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虛擬電廠最新消息(特斯拉布局多座虛擬電廠,RISC-V進軍服務器市場——全球產業趨勢跟蹤周報(1220))
上周全球股市普跌。產業趨勢方面,特斯拉布局多座虛擬電廠,虛擬電廠建設進入黃金期;RISC-V峰會上首款面向服務器的CPU——Veyron V1,性能超越AMD EPYC 7763,政策利好推動RISC-V相關技術研發。
核心觀點
【全球股市表現】上周全球股市普跌。A股方面,上證綜指、上證50、深證成指、滬深300、創業板指、中證1000分別下跌2.3%、1.0%、2.4%、1.5%、2.3%、4.0%。美股方面,道指、納指、標普分別下跌3.7%、5.4%、4.3%。港股方面,恒生指數下跌0.6%。歐股市場普跌。富時100、法國CAC40、德國DAX、意大利指數分別下跌1.1%、2.7%、2.5%、2.5%。日經225指數下跌2.2%。產業方面,上周A股漲幅較高的產業指數為:黃酒、免稅店、廣東國資改革。板塊方面,能源板塊表現相對較好,信息技術、可選消費、電信服務板塊表現相對較差。上周發達市場MSCI二級行業指數普跌,能源Ⅱ、食品飲料與煙草、家庭與個人用品行業跌幅較小;技術硬件與設備、汽車與汽車零部件、半導體產品與設備Ⅱ行業跌幅較大。上周新興市場MSCI二級行業指數漲少跌多,消費者服務、綜合金融、食品與主要用品零售Ⅱ行業漲幅較大;商業與專業服務、半導體產品與設備Ⅱ、生物制藥與生命科技行業領跌。個股方面,過去一周大漲的200億美元以上市值公司中,金融、日常消費公司居多,過去一周領跌的200億美元以上市值公司中,信息技術、可選消費行業公司居多。
【全球產業趨勢】趨勢一:虛擬電廠。特斯拉布局多座虛擬電廠。虛擬電廠不僅能夠節約電廠和電網投資成本,同時具有節能和減碳效益。2021年以來,我國不斷發布虛擬電廠支持政策,虛擬電廠建設進入黃金期。趨勢二:RISC-V。芯片初創企業Ventana Microsystems公司在RISC-V峰會上發布了全球首款面向服務器的CPU——Veyron V1,性能超越AMD EPYC 7763。RISC-V在多個應用領域擁有優勢,政策利好推動RISC-V相關技術研發。
【重要資訊】隆基綠能:隆基p型及無銦HJT電池效率再破世界紀錄,分別達26.56%、26.09%。Meta:Meta面向Quest應用開發者推出了App to App Travel API,使得開發人員能夠以編程方式前往另一個應用程序的目的地。
【產業趨勢關注及建議】從中長期角度,我們當前建議關注全球重視下碳中和全產業鏈崛起(光伏、風電、儲能、氫能等),電動化智能化大趨勢下電動智能汽車滲透率增加,以及元宇宙、智能制造、云計算、自主可控等產業趨勢。
【風險提示】本報告所提及個股僅表示與相關主題有一定關聯性,不構成個股投資建議。
目 錄
01 核心關注與投資建議
上周,A股漲幅較高的產業指數為:黃酒、免稅店、廣東國資改革。
上周,海外市場值得關注的產業趨勢變化為:
1、虛擬電廠
特斯拉布局多座虛擬電廠。12月13日,有報道稱特斯拉已獲準在得州開始建設一座“全州范圍的市場設計試點”虛擬電廠,可將Powerwall客戶的電力接入得州電網。在此之前,特斯拉已在美國加州、澳大利亞、日本建設虛擬電廠,同樣面向Powerwall用戶。在電力富余時段,將光伏發電能量儲存在Powerwall中;電力低谷時段,則從Powerwall向電網供電。其中,在加州地區,特斯拉已與太平洋燃氣與電力公司(PG&;E)合作開展虛擬電廠項目,Powerwall用戶可注冊加入。特斯拉將向這些用戶發送通知,告知緊急響應需求時間段,用戶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是否參加。Powerwall用戶每向電網輸送1千瓦時電力,便可獲得2美元補償。當時,共2342個Powerwall用戶參與參加緊急響應活動,共計輸出16兆瓦電力,效果堪比一個小型發電機。
虛擬電廠是通過數字化手段聚合并協調分布式能源參與電力市場運作的軟件平臺系統。虛擬電廠(Virtual Power Plant,簡稱VPP)是一種通過先進信息通信技術和軟件系統,實現分布式電源、儲能系統、可控負荷、微網、電動汽車等分布式能源的聚合和協調協同優化,以作為一個特殊電廠參與電力市場和電網運行的電源協調管理系統,主要由發電系統、儲能設備、通信系統構成。作為電網的“智能管家”,虛擬電廠將分散式電源和負荷化零為整,既可以作為“正電廠”向電力系統供電,也可以作為“負電廠”消納系統的電力,起到靈活的削峰填谷作用,助力電網系統保持實時平衡。
虛擬電廠不僅能夠節約電廠和電網投資成本,同時具有節能和減碳效益。虛擬電廠能夠有效節約投資成本。我國能源資源和需求中心逆向分布,因此形成了“西電東送”的資源配置格局。隨著東部地區用電比例不斷上升,我國東西部電力供需關系趨緊,電力峰谷差矛盾日益突出,各地年最高負荷 95%以上峰值負荷累計不足50小時。根據國家電網測算,通過火電廠實現電力系統削峰填谷,滿足5%的峰值負荷需要投資4000億;而通過虛擬電廠,在建設、運營、激勵等環節投資僅需400-570億元。虛擬電廠在使用過程中有較大的節能和減碳效益。虛擬電廠節電過程中對環境無污染,且成本較低,能獲得顯著的碳減排效益和更高的經濟效益。2021年5月,國家電網在上海開展了國內首次基于虛擬電廠技術的電力需求響應行動,僅一個小時的測試,產生了15萬千瓦時的電量。在這次測試中,累計調節電網負荷56.2萬千瓦,消納清潔能源電量123.6萬千瓦時,減少碳排放量約336噸。
2021年以來,我國不斷發布虛擬電廠支持政策,虛擬電廠建設進入黃金期。2021年3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關于推進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出依托“云大物移智鏈”等技術,進一步加強源網荷儲多向互動,通過虛擬電廠等一體化聚合模式,參與電力中長期、輔助服務、現貨等市場交易,為系統提供調節支撐能力。截止目前,已有天津、安徽、北京、河南、廣東等14個省市將虛擬電廠建設納入“十四五”時期電力發展規劃或能源發展規劃中,政策主要涉及虛擬電廠需求響應、輔助服務等,支持舉措包括推動虛擬電廠示范項目建設、探索商業模式、鼓勵參與市場交易等,預計未來將有更多專項政策和實施方案發布。
