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賬戶被異常凍結怎么辦(一定要小心!這五種違規操作,很有可能會導致你的賬戶被凍結)
前不久,有這樣一條新聞登上了熱搜,于先生在支付寶存了40多萬元,結果等他想要把錢提現取出的時候,卻突然發現,至少需要三年的時間,才可以將這筆錢全部取出來。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難不成我們存在支付寶、微信里的錢不能自由出入了?還是說,以后我們個人都不能再進行大額存款的取現了么?
針對于先生無法將錢直接取出的情況,支付寶官方、以及公安部刑事偵查局都發文表示,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可能與該用戶進行了高風險操作有關。
因為平臺監測賬戶交易存在異常,需要核實是否涉及網絡賭博、電信詐騙、或者虛擬貨幣交易等行為,避免賬戶遭到不法分子的利用,而出現財產損失。
要知道這些年來,像是殺豬盤、貸款代辦信用卡等諸多詐騙套路,都層出不窮,因此依據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支付寶、微信等平臺都制定了相關的條例規范,對于一些可能會出現違規行為的賬號,采取包括但不限于功能限制、賬號凍結、賬號封停…等處罰手段。
那么,我們先要了解一下,哪些行為會屬于違規行為呢?
第一種,就是跑分刷單行為。
一些人通過提供個人支付賬戶的信息,借助刷單等形式,來幫助一些不明身份的人、或者團伙,收取和轉移資金財產,進而從中獲取一定的傭金。
這種行為,實際上已經觸犯法律,屬于違法犯罪行為,因為這一行為的本質,實際上是幫助賭博、詐騙等黑灰色產業團伙洗錢,已經涉嫌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情節嚴重的,不僅會影響到個人的征信,還可能面臨刑事法律責任。
第二種,租售賬號。
有的時候,我們能夠看都不少小廣告,說租借賬號,不需要你進行任何操作,就能日賺多少多少的。但是你知道么,將我們的個人實名賬戶、個人銀行賬戶、或者個人支付賬戶,租借或售賣給其他人,那么這個賬戶很可能會被不法分子用于賭博、詐騙等違法犯罪的用途,如果情節嚴重,很可能將擔上法律的責任,所以說千萬別為了蠅頭小利,而把自己的賬戶租借出去。
第三種,輔助違規賬戶解封。
如果我們通過填寫我們的實名信息、綁定銀行卡等驗證方式,幫助其他人解封違規賬號,借此牟利的話,也同樣是屬于違規行為,因為你不知道,這個被解封的違規賬號,是否會被用于違法犯罪行為,一旦該賬號再次出現違規甚至違法行為,到時候你也同樣可能會遭受牽連,輕則平臺處罰,重則面臨法律責任。
第四種,虛擬貨幣交易。
最近兩三年,虛擬貨幣開始在不少社交平臺火了起來,很多人看虛擬貨幣大漲,就想跟著參與其中,但實際上,虛擬貨幣不僅不受法律的保護,甚至還有著非常高的風險,如果我們仔細的搜一搜相關新聞,就會發現,不少虛擬貨幣、或者虛擬貨幣平臺,出現了暴雷的情況,可以說,虛擬貨幣交易本身,就非常的危險。因此在很多平臺上,都是禁止進行虛擬貨幣交易的,一旦被發現,賬戶很有可能會面臨平臺的處罰。
最后,不要為了刷流水,而給陌生賬戶轉賬。
很多人以為通過刷流水的方式,可以提升信貸的額度,但是實際上與陌生賬戶發生大額交易,很有可能會在不知不覺中,被賭博、詐騙等違法犯罪資金牽連,這個時候,不單單個人征信可能無法提升,甚至還會影響到我們的個人征信。
以上就是五種可能會導致你的賬戶被凍結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