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和虛擬現實(元宇宙直播間來了,超現實和二次元虛擬人,誰能C位出道?)
在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元宇宙主題展”一隅,兩組相鄰的展臺有著巨大的反差——
影眸科技的“超寫實孿生數字人”幾乎還原了真人的毛孔,達到驚人的相似,而左側快手的虛擬演播助手,則是以3D動漫的形態來展現,不遠處的網易瑤臺展臺,觀眾則可以自定義角色進入元宇宙舞池內“在線蹦迪”……同樣是虛擬人,為什么有些要做得栩栩如生,有些卻更偏向于二次元角色?
攝像頭+電腦“搞定”虛擬人直播間
快手的展臺陳列并不復雜,一臺電腦加上外置攝像頭,另外還有墻面上的展示屏幕。一旦正對著攝像頭,電腦就迅速識別出記者的肢體和腦袋,同時與展示屏幕上的虛擬人物綁定,記者的一舉一動都能被捕捉并由虛擬人呈現出來。此外,記者臉部的一顰一笑也能被精準復制。
“這是最基礎的功能,通過實現預制的動作捕捉技術來完成虛擬人的生成。但如果配套上其他的動作捕捉設備,我們能捏臉和塑造全新虛擬人形象,硬件的提升,效果也會更逼真。”快手智能生產AI技術負責人萬鵬飛告訴記者,借助短視頻和直播領域的長期技術積累,快手虛擬演播助手此次正式亮相WAIC,正是著眼于將傳統直播間變成“元宇宙直播間”,為直播電商、虛擬拍攝、智能文娛等帶來新的機遇。
不久前,抖音旗下北京火山引擎科技有限公司“虛擬數字人應用平臺”軟件著作權獲得登記批準,元宇宙直播間內的虛擬人之爭想必會日益激烈。
相比之下,影眸科技的“超寫實孿生數字人”更著眼于技術突破和創新,希望用戶在元宇宙中擁有現實物理世界的“克隆體”。據介紹,此前做到如此程度的虛擬人,制作周期最少要三個月。在突破技術壁壘后,通過自研算法和硬件,制作周期被縮短至僅僅3—5天時間。
這套AI驅動高精度數字人臉模型生成系統,可以基于微米級別面部掃描,自動化輸出高精度的數字人臉模型,目前該系統已經可以應用直播、文旅、教育等場景。
在網易瑤臺的展臺,虛擬人的世界更顯得“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僅需掃碼登錄,記者就能在線打造定制化的虛擬形象,與朋友們在元宇宙舞臺上共舞,這一場景也能實時同步在屏幕中。與單個虛擬人物相比,大場景下的眾多虛擬人匯聚一堂,往往需要更強勁的建模能力和渲染能力,這恰恰是網易游戲美術團隊更具優勢的方面。
場景決定虛擬人逼真程度
《2022年中國虛擬人行業發展研究報告》顯示,今年虛擬人所帶動的市場規模產值與核心產值將分別達到1866.1億元和120.8億元,大量應用場景的落地,因此2022年被不少人認為是虛擬人商業化的元年。
“虛擬人的形象不同,正是由其應用場景決定的,并非越逼真越好,在有些場景下,虛擬人行動的流暢度更為重要。”萬鵬飛以快手虛擬演播助手為例,快手的主播和用戶只需要使用一張照片或者一個攝像頭就能夠創建屬于自己的虛擬形象。
無論是二次元卡通、美形卡通,還是寫實卡通、寫實風格、超現實風格,不同類型的虛擬數字人的技術是有差異的,但背后的技術卻是一套公共的研發方式,足以支撐不同客戶的各種個性化的需求,“特別是在控制成本的基礎上,完成客戶要求,交付高質量的數字人是尤為重要的。”他表示。
換而言之,越是高精度的虛擬人,對硬件和算力要求越高,而二次元形象的虛擬人則要求偏低,更適合網絡直播間和家庭使用。
而網易瑤臺則更突出復刻線下真實活動場景,提供沉浸式的虛擬活動。網易瑤臺解決方案工程師韓磊磊告訴記者,瑤臺擁有數十個活動場景和近百款服飾,可支持主辦方開設分會場及主題展覽等需求,以及國際學術會議、行業峰會、產品發布會、公司年會、大型會展、藝術展等場景。
“受疫情影響,不少線下活動無法舉辦,但儀式感的缺失可以通過線上來彌補。”韓磊磊舉例說,今年6月,上海烏南幼兒園的畢業典禮就選擇在元宇宙場景下舉辦,為此,瑤臺還為孩子們定制了多套精美的服裝,通過3D建模能力還原真實的兒童形象,同時選擇兒童體型大小的模型。這一模式在浙江大學SDG全球暑期學校開幕式等場景已得到多次驗證。
欄目主編:李曄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笪曦
來源:作者:查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