2、RISC-V
RISC-V進軍服務器市場,性能超越AMD EPYC 7763。繼不久前國產RISC-V芯片廠商賽昉科技推出了全球首款面向PC應用的高性能RISC-V芯片——昉·驚鴻8100之后,據福布斯網站12月12日報道,芯片初創企業Ventana Microsystems公司在RISC-V峰會上發布了全球首款面向服務器的CPU——Veyron V1。據Ventana披露的數據顯示,在SPECint 2017測試中,其128核心版本的Veyron V1在300W功耗下,大幅性能領先于64核的AMD EPYC Milan 7763(280W),并且達到了AWS Graviton G3(Neoverse v1)、Intel Xeon Ice Lake 8380(270W)的兩倍。
RISC-V是一種開源的芯片指令集架構。RISC-V指令集架構是由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團隊于2010年設計開發的第五代精簡指令集,核心設計思路是精簡的技術風格和開放的商業模式,相較于X86和ARM指令集架構,RISC-V在設計過程中充分考慮了小型、快速、低功耗需求,運行效率大幅提升, 在成本和靈活性上的優勢更為明顯。2013 年,RISC-V使用BSD(Berkeley Software Distribution)協議開源,意味著幾乎任何人都可使用RISC-V指令集進行芯片設計和開發,商品化后也不需支付授權費用。
RISC-V在多個應用領域擁有優勢。1)IoT市場領域。RISC-V具有低功耗、低成本、靈活可擴展及安全可靠等特性,或在未來IoT領域中取得絕對優勢。IoT是一個“碎片化”市場,客戶需求相對多樣化,目前尚無任一架構統一市場,而RISC-V本身雖然是開源免費的,但用戶對RICS-V架構進行使用和修改后可進行銷售。據Tractica預測,基于RISC-V的IP和軟件工具全球收入將在2025年增加至11億美元,高于2018年5200萬美元。2)高鐵、電網等細分領域。RISC-V架構具有操作容易、基礎指令簡單、有編譯器和操作系統支持、預留大量編碼空間等優勢。RISC-V具有模塊化設計概念,所擁有的最基礎的RV32I僅使用40條指令編碼,同時還提供高度靈活的配置空間,提供足夠多軟件平臺支持,因此未來可能成為專用芯片設計主流架構。國內高鐵、電網等細分市場對專用芯片也有很強需求,還能實現自主可控。3)工控系統、智能家居、消費電子等領域。工控系統、以智能家電為代表的智能家居和以可穿戴設備為代表的消費電子領域多采用MCU+無線模塊的高集成方案,MCU性能無需太強但要具備特色功能,因此性價比、靈活度更高的RISC-V內核成為不二之選。
國內外政府加大投入,推動RISC-V相關技術研發。美國方面,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資助RISC-V基金會,并于2017年啟動總值15億美金的ERI計劃,項目周期5年,以支持芯片技術發展,重塑芯片開發制造流程。其中POSH子項目就是提供開源設計和驗證框架,包括技術、方法、標準,從而實現具有成本效益的超復雜片上系統設計。歐洲方面,2018年,歐洲委員會啟動EPI(European Processor Initiative)計劃,擬開發面向歐洲市場的自主可控低功耗微處理器,重點關注Exascale級超算處理器,投資1.2億歐元經費用于支持用戶開發的超算處理器,而RISC-V和ARM都將作為此次計劃的備選指令集。中國方面,2018年7月,上海在全國率先旗幟鮮明地出臺有關RISC-V的扶持政策,發布《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關于開展2018年度第二批上海市軟件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將從事RISC-V相關設計和開發的公司作為資金扶持對象,鼓勵基于RISC-V自主處理器的研發及產業化;2022年10月,深圳發布《深圳市關于促進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見稿)》提出,加快基于RISC-V等精簡指令集架構的芯片研發,對研發投入1000萬元(含1000萬元)以上的RISC-V芯片設計企業,按照不超過研發投入的20%給予補助,每年最高1000萬元。
投資建議:從中長期角度,我們當前建議關注全球重視下碳中和全產業鏈崛起(光伏、風電、儲能、氫能等),電動化智能化大趨勢下電動智能汽車滲透率增加,以及元宇宙、智能制造、云計算、自主可控等產業趨勢。
02 全球觀察:海外市場跟蹤
1、全球大類資產表現
上周全球股市普跌。美股方面,道指、納指、標普分別下跌3.7%、5.4%、4.3%。過去一周市場主要關注美聯儲議息會議、美聯儲主席記者會講話、美國經濟數據、歐洲央行議息會議等方面。美聯儲議息會議方面,12月14日,美聯儲貨幣政策委員會FOMC會后宣布,將政策利率聯邦基金利率的目標區間從3.75%至4.00%上調到4.25%至4.50%,加息幅度50個基點。這是美聯儲在連續4次加息75bps后,首次將加息幅度放緩至50bps,也是市場最近一段時間交易政策變化的二階拐點。美聯儲繼續上調明后年利率預期,明年達到的利率峰值上調50個基點至5.1%,并重申利率指引:承認加息影響有滯后性、強烈承諾讓通脹降至2%、認為適合繼續加息;繼續重申高度關注通脹風險、縮表按5月計劃進行。點陣圖顯示近九成官員預計明年利率超過5.0%,上次無一人預計高于此水平;本次超七成官員預計后年利率高于4.0%,上次這樣預測的不足三成。