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主權貨幣的國家(這個沒有主權貨幣的國家將比特幣定為法定貨幣,自找麻煩?)
澎湃新聞記者 葉映荷
中美洲國家薩爾瓦多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將比特幣定為法定貨幣的國家。
6月9日,薩爾瓦多總統Nayib Bukele發布推文稱,其提交的比特幣法案在國會上以壓倒性優勢獲得通過,84票中得到了62票贊成票。而在上午,Nayib Bukele聲稱將把比特幣法案送交國會表決。
薩爾瓦多總統Nayib Bukele發推文稱比特幣設為法定貨幣的提案獲得國會通過
該法案寫道:“本法的目的是將比特幣設立為具有自由權利的不受限制的法定貨幣,在任何交易中不受限制,以及任何公共或私人自然人或法人需要都可以執行。” 這項立法將在90天后生效。由此,商品價格可以用比特幣顯示,納稅可以用比特幣支付,比特幣交易所將不必繳納資本利得稅。
對此,中國銀行原副行長、深圳海王集團首席經濟學家王永利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采訪時指出,一些缺乏主權貨幣的國家對貨幣缺乏最基本的認知,以比特幣等完全去中心化的數字加密資產作為法定貨幣,必將因其本身價格大起大落而嚴重擾亂經濟社會運行,國家沒有任何調控手段,只能是自尋死路。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道,薩爾瓦多是拉美地區最貧窮的國家之一,多年來一直在努力管理自己的財政,自2001年以來一直以美元作為官方貨幣。
蘇寧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孫揚表示,薩爾瓦多金融服務框架很薄弱,大型的跨國金融機構覺得這個國家比較小,也沒有動力在這里設置分支機構。因此該國希望通過比特幣的力量提升金融服務水平。而且比特幣不需要專門的央行和金融機構,服務比較簡單。
根據BBC報道,薩爾瓦多的經濟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匯款,即從國外匯回家的錢,這些錢約占該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0%。超過200萬薩爾瓦多人生活在國外,但其繼續與出生地保持著密切聯系,匯回了40多億美元(每年29億歐元)。該報道推測,數字貨幣可能使該國的家庭成員避免了每月寄錢回家所需的高昂費用。
根據比特幣法,約70%的薩爾瓦多人無法獲得傳統金融服務。加密貨幣被視為增加金融包容性的一種方式。
Bukele表示:“這將改善數百萬人的生活和未來。”
數字貨幣專家Rohan Grey對BBC表示,Bukele是“一位試圖利用大眾形象的年輕總統”。他說:“即使你還沒有弄清楚所有細節,宣布這樣的事情也有很大的公關價值。”。
CNBC報道稱,目前仍不清楚薩爾瓦多最終將如何推出比特幣作為法定貨幣,但在Bukele提交法律之前,上周宣布薩爾瓦多已與數字錢包公司Strike達成合作,利用比特幣技術建設該國的現代金融基礎設施。
“期望過高”?
但孫揚也提到,比特幣成為法定貨幣后,可能會對薩爾瓦多的金融監管有挑戰,比特幣天生就是分布式的匿名的,不希望有人來監管,薩爾瓦多肯定還是希望有管制和監管的,未來會有一定的矛盾。
一位專家對澎湃新聞記者說:“比特幣不可能成為有效支付工具。我相信薩爾瓦多很快就會意識到這一點。”他認為,比特幣永遠不可能實現價值穩定,只能是一種投機型的另類資產。
“一些原本就沒有本國貨幣的小國,渴望著擺脫大國貨幣(如美元)的控制,早幾年就對加密貨幣抱有幻想,委內瑞拉也曾號稱采用以太坊加密技術推出過‘石油幣’。”王永利說。
他認為,薩爾瓦多宣稱用比特幣作為法定貨幣,讓幣圈人倍感振奮,但可能實在是期望過高。
Grey也警告說,更普遍地說,一個國家采用加密貨幣作為法定貨幣,將給予“一個不穩定的網絡相當大的控制權,這個網絡沒有負責任的參與者,也沒有提供貨幣應該提供的價格穩定和流動性的記錄”。
責任編輯:鄭景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