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間有若干千億個星系(扎克伯格砸了千億的元宇宙,1年后卻被噴成“不如QQ秀”的騙局?)
11月7日,有外媒報道Meta公司將在兩天后開始進行大規模的裁員,預計被裁員的人數高達數千名,或將成為有史以來該公司規模最大的裁員事件。
Meta裁員的決定并不是一時興起的,早在上個月初,公司總裁扎克伯格就對外宣布關閉紐約的一處辦公室,同時還概述了團隊重組和裁員的全面計劃。
裁員計劃的背后,源于公司近年來持續不斷的盈利虧損,自從臉書宣布改名為Meta后,公司便一直致力于元宇宙項目的研發。
然而,這項看似前景無限的投資卻讓公司的股價出現了暴跌的現象,而扎克伯格本人的資產也是蒸發了近千億美元,成為美國超級富豪排名中財富蒸發的第一。
雖說富豪虧了錢也依然是富豪,但是像這樣驚人的虧損量也確實令人有些吃驚,以至于連公司都不得不選擇裁員來自保,究竟這段時間Meta都經歷了些什么?
逐夢or空夢?
時間回到去年10月,Meta宣布計劃投資約100億美元研發元宇宙相關技術,這一數據是其2014年收購Oculus VR花費金額的5倍左右,2012年收購Instagram花費金額的10倍。
他們推出的首款產品是帶攝像頭的智能手表,媒體介紹稱,這款產品內裝有兩個攝像頭,正面攝像頭將用于視頻通話,背面攝像頭可用于拍攝照片,可上傳至社交平臺,外側還有控制按鈕。
該手表可配合臉書此前研發的智能眼鏡Ray-Ban Stories,以此構建成一個簡易的便攜式“元宇宙”套裝組合。
之后,公司又相繼推出了能與虛擬物體時交互的觸覺手套,全新的VR設備Quest 3,甚至是AI超級計算機等等,打算要與另一科技巨頭蘋果在元宇宙的跑道上互相角逐。
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還得是去年12月初推出的元宇宙平臺“Horizon Worlds”,據官方介紹說這是一個有趣的虛擬現實世界。
注冊的用戶可以通過Meta的虛擬頭顯Quest系列登錄Horizon Worlds,并創建自己的虛擬形象,用戶可以在里面體驗現實世界中的大部分活動,利用虛擬形象與世界各地的用戶展開社交、拜訪朋友、參加演唱會以及周游世界等。
在最開始觀看演示視頻的時候,不能說有多驚艷,但至少完成度上是能夠與一眾頂級的3A游戲媲美的。
但可惜,這些產品的推出并沒有讓Meta的營收獲得增長,相反還出現了暴跌的現象。
今年2月公開的去年財報顯示,元宇宙業務部門去年四季度營業虧損33.04億美元,全年則高達101.93億美元,同比均有明顯擴大,且在當日盤后股價暴跌21%,創下2012年該公司上市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較去年9月股價高位已經下跌了約34%,市值盤后蒸發超過2000億美元。
半年左右的時間,Meta就已經在新產業的領域上摔了一個大跟頭,按理說這個時候公司高層就應該三思了,可是扎克伯格不管,他表示這條路還會走下去。
“我對過去一年在Reels、商業和虛擬現實等重要增長領域取得的進展感到鼓舞,我們將在2022年繼續投資這些和其他關鍵優先事項,同時努力構建元宇宙。”
對此,扎克伯格宣布了公司今后規劃的七個投資重點:Reels、Community Messaging、Commerce、Ads、Privacy、AI計算機、Metaverse硬件等等,如此大規劃的項目投資,想必也是一個極其燒錢的投入。
但是......付出了這么多,Meta有換來自己想要的結果嗎?明顯沒有,而且負面報道還有不少。
先是有人起訴Meta的人臉識別系統有侵犯隱私的現象,且要求處以對方數千萬美元的罰款;公司股價持續跌落,市值被騰訊公司超越,跌出了世界前十公司的行列;
調查顯示有50%的受訪青少年不了解元宇宙或對其沒有任何興趣,而且不打算購買VR頭顯,而已有的群體也很少使用該設備;公司產品出貨量下調40%,元宇宙開發部門第二季度凈虧損28億美元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8月19日,扎克伯格在自家的臉書平臺上分享了一張虛擬自拍照,慶祝Horizon Worlds在法國和西班牙等地上線,結果評論區等來的只有數不盡的冷嘲熱諷。
網友吐槽扎克伯格這個元宇宙平臺做得太過粗糙,人物形象干癟,建模又簡陋,且只有上半身,畫風質量甚至還不如20多年前的3D游戲。
也或者說,這樣的品質也就只能與20多年前風靡一時的QQ秀媲美了...