美聯儲小幅上調今年GDP增速預期,繼續下調明后兩年GDP預期,上調明年到2025年的失業率預期,上調今明后三年PCE通脹預期,預計2025年PCE通脹接近聯儲目標2%。美聯儲主席記者會講話方面,12月14日,在美聯儲公布最新利率決議后,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召開記者會,就美聯儲的加息路徑、美國宏觀經濟、勞動力市場等議題發表看法。鮑威爾在記者會上稱,通脹連降兩個月并不值得自滿。他強調,美聯儲正接近實現有效的限制性利率水平,預計將在壓低美國高通脹方面加速取得進展,美聯儲必須在一段時間內將政策保持在限制性水平,要恢復價格穩定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美聯儲強烈考慮將下次加息幅度調整到25個基點。他認為本輪加息周期美聯儲行動非常迅速,現在適當的做法是放慢加息步伐,也將使美聯儲更好地平衡風險。美聯儲將不會考慮修改2%的通脹目標。他也強調,無法確認FOMC不會再上調利率終值,在對通脹回落至2%有信心之前,美聯儲不會降息。美國經濟數據方面,12月15日,美國商務部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11月零售銷售環比為-0.6%,低于市場預期的-0.2%,前值為1.3%,環比增速創去年12月以來最小紀錄。扣除汽車和汽油后,11月核心零售銷售環比為-0.2%,低于市場預期的0.2%,前值為0.9%,為今年3月以來首次下降。12月16日,12月Markit美國PMI數據顯示,當月服務業PMI初值降至44.4,創8月份以來新低,且連續六個月萎縮;綜合PMI初值降至44.6,為2009年有數據記錄以來最糟糕的表現之一,并且遠低于預期,和其他主要經濟體上漲的趨勢背道而馳;制造業PMI初值降至46.2,為2020年5月以來最低。歐洲央行議息會議方面,12月15日,歐洲央行公布最新政策決議,如期放緩加息步伐,將三大主要利率均上調50個基點。加息后,歐洲央行邊際貸款利率為2.75%,主要再融資利率為2.5%,存款便利利率為2%,達2008年12月以來最高。歐洲央行表示,預計將進一步加息,未來的利率路徑將取決于數據,利率需要有足夠的限制性(2%以上為限制性水平)。同時指出,將于明年3月以審慎有度、可預測的步伐啟動量化緊縮。歐洲央行一方面下調經濟增長預測,預計由于能源危機、高度不確定性、全球經濟活動減弱和融資條件收緊,歐元區經濟可能在2022年四季度和2023年一季度陷入萎縮,并且預計在近期的萎縮后,經濟將恢復增長;另一方面上調CPI增速預期,預計到2025年通脹將會回歸到2%的目標區間。對于近期有所下降的通脹,歐洲央行認為,通脹下降主要是能源價格通脹降低所致。
歐股市場普跌。富時100、法國CAC40、德國DAX、意大利指數分別下跌1.1%、2.7%、2.5%、2.5%。12月16日,標普全球旗下IHS Markit公布的數據顯示,歐元區11月調和CPI終值同比10.1%,較初值10%略有上修,較10月的10.6%有所放緩,但依舊處于高位。同日的PMI數據顯示,歐元區12月制造業PMI初值47.8,為連續6個月低于榮枯線,預期值和前值均為47.1;歐元區12月服務業PMI初值49.1,為連續5個月低于榮枯線,預期值和前值均為48.5。日經225指數下跌2.2%。12月16日公布數據顯示,日本12月綜合PMI初值 50,前值 48.9;12月服務業PMI初值 51.7,前值 50.3;12月制造業PMI初值 48.8,前值 49。
上周大宗商品漲跌不一,原油普漲,貴金屬漲跌不一,工業金屬普跌,農產品漲多跌少。美國十年期國債利率下行4BP至3.57%。
原油價格普漲,上周布油、WTI原油分別上漲2.7%、3.8%。上周貴金屬漲跌不一,黃金上漲0.3%,白銀下跌1.0%。工業金屬普跌,金屬鎳、金屬鋅、金屬鋁、金屬鉛、金屬銅分別下跌7.7%、7.5%、1.8%、1.6%、1.1%。終端來看,金屬銅傳統需求表現平淡,汽車產銷放緩。部分銅桿企業成品庫存比較高,銅管旺季效應不明顯,銅板帶行業淡季。農產品漲多跌少,稻谷、ICE11號糖、大豆分別上漲4.3%、0.6%、0.1%,小麥下跌0.8%。10年期美債收益率下行4BP至3.57%。美元指數下降0.3%至105,人民幣相對美元升值0.01%,當前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為6.97。
2、全球股市行業表現
上周全球股市普跌,其中能源板塊表現相對較好,信息技術、可選消費、電信服務板塊表現相對較差。
具體來看,美股方面,板塊普跌,其中信息技術、可選消費、電信服務板塊跌幅較大。歐股方面,板塊普跌,其中信息技術板塊領跌。英國股市方面,除能源板塊外,其余板塊普跌,其中電信服務板塊跌幅最大。日本股市方面,金融、能源板塊表現較好,信息技術、可選消費板塊表現較差。港股方面,日常消費、房地產板塊表現較好,醫療保健、材料板塊表現較差。A股方面,日常消費、房地產板塊表現較好,電信服務、醫療保健板塊表現較差。
3、全球強勢股與異動股簡析
過去一周大漲的200億美元以上市值公司中,金融、日常消費公司居多,過去一周領跌的200億美元以上市值公司中,信息技術、可選消費行業公司居多。
異動股簡析
【MODERNA】12月13日,mRNA藥物明星企業Moderma(莫德納)公司發布聲明,一項Ⅱb期臨床試驗表明mRNA癌癥疫苗mRNA-4157與默沙東的重磅免疫藥物Keytruda的組合療法,能將晚期黑色素瘤患者復發或死亡的風險降低44%。預計在2023年莫德納將與默沙東一起推進第三階段研究,并把組合療法擴展應用至其它腫瘤類型。消息一經公布,莫德納股價盤中大漲。
【攜程網】12月15日,攜程集團公布了截至2022年9月30日第三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務業績。財報顯示,2022年第三季度,攜程凈營業收入為69億元,同比增長29%;凈利潤為2.45億元,去年同期凈虧損為8.68億元。期內,攜程主營業務加速回暖,其中,住宿預訂收入29億元,同比增長32%,環比增長114%;交通票務收入26億元,同比增長44%,環比增長49%;旅游度假業務收入3.87億元,同比相對穩定,環比增長217%;商旅管理業務收入3.7億元,同比增長9%,環比增長76%。業績表現再超市場預期。
