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1ndtl"></cite>
<ruby id="1ndtl"></ruby>
<strike id="1ndtl"></strike>
<span id="1ndtl"><dl id="1ndtl"></dl></span><span id="1ndtl"><dl id="1ndtl"></dl></span>
<strike id="1ndtl"></strike>
<strike id="1ndtl"><dl id="1ndtl"><del id="1ndtl"></del></dl></strike>
<span id="1ndtl"></span>
<span id="1ndtl"><dl id="1ndtl"></dl></span>
<strike id="1ndtl"></strike>
<strike id="1ndtl"></strike><span id="1ndtl"><dl id="1ndtl"></dl></span>
<strike id="1ndtl"></strike><strike id="1ndtl"></strike>
<strike id="1ndtl"></strike>
<span id="1ndtl"></span>
<span id="1ndtl"><dl id="1ndtl"></dl></span>
<th id="1ndtl"><noframes id="1ndtl"><span id="1ndtl"><video id="1ndtl"><strike id="1ndtl"></strike></video></span> <strike id="1ndtl"></strike>
<strike id="1ndtl"></strike>
<span id="1ndtl"><dl id="1ndtl"></dl></span>
  1. 首頁
  2. 網紅打卡場景(元宇宙場景交互、打卡網紅地標,深圳文博會北京展區隆重亮相)

網紅打卡場景(元宇宙場景交互、打卡網紅地標,深圳文博會北京展區隆重亮相)

2022年12月28日至2023年1月2日,第十八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寶安)舉辦。新京報記者了解到,位于文化產業綜合館A(9B06)的北京展區作為交易會重要組成部分,以“建設全國文化中心 推進文化自強自信”為主題,包含首都文化新篇章、科技賦能文化、文化賦能城市三大篇章,共655件展品。115家文化企業和機構通過線上和線下形式參與展示。

文化產業GDP比重逐年提升,產業園區成網紅打卡地

據了解,北京展區面積共779平方米,充分利用各類型高清屏幕和互動裝置,以及AR、VR等技術手段,展示北京全國文化中心建設成果。

在展廳入口處的大屏幕上,觀眾可以看到圖表,其顯示出從2011年到2020年,北京文化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逐年提升,2020年已達到10.5%。文化核心領域實現收入15848.3億元,占總收入比重達90%。同時,北京文化新業態蓬勃發展,2022年1-10月,北京市規模以上文化新業態特征較為明顯的16個行業小類企業實現營業收入9455.8億元,占全市文化企業的比重達68.1%。

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離不開產業園區這個重要載體,優質文化產業園區已成為城市更新的承載地、文化科技融合的創新地和市民文化消費的打卡地。在北京展區,光柵圖片對比呈現了E9區創新工場、新華1949文化金融與創新產業園、隆福寺文創園等市級文化產業園區所發揮的集聚優勢。展區以首創·郎園品牌為重點案例,展示了其立足文化驅動存量更新,通過新業態更新為項目注入新活力的成功實踐。現場設置的AI合拍機,還為觀眾提供了互動拍照打卡北京網紅地標的機會。“咔嚓”一聲,環球影城、冬奧比賽場館、文化產業園區就都可以出現在觀眾自拍的照片中。

VR+元宇宙,沉浸式體驗飛船升空過程

文化與科技融合發展,是北京文化產業的突出特點。北京展區以元宇宙為文化產業帶來的模式變革為切入點,展示了未來虛實結合生活的多種可能。

在首次運抵深圳的1:1還原的神舟飛船返回艙內,觀眾可以借助VR設備置身元宇宙世界,沉浸式體驗升空全過程并觀看畫質精細的太空景色,感受沖出大氣層后回望地球的壯美畫面,還可利用可穿戴設備全息體驗中國名勝古跡,感受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