但20多年過去了,QQ秀也都得到了跨越式的升級,你那代表未來發展方向的元宇宙又是什么鬼呢?果真連QQ秀也不如了...
結果人家還不服,第二天又上傳了一張自我造型的虛擬形象照片,還不忘強調該平臺的圖像功能遠比圖片展示出來的強大,系統改進速度非常快。
但說實話,就這質量,能把哪個市面上的3A游戲給比下去呢?再說了,你要是有這“品質”,那為何前一天偏要展示劣質圖形呢?實在不得不讓人懷疑這是不是臨時“捏造”的騙局。
說到“騙局”,那這絕對不是扎克伯格在元宇宙事情上的最后一次。
就在該公司一年一度的Connect大會上,扎克伯格就展示單用頭顯和手柄實現全身(包括臉部表情)的動作捕捉效果,其動作流暢度非常高,看起來技術力相當不錯。
當時該介紹視頻被發布后,就立即引發了技術圈的震動。因為在過去要完成這些動捕操作,至少需要一家小型動畫工作室通過綠幕,加上給真人裝上20個關節的動作捕捉器,以及通過強大的圖形引擎渲染處理大幾個小時候才能完成的,而如今卻能夠通過一套簡單的VR設備就能夠實時完成?
在很多技術大牛看來,單憑這一技術,扎克伯格在未來20年以內的科技界排名就能夠躥升一大截了。
但是,就在科技達人們還在膜拜扎克伯格的時候,外媒ROADTOVR卻爆料稱:那段展示根本就不是通過頭戴VR設備實時捕捉的,而是通過第三方動捕設備錄下后,再通過渲染后現場播放的,而這個方式與幾十年前的動畫大片的制作方式任何不同。
同時面對此番質疑,meta發言人也只能解釋到:那只是用來說明和前瞻性的演示,該功能至少要等到明年年底才能上線。
也算是默認“造假”了。
在另一方面,起初公司預期的目標是Horizon Worlds的每月活躍用戶達到50萬,然而自今年以來,該平臺的用戶數量一直在持續下降,到了今年10月,這個群體的人數已不足20萬。
有統計稱,一萬個獨立世界里只有9%的世界曾被約50人訪問過,大多數世界根本就沒有用戶來訪,與Meta的其他社交產品相比可謂業績慘淡,臉書、Instagram和WhatsApp每月平均還能吸引超35億用戶。
而與外部競爭對手相比,Horizon Worlds該平臺的在線用戶數量遠不及虛擬游戲公司VR Chat,以及2003年推出的虛擬世界網絡Second Life。
最尷尬的是,Horizon Worlds還被曝出存在過多的程序質量問題,以至于連Meta的員工都不怎么想用這個平臺。
但扎克伯格卻這么說也許未來三五年里公司投資會虧損大量資金,預計十年后才有回報。
且不論十年后的事吧,從短期來看,Meta傾注大量金錢打造的元宇宙平臺,基本就像一灘扶不上墻的爛泥,不僅沒有給公司帶來什么可觀的收益,反倒讓公司的運營是每況愈下。
如今裁員的決策、總裁的掉價便是最好的證明。
其實看完Meta這兩年的元宇宙“逐夢之旅”,不難看出,問題的關鍵就出在公司高層的運營管理不到位,特別是扎克伯格對于元宇宙的盲目追求和管理作風,才致使公司在這個新項目的發展屢遭碰壁。
以人類現在的技術恐怕還為時尚早
先講點最現實的管理問題,假如你是臉書前員工,別人問你如何評價扎克伯格,那你很可能會說:“他最擅長的管理手段就是解雇員工。”
2004年,肖恩·帕克加盟臉書成為公司首任總裁,并領導臉書沿既定的方向發展,為公司完成了幾輪外部融資,同時也讓扎克伯格擁有了對臉書近乎絕對的控制權。
盡管帕克在臉書公司親力親為,確保自己不會像之前那樣被迫離職,但是扎克伯格認為他的生活方式嚴重干擾了臉書的發展,他在臉書也很難有自己的未來,于是一年后帕克被解雇了。