03 重要資訊速遞
1、國內產業政策與新聞
(1)國家發改委:加快實施“東數西算”等重大工程 加快探索構建數據要素基礎性制度(☆☆☆)
12月1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表示,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方面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攻難關、穩增長、促轉型、強基礎”上下功夫,進一步發揮高技術產業在引領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其中包括加快發展數字經濟,加快實施“東數西算”等重大工程,開展數字化轉型試點,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加快探索構建數據要素基礎性制度,出臺若干配套政策,促進數據高效流通使用、賦能實體經濟。推動平臺經濟規范健康持續發展。
(2)國家發改委:加快研發超高清視頻、虛擬現實等智能化產品(☆☆☆)
12月1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十四五”擴大內需戰略實施方案》。其中提到,支持線上線下商品消費融合發展。加快傳統線下業態數字化改造和轉型升級,發展在線定制等線上服務。依法規范平臺經濟發展,推動平臺規則公開透明。豐富5G網絡和千兆光網應用場景,加快研發超高清視頻、虛擬現實、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智能教學助手、醫療機器人等智能化產品。支持自動駕駛、無人配送等技術應用。拓展無接觸式消費體驗,鼓勵布局建設智慧超市、智慧商店、智慧餐廳、智慧驛站、智慧書店。
(3)國家發改委:加快建設沙戈荒大型風電、光伏基地 推動高載能行業優先使用綠電(☆☆☆)
12月15日,國家發改委印發《“十四五”擴大內需戰略實施方案》,方案指出,要加強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完善電網主網架布局和結構,有序建設跨省跨區輸電通道重點工程,積極推進配電網改造行動和農村電網鞏固提升工程。推廣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技術,統籌推進現役煤電機組靈活性提升、超低排放、供熱和節能改造。持續提高清潔能源利用水平,建設多能互補的清潔能源基地,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加快建設大型風電、光伏基地,有序推進氫能基礎設施建設,因地制宜發展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應用。推動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提升清潔能源消納和存儲能力。有序推進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此外,方案明確大力倡導綠色低碳消費。積極發展綠色低碳消費市場。推動電商平臺擴大綠色產品銷售。建立健全綠色產品標準、標識、認證等體系,開展綠色產品評價。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和新能源、清潔能源船舶。鼓勵綠色電力交易,制定促進各類電力用戶購買綠色電力的激勵措施,推動高載能企業和行業優先使用綠色電力。
(4)隆基p型及無銦HJT電池效率再破世界紀錄,分別達26.56%、26.09%(☆☆)
12月15日,隆基綠能宣布,經德國哈梅林太陽能研究所(ISFH)認證報告,隆基綠能在M6全尺寸單晶硅片和自研的量產型制程工藝基礎上,創造了p型HJT電池26.56%、無銦HJT電池26.09%轉換效率的新世界紀錄。隆基綠能表示,針對HJT電池長期以來的痛點問題,公司研發團隊成功在隆基商用摻鎵硅片上實現了26.56%的轉換效率,較今年9月公布的26.12%p型HJT電池效率又提升了0.44%,再次刷新p型晶硅電池效率的最高紀錄。在無銦HJT電池方面,隆基綠能稱研發團隊利用儲量豐富、價格便宜且安全環保的薄膜材料,取代了傳統的銦基透明導電膜,實現了超過26%的轉換效率。隆基綠能數據顯示,自2021年4月至今,隆基綠能已經先后在n型TOPCon、p型TOPCon、n型HJT電池、p型HJT電池、無銦HJT電池等技術領域12次刷新電池轉換效率世界紀錄。今年 11月,隆基綠能還創造了26.81%的硅太陽能電池效率世界紀錄。
(5)江西:到2024年底全省各開發區具備開發條件的屋頂光伏覆蓋度80%以上(☆☆)
12月15日,江西省發改委印發《江西省整體推進開發區屋頂光伏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的通知。鼓勵開發區大膽探索實踐,開展光伏、風電、儲能、制氫等一體化試點示范,促進可再生能源與終端冷熱水電氣等集成耦合利用方式、體制機制等創新,推動建設高度自平衡的可再生能源局域能源網,努力實現高比例可再生能源自產自用,不斷拓展可再生能源發展新領域、新場景。通知指出,力爭到2022年底,實現全省各開發區具備開發條件的屋頂光伏發電覆蓋度達到30%以上;到2023年底,全省各開發區具備開發條件的屋頂光伏發電覆蓋度達到60%以上;到2024年底,全省各開發區具備開發條件的屋頂光伏發電覆蓋度達到80%以上。
(6)浙江:3年產業規模逾2000億 提升元宇宙國際話語權(☆☆)
