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應用技術(區塊鏈技術應用案例分析-生物資產可信監管金融服務平臺)
區塊鏈技術作為信息化、數字化改造重要的技術組成,是通過是分布式網絡、加密技術、智能合約等多種技術集成的新型數據庫,它具有數據透明、不易篡改、可追溯,可以有效解決網絡空間的信任和安全問題。雖然近年來已經在很多領域被應用,但是對于大部分產業端客戶還有疑問,該技術的采用是否可以解決產業端數據可信性的問題,今天我們來介紹幾個已經在產業端應用的案例。
生物資產可信監管金融服務平臺
在肉牛養殖行業,通常都存在著資金問題、監管問題、管理問題等各式各樣的難題,比如:
1.養殖規模化:肉牛的單價在養殖行業算比較高的,一頭牛基本價格在2萬元作業,要形成規模化養殖就需要大量的資金,我們感覺可能1000頭牛不算大規模,但是資金量就已經占用到接近2000萬,對于肉牛的養殖來說,資金問題是形成規模化的最大難點。
2.管理風險:雖然近年來國家在政策方面不斷扶持活體抵押,一些金融機構已經開始認可牛只可以進行融資,但是仍然會提出很多管理要求,因為必須嚴格監管才能控制金融風險,但是牛只一直都存在各種管理風險,走失、病死等問題不斷出現,并且牛只可以重復抵押,一旦發生風險,金融機構就損失慘重,抵押物變現也是金融機構最不愿意做的。
3.金融產品稀少:由于風險的不可控,市場上滿足需求的金融產品極其少,模式也不靈活,難以為行業提供支持。
肉牛養殖行業已經有相關案例,結合物聯網+區塊鏈技術,可以有效解決上訴痛點。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生物資產可信監管金融服務平臺,完成了現實世界中不同時間點的肉牛價值在區塊鏈上的映射,從而形成了動態化的、可追蹤可溯源的肉牛區塊鏈數字資產。基于對肉牛養殖行業的持續改造,可以把肉牛育成的全流程進行梳理,從而使得肉牛養殖產業鏈的數字化、金融服務得以開展。
平臺在生物監管方面,大量采用物聯網設備,通過數字化可以及時查看牧場的整體運營情況,甚至通過物聯網項圈可以查看到每只肉牛的的生命體征數據,對肉牛養殖進行動態監管,根據實際的養殖流程,入欄、養殖、出欄,形成多維度的數據模型,真正的防控養殖風險。同時引入區塊鏈技術,對關鍵數據進行上鏈,從而真正保障數據的真實可信。
最后,再結合金融服務產品,發揮政策對于活體質押相關的扶持,形成靈活的金融服務產品,把現實的牛只映射到區塊網絡中,每頭牛都相當于有了一個虛擬身份證,并且蔓延在區塊網絡中,可以查詢到牛的位置、體重、健康情況,甚至每次喂食,形成了可信的全生命周期監測。對于金融機構可以通過平臺實時監控牛只情況,通過對于牛只情況的觀察,提供給相應的授信額度。
該生物資產可信監管金融服務平臺今年已經在新疆落地,首期已經為新疆昌吉阿什里牧場提供服務。通過項目的實施,中小牧場可以逐步提升管理水平,提升生產效率。更科學地養殖,從而從成本角度提升生產價值。同時由于采用數字化管理,引入金融機構的服務,實現了畜牧農場與生物資產的合理融合。數字化的轉型服務,能夠讓中小型農場獲得更多的金融支持,從而根本性解決中小牧場規模化的最大痛點。
通過區塊鏈技術與傳統養殖畜牧業的結合,真正助力了傳統從產業數字化轉型,同時對于各方參與者來說,都在產業中可以持續穩定的收益,由于區塊鏈技術的公開透明和不可篡改屬性,更容易獲得政府、金融機構的認可,從而讓產業鏈獲得更多低成本資金的支持,從而實現規模話養殖,真正的助力鄉村振興的國家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