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短信提醒(緊急提醒:別信!別信!別信!)
近日
多條謠言在網絡流傳
請大家注意防范!
健康碼要作廢了?
疫苗接種記錄要找不到了?
假的!
12月13日零時,“通信行程卡”服務下線。網絡流傳起“健康碼也要作廢,要截屏疫苗接種記錄,否則會找不到接種記錄”的說法,上海市大數據中心答復稱,相關說法不實。
經核查發現,截至12月13日12時,全國尚無省市發布過健康碼作廢的通知。
接種新冠疫苗可申領補償?假的!
近日,有網帖稱“接種新冠疫苗可在國家民政網站領取補償”,并附網址鏈接和收款通知。然而,一旦有人不設防點擊網帖鏈接,就會跳轉到“缺心眼怎么治”等惡搞頁面。
實際上,網帖中所謂的“國家民政網站”根本不存在。通過民政部官方網站查詢,“領取疫苗補償款”的相關信息也不存在。網傳消息純屬謠言。
此外,所謂“補償款”的謠言還出現了“一針能給18萬”更加離譜的版本。造謠者還惡意嫁接了新聞發布會記者提問的畫面,妄圖博眼球、賺流量。
這里提醒廣大網民,不隨意點擊不明鏈接,不轉發來源不明、未經證實的消息,及時通過正規渠道獲取準確信息。
喝酒防新冠、殺病毒?假的!
近日,“喝酒能防新冠”“喝高度酒能殺滅病毒”等傳言在網上流傳,事實上,喝酒并不能預防新冠肺炎或殺滅新冠病毒,更沒有防癌抗癌的作用。
新冠病毒侵犯的是呼吸道,新冠肺炎是一種呼吸系統疾病。
喝下去的酒精(乙醇)進入的是消化系統,酒精被人體攝入后主要在胃腸道中快速擴散并被吸收,吸收后的乙醇隨血液流動到全身并在肝臟中完成主要的代謝(90%),僅2%-10%的乙醇通過尿液、汗液和呼吸排出體外,其中擴散至口腔或食管中的乙醇占比極低。
通俗來說,喝下去的酒精在身體中很難接觸到新冠病毒,或只有極少量酒精能與病毒接觸。
有人覺得,既然有少數酒精能與病毒接觸,那么,喝很多酒或高度酒是不是可以增加殺滅病毒的概率呢?答案是不能。
早在疫情初期,科學家就發現,70%-75%酒精可以有效殺滅新冠病毒,但這不代表“喝酒可以殺滅病毒”。因為喝下去的酒精濃度一般不可能達到70%;即使達到這個濃度,比如精餾伏特加(96%),體內殺菌和體外殺菌的機制也不一樣,喝下去的酒會被胃酸等稀釋,無法在體內起到殺滅病毒的效果。
需要注意,醫用酒精屬于體外消毒用品,可用于滅菌消毒、皮膚消毒、醫療器械消毒等,但人無法通過喝70%的酒精或注射酒精來消滅體內的病毒。
“常州紅十字會會長”“德國醫生”
都在分享防疫經驗?不靠譜!
近日,一條聲稱來自“常州紅十字會會長”的通知傳播很廣。該通知稱,將紅糖、生姜、大蔥白、大蒜等熬水喝,感染病毒的概率幾乎為零。
經核查發現,該截圖早在2020年2月就已在網絡傳播,當時常州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就對外辟謠表示,該機構以及會長都沒有發布過以上信息。
而且,世界衛生組織明確表示,沒有證據證明生姜、大蒜能夠預防新冠肺炎病毒。同樣,益生菌、辣椒等食品也不能讓人們免于感染新冠肺炎病毒。
再比如,“德國醫生”推薦的“鹽水漱口法”同樣在社交平臺廣泛傳播,還出現了不同形式的“演繹”版本:有的是短視頻主播“現身說法”,表示自己通過這種方式,在全家其他人都感染的情況下,也沒有得病;還有的以“上海某社區居民”的口吻介紹,說通過這種方式避免了感染。
但經核查,既找不到“德國醫生”的具體身份信息,也沒有官方對所謂“德式預防法”的介紹或認同。至于那些“現身說法”的普通人,同樣無法確認身份,也沒有證據能證明他們從未感染過新冠肺炎病毒。
并且,早在2020年1月22日,鐘南山團隊就公開辟謠“鹽水漱口可以預防新冠”。當時,廣一醫院鐘南山團隊明確表示,鹽水漱口有利于清潔口腔和咽喉,對于咽喉炎有幫助。但是新型冠狀病毒侵犯的部分在呼吸道,漱口沒有辦法清潔呼吸道。尚無任何研究結果提示,鹽水對新型冠狀病毒有殺滅作用。
關于健康碼、核酸證明的
新騙局出現了
已經有人上當
警惕!警惕!再警惕!
以下多種“變異”類型請注意
↓↓↓
套路1:
謊稱“快遞被檢測出陽性”
詐騙分子偽冒快遞客服打電話,謊稱你的快遞檢測出了新冠陽性,已被銷毀,但可以申請理賠。
在你加了“客服”好友后,騙子向你發送虛假“官方網站”,并誘導填寫個人支付信息,盜走你的資金。
此時,還有一個大坑在等著你跳入。騙子以你的支付信用不足、理賠渠道未開通、賠款無法到賬等為由,誘導你進行貸款,將錢轉至詐騙分子賬戶,騙取錢款。
套路2:
謊稱“健康碼有異常”
詐騙分子冒充疫情防控工作人員,謊稱受害者健康碼存在異常,要求受害者迅速前往公安機關核查。
受害者相信后,主動提出將電話轉至“公安局”進行線上調查,隨后“公安人員”稱在核查行程時發現受害者有幾筆異常經濟交易,懷疑與一起洗錢案有關,要求受害者配合調查清查資金洗清嫌疑,進而騙取錢財。
套路3:
謊稱“線上排查”
詐騙分子偽裝成“疫情防控中心”或“衛健委”工作人員,謊稱進行線上排查,要求受害者提供聯系方式、身份證號碼及驗證碼等相應信息,從而盜取受害者銀行卡內資金。
套路4:
假冒“核酸結果查詢群”
詐騙分子通過不法渠道批量購買賬號,偽裝成“疫苗接種普查調查員”或“回訪員”,以社區工作人員的名義添加好友,再將受害者拉群。
詐騙分子將受害者拉群后,會在群內發布刷單、賭博等違法違規信息,最終被做任務拿返利的誘惑落入刷單詐騙。
套路5:
謊稱“快速出核酸檢測結果”
聊天群里出現“快速出核酸檢測結果”“加急最快半個小時”“家里也能做核酸檢測”的信息,只要額外付費便能辦到,都是騙錢的套路。
套路6:
謊稱“領取居家隔離補貼”
詐騙分子冒充公司人事、財務部門或通過郵箱向公司員工群發郵件,稱現根據國家政策發放工資補貼,需及時掃碼登記領取,將受害者引流至“釣魚網站”后將受害者的銀行卡實施盜刷。
套路7:
推銷所謂“特效藥”
不法分子假冒政府部門、藥物研究(醫療)機構等,以撥打電話、發送短信等方式進行推銷,謊稱有防疫“特效藥”,誘導受害者前往釣魚鏈接購買,從而獲取個人銀行信息盜取銀行余額。
網絡非法外之地
我們要關注權威信息
不信謠,不造謠,不傳謠
同時也要警惕新騙局
不給犯罪分子可乘之機
堅決維護安全的網絡環境
來源: 山東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