12月15日,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5部門聯合印發了《浙江省元宇宙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5年)》。《行動計劃》中提到,到2025年浙江省元宇宙產業鏈體系基本形成,產業綜合競爭力達到全國領先,帶動相關產業規模2000億元以上。根據《行動計劃》,到2025年浙江省要通過實施元宇宙5大重點任務和5大重點工程,技術創新、標準研制、應用培育、產業發展和生態構建取得顯著成效,實現3個“1050”:引育10個行業頭部企業,打造50家“專精特新”企業;推廣10個行業標桿產品,打造50個創新示范應用場景;建設10個產業平臺,打造50個賦能創新中心,不斷提升產業發展能級和競爭力。
(7)山西:創新發展光伏、風電、儲能、氫能等新能源領域技術應用(☆☆)
12月13日,《山西省數字經濟促進條例》公布,該條例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提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快煤炭產業與數字技術一體化融合發展,創新發展光伏、風電、儲能、氫能等新能源領域的數字技術應用,推進智慧煤礦、智能電網、能源互聯網建設。鼓勵和支持建設智能交通基礎設施,開展智能網聯汽車和智慧交通應用示范,推動智慧交通發展。圍繞智能終端、能源電子、半導體等重點領域,培育、引進行業頭部企業,大力發展通信終端、光伏等主導產品,提升關鍵核心技術,推動形成特色優勢電子信息產業集群。
(8)中國首個原生Chiplet技術標準發布(☆)
12月16日,首個由中國集成電路領域相關企業和專家共同主導制定的《小芯片接口總線技術要求》團體標準正式通過工信部中國電子工業標準化技術協會的審定并對外發布。此標準列出了并行總線等三種接口,提出了多種速率要求,總連接帶寬可以達到1.6Tbps,以靈活應對不同的應用場景以及不同能力的技術供應商,通過對鏈路層、適配層、物理層的詳細定義,實現在小芯片之間的互連互通,并兼顧了PCIe等現有協議的支持,列出了對封裝方式的要求,小芯片設計不但可以使用國際先進封裝方式,也可以充分利用國內封裝技術積累。據悉,這是中國首個原生集成電路Chiplet技術標準,對于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延續“摩爾定律”,突破先進制程工藝限制,探討先進封裝工藝技術具有重要意義。此外,大會同步發布了《微電子芯片光互連接口技術》,這也是世界上3大CPO標準之一。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負責人表示,小芯片標準體系的建立,有助于行業的規范化、標準化發展,為賦能集成電路產業打破先進制程限制因素,提升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綜合競爭力,加速產業進程發展提供指導和支持。
(9)我國首套盾構機用超大直徑主軸承研制成功(☆)
12月15日,我國首套盾構機用超大直徑主軸承研制成功,該主軸承直徑8米、重達41噸,是目前我國制造的直徑最大、單重最大的盾構機用主軸承,將安裝在直徑16米級的超大型盾構機上,用于隧道工程挖掘。該主軸承由中科院金屬研究所李殿中研究員、李依依院士團隊牽頭研制,標志著我國已掌握盾構機主軸承的自主設計、材料制備、精密加工、安裝調試和檢測評價等集成技術。此前,我國已實現了盾構機的國產化,但主軸承卻依賴進口。“主軸承是盾構機刀盤驅動系統的核心關鍵部件。盾構機掘進過程中,主軸承‘手持’刀盤旋轉切削掌子面并為刀盤提供旋轉支撐。”李殿中說。李殿中介紹,直徑8米的主軸承在運轉過程中承載的最大軸向力達10萬千牛(相當于2500頭亞洲象的重力)、徑向力達1萬千牛、傾覆力矩達10萬千牛·米,并且大型盾構機在掘進過程中只能前進,不能倒退,對主軸承的承載力和可靠性提出了極高要求。“盾構機用超大直徑主軸承的研制成功,為我國高端基礎零部件攻關提供了良好的范式,是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開展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的生動體現。”李依依說。
(10)國內單體最大獨立儲能電站并網 采用四種不同液冷技術方案(☆)
12月13日,寧夏穆和200MW/400MWh儲能電站成功并網。據了解,寧夏穆和儲能電站項目總投資7.3億元,是全國已投運的單體最大獨立儲能電站。由四個50MW/100MWh儲能陣列,通過35kV線路匯流并升壓至110kV并網送出,接入地區核心變電站330kV穆和變。投運后預計每年平均消納新能源電力13.3億度,可供10萬戶四口之家一年的生活用電。同時,作為全液冷系統的儲能電站,寧夏穆和儲能電站采用了國內最先進的四種不同液冷技術方案,分別是液冷模塊化一體柜方案、液冷20尺集裝箱方案、模塊化交直流一體液冷柜方案以及組串式液冷一體柜方案。四種方案基本代表了現階段所有主流先進技術方向,相互融合成為了一種創新的高效率、長壽命產品組合。穆和項目的成功并網,推進了該地區低碳能源系統的建設進程,為電力系統提供了新的調峰、調頻、削峰填谷等靈活性資源,大大提升了地區電力系統的新能源消納率。
2、國外產業政策與新聞
(1)加州將投資29億美元將電動車充電樁數量翻倍(☆☆☆)
12月14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能源委員會(CEC)批準了一項29億美元的投資計劃,以加快實現該州2025年電動汽車充電和加氫的目標。本次投資將使加州新增9萬個電動汽車充電樁,比此前已經安裝的8萬個充電樁多出了一倍有余。CEC補充說,結合來自公共事業和其他項目的資金,這些投資預計將確保該州實現其2025年的目標,即在該州部署25萬個充電樁。加州將撥款17億美元,為中型和重型零排放車輛提供支持。CEC首席交通專員Patty Monahan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該機會將幫助個人、企業和公共機構更好地為車輛充電或添加氫氣燃料,同時為新興的制造業生態系統提供支持,并創造就業崗位。”加利福尼亞州在今年8月頒布新規,要求到2035年時,在該州銷售的所有新車必須是純電動汽車或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