現場每一個元宇宙“小白”都可以輕松快速地為自己創造一個數字人、為自己建立一個元宇宙商務展示平臺。如海淀區“三山五園”的元宇宙展廳,可以幫助人們以0代碼迅速創建高畫質、低延遲、無需安裝、多人交互的元宇宙級VR展廳,同時兼容幾乎所有智能手機、PC機及VR頭盔設備。“數字人名片/賀卡”自助機僅需一張照片,短短十幾秒內即可生成屬于用戶自己的數字人形象。參觀者可以即時使用該數字人在元宇宙場景中進行交互,也可以將其發布在網上傳播。

“大戲看北京”“北京文化論壇”品牌亮相展區

作為全國文化中心,北京一直以高品質供給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展廳內的“文藝精品喜獲豐收”創作墻,通過圖片、視頻展示了電影《長津湖》、舞蹈《五星出東方》、電視劇《覺醒年代》、圖書《遠去的白馬》等作品。每一部作品背后都是當今文藝界的頂流陣容,仿佛一枚勛章,見證著首都文藝創作的精品意識。

北京正在打造的“大戲看北京”文化名片,也通過圖片、視頻等展覽形式,彰顯了北京在劇本創作、劇目打造、演出空間等環節的全面發力,以及推動經典作品常演不衰的成功經驗。標志性品牌活動“北京文化論壇”,通過視頻回顧了今夏首秀時的思想盛宴,展現北京城市吸引力的另一個側面。

紅色文化是首都文化的核心和靈魂。北京展區圍繞北大紅樓奉獻了精品展覽“光輝偉業 紅色序章——北大紅樓與中國共產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的核心內容。在現場觸摸屏幕,參觀者可以了解到北京地區與中國共產黨創建活動有關的重要會議場所、重大歷史事件發生地、重要黨史人物故居以及重要紀念設施等31處。

亮相現場的北京歌華傳媒集團“智慧化黨員學習系統”的展示大屏顯示出生動逼真、互動性強、突破時空局限、提高學習興趣的優勢。其中的“VR實景黨史館”呈現了VR實景拍攝的80余家黨史館的沉浸場景。

跨越古今,首部原創動畫作品《大運河奇緣2》亮相展會

作為全球首個也是唯一的“雙奧之城”,北京通過豎屏LED、地屏LED、弧形屏等五屏聯動,以每秒50幀的超高清渲染技術再現了2022北京冬奧會開閉幕式的精彩瞬間,再現了《立春》《冰雪五環》《致敬人民》《雪花》等精彩畫面及相關素材,展現“雙奧之城”的魅力。這也是冬奧會后,開閉幕式的高品質濃縮片段首次亮相大型展會。

圍繞大運河IP,北京展區多屏聯動展示了大運河的壯美影像,并以全息幻影成像展示大運河漕船過閘裝置,再現古代大運河漕船過閘的情景。首部聚焦北京市大運河文化帶保護建設的原創動畫作品《大運河奇緣2》亮相展會現場,以章回體的方式講述北京城營建、京劇誕生等運河承載的重要歷史事件和民間故事,還原“水運動脈”的繁榮,描繪出一幅跨越古今的大運河文化圖景。一系列大運河文創產品,則充分挖掘了古運塔影、平安獸等大運河文化的細節及內涵。

圍繞“燕京八絕”為代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北京展出了來自工美集團的多款國禮和非遺工藝品,包括2014年APEC會議領導人配偶禮品《繁花》手包套裝、《和美》純銀絲巾果盤, 2017年“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領導人贈禮《絲路綻放》雕漆賞盤,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領導人配偶禮品《和合共生》京繡手包套裝等。

據了解,為期5天的線下展會期間,來到北京展區的觀眾還有機會收集定制印面印章,制作個性化“文化新北京明信片”,甚至獲得一份北京冬奧會紀念禮物。而在永不落幕的線上展廳,北京展區線上云展覽采用互聯網和3D建模技術1:1復刻線下三維全景空間,并生成可在互聯網上觀看的“云展廳”,觀眾可通過手機直接掃碼進入展廳,隨時隨地參觀。其中,數字化3D文博展館將100多個展品搬入線上,可讓觀眾在其間“自由行走”,多視角查看每一個展品細節,領略北京文博風采。

新京報記者 展圣潔

編輯 陳靜 校對 李立軍

相關文章
美女网站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