出現在各種新聞平臺上。“晚上夢見自己在做多抄底,直接嚇出一身冷汗。然后我想起我已經不玩了,我感到失落和慶幸。”
多重負面刺激
虛擬貨幣在暴跌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幣圈的瘋狂故事也在不斷上演。6月19日,比特幣在一天內兩次失守18000美元大關,最低跌幅為17600美元,這也是比特幣自2020年12月以來的最低價。
單從單日成交價來看,比特幣已經連續11天下跌,創下了自2009年誕生以來的最長連跌紀錄。進一步拉長時間線。6月初,比特幣起價32000美元。19個交易日中,比特幣只有5個交易日上漲。
從6月9日開始,比特幣一路下跌。6月18日,已在2萬美元關口掙扎數日的比特幣仍未能守住這一水平,最低觸及1.87萬美元,日內收盤下跌8%。6月19日,比特幣一天內兩次跌破18000美元,逼近17600美元后跌幅收窄,最高跌幅超過3%。其他加密貨幣同樣苦不堪言,以太坊跌破900美元,dogecoin、柴犬等知名山寨貨幣也吐回了之前的漲幅,呈現弱勢走勢。
6月19日下午,在兩次跌破18000美元后,比特幣再次走出反轉走勢。根據全球貨幣網站CoinGecko的數據,截至6月19日18: 30,比特幣報19718.57美元,24小時漲幅1.8%,近7天跌幅30.4%;以太坊報1055.7美元,24小時上漲4.6%,最近7天下跌30.7%。
暴跌之下,幣圈的爆炸也在加劇。根據全球貨幣價格網站Coinglass的數據,截至6月19日8點,過去24小時內全網加密貨幣市場已有超12.4萬人被曝光,曝光總金額高達4.57億美元,約合30.69億人民幣。
此前,算法穩定的貨幣崩盤導致的luna幣暴跌,震驚了幣圈,一度被稱為幣圈史上最大的“黑天鵝”。曾經市值410億美元的Luna currency短時間暴跌,價格從近90美元跌至不足0.0001美元。這也讓幣圈存疑。
對于近期虛擬貨幣走勢的原因,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研究員陳嘉指出:一是在美國貨幣政策調整的預期下,投資者信心嚴重受挫,避險情緒從股票市場蔓延至美國加密資產市場;第二,美國的宏觀經濟表現結合國際政治經濟格局,短期內加速風險積累,風險投資機構開始反向操作,以平衡全球風險資產的敞口。而比特幣、幣圈等加密資產不幸首當其沖,短期退出幣圈的流動性驚人。再加上美國貨幣政策和監管的走向,terra/luna生態最近的崩潰,以及全球最大的加密貨幣借貸平臺之一celsius剛剛暫停提現服務,幣圈的金融生態正在加速崩塌。
另一位資深區塊鏈研究員也分析稱,高杠桿維持的虛擬貨幣繁榮被luna crash、三箭資本等“黑天鵝”事件擊碎,以美聯儲為代表的全球各國央行連續加息導致加密貨幣市場流動性不足,市場共識有待重建。
“主要問題是流動性不足,因為以太坊的暴跌讓很多維持高杠桿的defi項目面臨清算危機,用戶的信心明顯不足。”上述資深區塊鏈研究員表示。
“數字黃金”的神話是暗淡的
在比特幣從3000美元飆升至近7萬美元之前,幣圈的“牛市”吸引了無數用戶參與其中,但也有不少人匆匆離開了魏。
而多位受訪用戶向北京商報今日記者表示,相比其他類型的交易資產,虛擬貨幣的“熊市”更加兇猛和殘酷。CoinGecko數據顯示,2021年11月,全網加密貨幣市場總市值一度突破3萬億美元,目前僅剩9121億美元,縮水近70%。換句話說,在短短7個月內,加密貨幣市場已經“蒸發”了2.1萬億美元,接近整個蘋果公司的市值。
另一方面,北京商報今日記者注意到,暴跌之下,不少幣民在各社交平臺提到“抄底的時候到了”。同時,基于虛擬貨幣雙向交易的特性,“空單開倉利潤翻了”的說法也并不少見。
針對這種情況,劉杰今日向北京商報解釋,單邊暴跌其實說明市場整體處于惡性循環,貨幣價格的走勢更難把握,賺錢其實也很難。即使部分用戶選擇了正確的方向,更多的是一種“賭徒心態”,這種心態其實很難持久。
“基于比特幣交易的特點和沒有實際價值支撐,一旦出現影響幣價走勢的負面因素,市場情緒明顯悲觀,很容易出現‘踩踏事故’,進而導致進一步暴跌。所以加密貨幣最近的走勢也在意料之中。”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王鵬分析道。
陳家澤直言,從歷史經驗來看,加密資產雖然號稱電子黃金,但沒有貨幣的真金功能,短時間內很難解決加密資產的核心痛點。
普通用戶如何規避這種風險?王鵬認為,對于比特幣、區塊鏈等新技術,用戶首先要充分了解并客觀看待其運行邏輯,涉及資金投入的部分要更加謹慎。無論是虛擬貨幣還是其他類型的投資,風險和收益永遠是成正比的。用戶要樹立正確的財富觀,不要試圖一夜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