(2)日本政府將環保車減稅現行優惠水平延長到2023年年底 考慮在2025年取消純汽油車的稅收優惠(☆☆☆)
12月12日,日本政府和執政黨初步敲定了2023年度稅制修改的框架。小額投資免稅制度(NISA)的“累積型NISA”每年投資額度將擴大至12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6萬元),為現行的3倍,普通型擴大至2倍為240萬日元。將以整個制度的終生投資上限總計1800萬日元為主進行協調。對燃效好的車提供優惠的環保車減稅措施在2023年4月底到期前的現行優惠水平將維持到同年年底。購車時支付的“環境性能折扣”(原“汽車購置稅”)將把2023年3月底到期的現行稅率分類維持到同年年底。為普及純電動汽車(EV),購置時和車檢時征收的汽車重量稅2次免稅的優惠措施將維持至2026年4月底。此外,日本政府調整了根據車輛燃油經濟性實行的環保車減稅制度,將從2025年起取消對純汽油車的環保減稅。根據擬議的修訂版本,從2024年1月起,資格標準將收緊,達到目標80%以上的車輛將享受50%的稅收減免,達到目標70%以上的車輛將享受25%的稅收減免。類似的規定也將適用于柴油車。到2025年5月,這些規定將再次收緊,只有達到目標水平90%的車輛才能享受50%的減稅,達到目標水平80%的車輛才能享受25%的減稅。目前,在日本銷售的70%的新車有資格享受環保汽車稅收優惠。根據新規定,只有一半的車輛有資格享受稅收優惠。日本政府和執政聯盟正在對收緊環保汽車稅收優惠規則進行最后調整,以加速日本向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轉型。
(3)澳大利亞規劃第一個海上風電場(☆☆☆)
12月19日,澳聯邦政府宣布了第一個海上風電區,代表該國海上風電行業的發展向前邁近一步。澳大利亞政府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該風電區位于維多利亞州和塔斯馬尼亞州之間的巴斯海峽,擁有每年10吉瓦的風力發電能力,相當于大約五個燃煤電廠。一個被稱為“南方之星”(Star of the South)的項目很可能成為該風電區的第一個海上風電場,這一項目已經籌劃了十年,周一被授予重大項目地位,以提高其融資能力。南方之星的首席執行官查爾斯·拉特雷(Charles Rattray)對該風電區的正式宣布表示歡迎,稱這意味著風電行業和當地供應鏈擁有了更多的確定性。Rattray表示,如果南方之星項目獲得批準并開始建設,工程可能會在2025年左右開始,并在2030年左右開始發電。另一家開發商Flotation Energy與日本東京電力公司合作,正在尋求建設一個名為Seadragon的1.5吉瓦的風電項目,并表示該項目可能在六年內準備就緒,可為多達100萬戶家庭供電.“我們希望在未來幾年看到更多大型項目的建設,”澳大利亞工業部長Ed Husic表示,“這將有助于將澳大利亞制造業與可再生能源基礎設施整合起來,為澳大利亞企業提供更多就業機會”。
(4)東京要求2025年后建造的新房必須安裝太陽能電池板(☆☆☆)
12月15日,根據日本首都地方議會通過的一項新規定,大型住宅建筑商在2025年4月之后在東京建造的所有新房都必須安裝太陽能電池板,以幫助實現到2030年將溫室氣體排放削減一半的目標。這項任務是日本市政當局的首例,按照東京都的制度方案,必須配裝光伏面板是針對銷售住宅的獨棟住宅開發商的要求,不針對購買住宅的民眾。要求大約50家主要建筑商為面積達2000平方米的房屋配備可再生能源,主要是太陽能電池板。作為政策目標,東京都提出到2030年將溫室氣體排放量減至2000年的一半。截至2020年,事務所及物流相關等產業部門的排放量低于2000年,而家用方面反而增加3成,應對遲緩。因此作為家用方面的減排措施,將規定新建住宅配裝光伏面板。
(5)印尼計劃為每輛電動汽車提供約5000美元補貼(☆☆☆)
12月14日,印尼工業部長Agus Gumiwang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政府計劃為每輛在國內生產的電動汽車提供最高8000萬印尼盧比(約合5130美元)的補貼,為每輛混合動力電動汽車提供約4000萬印尼盧比的補貼,為每輛電動摩托車提供約800萬印尼盧比的補貼,為每輛改裝成由電動驅動的摩托車提供約500萬印尼盧比的補貼。印尼政府的補貼旨在到2030年將當地電動汽車的銷量提高三倍,同時引入電動汽車制造商在當地投資,幫助總統佐科·維多多(Joko Widodo)實現建立一條本土端到端的電動汽車供應鏈的愿景。隨著印尼繼續推動在國內生產零部件,目前尚不清楚這些車輛使用的本土產零部件或材料的比例需要達到多少才有資格獲得補貼。
(6)美國向通用和LG新能源電池合資企業提供25億美元低息貸款(☆☆☆)