帕克走了之后換上了范納塔來接替,在臉書負責業務開發部門,隨后被提為首席運營官,在任期間他大量招聘員工,公司由原先的26人擴張到數百人,臉書營收則從不到100萬美元增加到了1.5億美元以上。
但2008年,一款廣告產品導致公司遭受巨大損失,管理層認為公司需要不同類型的高管來運營公司業務,于是扎克伯格又毫不留情地解雇了范納塔。
即便面對2018年的“臉書數據門”事件,扎克伯格第一時間選擇的補救措施也不是及時修復技術漏洞,而是先將懷疑與媒體接洽的員工統統解雇了。
據美國一家權威財經媒體報道,隨著丑聞爆發,扎克伯格的管理風格越來越強悍,已經導致十多名高管離職,同時還將“英國劍橋分析公司丑聞”(向政客營銷公司泄露8700萬用戶信息)歸罪于副總裁雪莉·桑德博格,以至于她也一度擔心自己會被總裁炒魷魚。
此外,扎克伯格還對內宣布公司進入“戰爭狀態”,告知所有高管自己將會采取更加嚴厲的管理風格,導致員工士氣十分低落。
而這件事的曝光也讓外界民憤四起,紛紛要求扎克伯格辭去CEO一職,認為他能力不濟,讓其他更加值得信任的人來掌握20多億人的隱私。
事實上我們也看到了,這個男人依然身居高位,沒有做出半點退讓的傾向。
至于副總裁桑德伯格,她也終于在今年6月宣布離職,而她這一走扎克伯格也是不講昔日同事的情面,隨即給對方扣上一個“涉嫌濫用公司資源多年”的帽子。
如今再看這場大規模的裁員計劃,可以說很符合扎克伯格本人的行事風格了,誰一旦犯錯,立刻卷鋪蓋走人,一點面子都不給。
但是你想想啊,要不是他投資的元宇宙項目虧本太嚴重,公司也不至于淪落到這般窘況。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扎克伯格太過癡迷元宇宙。
2021年10月,扎克伯格發表了一封《創始人的信:2021》,內容重點展示了其向元宇宙進發的決心,近90分鐘的視頻演講里,他一邊向觀眾們解釋究竟何為元宇宙,一邊設想著元宇宙的美好未來。
“在元宇宙,你幾乎可以做任何能想象的事情---與朋友和家人聚在一起、工作、學習、玩耍、購物、創作,以及完全不符合我們如今對電腦或手機的看法的全新體驗。我們制作了一部電影,探索有一天你會如何使用元宇宙。”
甭管當時的網友們怎么看待,反正在他的腦海里一個美妙奇幻的“綠洲”正浮現出來。
也許扎克伯格對于未來的憧憬可以視為高瞻遠矚,但當下的業務虧損又讓他的做法顯得好高騖遠,越是在乎元宇宙,就越是忽略眼前的損失。
到目前為止,元宇宙依然是一個非常模糊且遙遠的概念,人類現有的科技水平仍然停留在底層設備的探究階段中,在未知的尖端科技領域中摸索,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而且短期內看不到可觀的回報。
或許元宇宙的構建的確是一個社會趨勢,可人們也要注意其中的巨大風險,新的產品開發出來,初衷還是為了服務大眾,連自己人都不想用的東西,又怎么能推廣成“元宇宙”呢?
扎克伯格一方面沉浸于名為“虛擬現實世界”的白日夢里,另一方面對于人才的管理又十分地簡單粗暴,專制、蠻橫。
業務發展兩邊都沒顧及好,一切全由著自己的性子來,哪怕投入再多的精力和金錢,目標再遠大也好,最后也只會把勁兒全使歪了。
但是啊,或許正因為這系列的“失敗”,也才讓人覺得:眼前的這個男人不是機器人,而是一個鮮活的人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