12月12日,美國能源部表示,已敲定向通用汽車和LG新能源的電池合資企業Ultium Cells LLC提供25億美元低息貸款,以幫助其建造三個新的鋰離子電池制造設施。這筆貸款將資助Ultium Cells LLC在俄亥俄州、田納西州和密歇根州建設新的鋰離子電池制造設施,并創造6000個建筑工作崗位和5100個運營工作崗位。美國能源部貸款項目辦公室發放了這筆貸款,是該辦公室基于先進技術汽車制造(ATVM)項目專門為電池制造提供的第一筆封閉貸款。ATVM項目是對拜登總統的《兩黨基礎設施法案》(Bipartisan Infrastructure Law)投資的補充,將投資75億美元用于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并投資逾70億美元用于電池、部件、材料和回收的關鍵礦物供應鏈。Ultium將利用這筆貸款來生產大尺寸的軟包電池,以更少的成本提供更遠的續航里程。美國能源部在聲明中指出,這種電池可以以不同的組合方式用于所有類型的電動汽車,如皮卡、SUV、豪華車和商用車。通用汽車和LG新能源正在考慮在印第安納州建立其第四座美國電池工廠。Ultium正在密歇根州建設一個價值26億美元的電池工廠,計劃于2024年投產。Ultium還在本月表示將為其田納西州價值23億美元的電池工廠追加2.75億美元的投資。美國能源部長Jennifer Granholm表示,“這筆貸款將啟動美國所需的電池生產,以減少美國對其他國家的依賴,滿足日益增長的電池需求,并支持拜登總統的目標,即大規模普及電動汽車和減少汽油動力車產生的碳污染”。
(7)歐盟達成協議 以加強和擴大碳市場發展(☆☆☆)
12月18日,歐盟達成了一項協議,將加強和擴大碳市場,支持“綠色協議”戰略的核心內容,該戰略旨在到本世紀中葉使歐洲經濟實現氣候中和。了解談判情況的歐盟官員稱,根據上周六的一項臨時協議,碳排放權交易范圍將擴大到供暖和道路運輸,還將涵蓋航運。歐盟還將加快從電力生產商到鋼鐵廠等企業履行減排義務的步伐。該綠色協議提出,到2030年將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礎上至少減少55%,并在2050年之前實現凈零排放。該協議還確定了確定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又稱“碳關稅”)將從2026年正式起征,此外,據協議,到2030年,歐洲碳排放交易系統覆蓋行業的合計排放量較2005年計劃減少62%,比委員會提議的多了一個百分點。為了實現這一削減,整個歐盟的津貼數量將在2024年一次性減少9000萬噸二氧化碳當量,2026年減少2700萬噸,從2024-2027年每年減少4.3%,從2028-2030年每年減少4.4%。
(8)特斯拉正式推出電力零售計劃 Powerwall儲能系統成關鍵(☆☆☆)
12月16日,特斯拉正式推出“Tesla Electric”電力零售計劃。該計劃主要為Powerwall設計,可幫助Powerwall儲能系統用戶將多余電力(包括光伏發電與儲能)出售給區域電網。目前,該計劃僅面向得克薩斯州特定受邀客戶。官網顯示,Tesla Electric可實時跟蹤能源價格,并在高價階段將用戶的多余電力出售給電網,而Powerwall也會“自動決定”何時充電、何時向電網售電。另外,當用戶將電力儲存進Powerwall時,就會獲得回饋金。回饋金可在下一期電費單折抵,官方預估,相較于得州一般民眾的電費,每期可省下將近50%電費。12月13日,有報道稱特斯拉已獲準在得州開始建設一座“全州范圍的市場設計試點”虛擬電廠(VPP),可將Powerwall客戶的電力接入得州電網。在此之前,特斯拉已在美國加州、澳大利亞、日本建設虛擬電廠,同樣面向Powerwall用戶。在電力富余時段,將光伏發電能量儲存在Powerwall中;電力低谷時段,則從Powerwall向電網供電。其中,在加州地區,特斯拉已與太平洋燃氣與電力公司(PG&;E)合作開展虛擬電廠項目,Powerwall用戶可注冊加入。特斯拉將向這些用戶發送通知,告知緊急響應需求時間段,用戶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是否參加。Powerwall用戶每向電網輸送1千瓦時電力,便可獲得2美元補償。當時,共2342個Powerwall用戶參與參加緊急響應活動,共計輸出16兆瓦電力,效果堪比一個小型發電機。實際上,在未組網之前,Powerwall便可在家庭中實現削峰填谷、節省電費。而如今將多個家庭的Powerwall組成虛擬電廠之后,特斯拉得以將個人家庭改造為小型發電廠,在實現削峰填谷的同時,反哺公用電網。
(9)RISC-V進軍服務器市場 5nm制程,最高192核,性能超越AMD EPYC 7763(☆☆)
12月12日,據福布斯網站報道,芯片初創企業Ventana Microsystems公司在RISC-V峰會上發布了全球首款面向服務器的CPU——Veyron V1。據介紹,Veyron V1采用先進的5nm制程工藝,基于Ventana自研的高性能RISC-V內核,8流水線設計,支持亂序執行,主頻高達3.6GHz,每個集群最多16個內核,多集群最多可擴展至192核,擁有48MB共享三級緩存,擁有高級側信道攻擊緩解措施、IOMMU和高級中斷架構(AIA)、支持全面的RAS功能、自上而下的軟件性能調整方法,可以滿足數據中心的各種需求。據Ventana披露的數據顯示,在SPECint 2017測試中,其128核心版本的Veyron V1在300W功耗下,大幅性能領先于64核的AMD EPYC Milan 7763(280W),并且達到了AWS Graviton G3(Neoverse v1)、Intel Xeon Ice Lake 8380(270W)的兩倍。由于目前RISC-V軟件生態系統仍不成熟,因此Veyron V1還并不能算是一款通用型的服務器CPU。不過,Vnetana認為,其解決方案將能夠滿足數據中心CPU市場50%的需求,比如內存數據庫服務、APP應用及虛擬主機服務、存儲服務器、負載平衡、緩存設備、內容交付服務、流媒體服務等。按照計劃,Veyron V1已經流片成功,預計將會在2023年年中正式推出,并在2023年下半年成功部署于數據中心基礎設施。
(10)美光宣布2550 NVMe SSD已正式向全球PC OEM客戶出貨(☆)
12月15日,存儲芯片大廠美光宣布,其最新的基于232層堆疊的NAND Flash閃存芯片的SSD模組——美光 2550 NVMe SSD已正式向全球PC OEM客戶出貨,這也是全球首款采用200層堆疊以上NAND Flash的客戶端 SSD,主要應用于主流筆記本電腦和桌面PC。據介紹,美光2550 SSD憑藉其容量和功耗優勢,實現超越競爭對手的效能,顯著提升響應能力,強化使用者體驗,其低功耗特色更有利于延長工作與家用PC的電池工作時間。美光2550 SSD提供22×80mm、22×42mm和22×30mm三種外型規格,以及256GB、512GB和1TB三種容量品項。美光指出,2550 SSD能有效加速主流PC平臺上的應用,包括游戲、消費者與企業客戶端裝置,并實現更短的響應時間。美光的諸多創新,例如預測性快取的最佳化,提升了使用者體驗,并在PCMark 10基準測試中為新類別產品樹立標桿。與同類競品相比,美光2550 SSD在傳輸速度上提升了112%,辦公類生產力應用程序的執行速度可提升67%,載入大型游戲的速度提升了57%,執行內容創作應用程序的速度則提升78%。它更提供每秒高達5GB的連續讀取性能,及每秒高達4GB的連續寫入效能,分別較上一代SSD提升了43%和33%。美光副總裁暨客戶端儲存事業部總經理Praveen Vaidyanathan表示,美光致力于通過這款SSD為PC使用者提供卓越體驗。全新的美光2550 SSD建立在廣泛使用的PCIe Gen4架構為基礎,以及采用美光領先業界的232層堆疊NAND Flash 技術,并著重于散熱架構和強化電源設計,打造令人驚艷的應用性能和節能效果。
(11)豐田與Oncor達成合作 助力電動汽車充電生態系統(☆)
12月15日,豐田北美公司(Toyota Motor North America)和德克薩斯州的輸配電公司Oncor Electric Delivery(Oncor)達成合作,就車輛到電網(V2G)展開試點項目,使車輛可以將能量從電池返送回至電網。該項目由豐田的電動汽車充電解決方案(EVCS)團隊牽頭,是豐田與美國公用事業公司圍繞純電動汽車(BEV)開展的首次重要合作。研究結果將使豐田和Oncor可以更好地支持美國的電動汽車充電生態系統,此外,還將使豐田能夠提升豐田BEV的客戶體驗,加快實現碳中和,并提供更多商機。豐田電動汽車充電解決方案團隊副總裁Christopher Yang表示:“設想未來,豐田BEV將提供一流的出行體驗,而且客戶還可以使用汽車為家庭、社區供電,甚至在需要時為電網供電。此次與Oncor的合作是我們了解公用事業需求的重要一步。我們計劃與公用事業密切合作,以確保每個社區都能接受豐田向電動汽車的轉變。”該項目計劃于2023年進行第二階段,將包括V2G試點,根據所有標準互連流程和協議,在Oncor服務區域內的家庭或企業中對BEV進行測試。此次合作將有助于Oncor和豐田深入了解客戶當前和未來的需求。此外,Oncor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實現電動汽車和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快速增長所需的基礎設施,滿足客戶的需求并支持電動汽車,以及更好地了解V2G對電網的影響。
(12)瑞薩和Fixstars聯合開發工具套件 為R-Car SoC優化AD和ADAS AI軟件(☆)
12月15日,高級半導體解決方案供應商瑞薩電子(Renesas Electronics Corporation)和多核CPU/GPU/FPGA加速技術公司Fixstars宣布聯合開發一套工具,可對用于自動駕駛(AD)和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軟件進行優化并實現快速仿真,特別是專用于瑞薩R-Car片上系統(SoC)設備的AD和ADAS系統。這些工具可以從軟件開發的初始階段快速開發出具有高精度對象識別的網絡模型,從而利用R-Car的性能。該工具可減少開發后的返工情況,有助于縮短開發周期。瑞薩電子汽車軟件開發部副總裁Hirofumi Kawaguchi表示:“瑞薩電子不斷創建集成開發環境,使客戶能夠采用‘軟件至上’的方法。通過支持為R-Car定制的深度學習模型的開發,我們可幫助客戶創建AD和ADAS解決方案,同時還縮短了上市時間和開發成本。”Fixstars首席執行官Satoshi Miki表示,“R-Car的GENESIS是我們與瑞薩電子共同構建的基于云的評估環境,允許工程師在開發周期的早期評估和選擇設備,并且已經被許多客戶使用。我們將繼續開發新技術來加速機器學習操作(MLOps),以維護汽車應用軟件的最新版本”。
(13)Nexperia宣布Nexperia TrEOS產品組合再添新產品(☆)
12月19日,基礎半導體器件領域的高產能生產專家Nexperia宣布Nexperia TrEOS產品組合再添新產品,即PESD4V0Y1BBSF和PESD4V0X2UM極低鉗位電壓ESD保護二極管。這些器件兼具高浪涌耐受性、非常低的觸發電壓和極低的鉗位電壓以及寬通帶,浪涌抗擾度出眾,具備出眾的IEC61000-4-5浪涌等級。Nexperia高級產品經理Stefan Seider表示:“Nexperia開發了TrEOS產品組合,專門用于為我們的客戶提供一系列適用于USB3.2、USB4、Thunderbolt、HDMI2.1和通用閃存等應用的高性能ESD保護解決方案。PESD4V0Y1BBSF和PESD4V0X2UM的快速開關速度可為高速數據線提供極為有效的ESD峰值抑制性能,而其低觸發電壓有助于顯著降低IEC61000-4-5 8/20μs浪涌脈沖所含的能量。”單數據線PESD4V0Y1BBSF采用低電感DSN0603-2封裝,觸發電壓為6.3V TLP,典型器件魯棒性和電容分別為25A 8/20μs和0.7pF。PESD4V0Y1BBSF提供的鉗位電壓在16 A 100ns TLP時僅為2.4V,在20A 8/20μs浪涌時僅為3.4V。雙數據線PESD4V0X2UM采用緊湊型DFN1006-3封裝,觸發電壓為8V,典型器件魯棒性超過14A 8/20μs,典型器件電容為0.82pF。這兩種器件都可提供高水平的抗浪涌性能,具有出眾的IEC61000-4-5浪涌等級。
3、全球新興產業趨勢及重點公司跟蹤
本文源自券商研報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