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數字人(什么是真正的元宇宙級虛擬數字人)
元宇宙爆火,相關的產業很多,元宇宙各類應用場景及定義也是層出不窮。雖然我們現在還不能實現元宇宙,但現在能看到的是,無論元宇宙未來發展到了什么階段,都離不開數字人的存在。
數字人作為構建元宇宙內容的基石,也是目前最早可落地且可持續發展的元宇宙細分成熟場景,包括虛擬偶像、品牌代言、電商帶貨、電視主持、虛擬主播等商業應用已被大眾認可。
1. 數字人的三大價值
那么數字人的真實價值有哪些呢,能長期滿足上面的各個場景嗎,是否會是曇花一現。我收集了市面上的各種數字人應用,并總結出以下三大價值:
1.1 “人”可以完全屬于公司
技術創新使得在法律上首次可以實現“人”完全屬于公司。從長遠來看,在宣傳上,未來每家公司都需要一個能永遠陪伴公司發展成長,能長久符合公司宣傳調性且不會出錯的數字人,使得品牌真正人格化。
1.2 數字化超越物理束縛,帶來無限可能
數字化內容創新使得當“人”數字化后可以超越物理束縛,為我們帶來無限可能:顏值變得不再昂貴;真人相隔萬里也可以同場表演、開會、社交;場景、道具、動作、特效等無所不能。
1.3 復刻真人在現實世界所有能做的事情
在前兩個超越真人價值的同時,人們擁抱數字人是因為相信數字“人”還能夠像真人一樣滿足各種場景,這也是數字人價值的基石。這就要求數字人能夠出席參加各種活動,能夠實現作為人的各種職責,能夠像人一樣滿足我們對內容的各種想象。能達到這些要求的數字人,就可以滿足各種元宇宙場景,我稱之為元宇宙級數字人。
當你發現了一個數字人代替真人做了代言人,就會期待他演技高超、情感真摯,可代替真人參加各種活動,完成各種影視作品,各種直播等。
反之,如果數字人做不到這一點,就會像自動駕駛一樣。前幾年的自動駕駛宣傳,大家都以為很快就不用自己開車了,可多年過去至今還遙遙無期,數字人如果也這樣,就會是空中樓閣!
2. 數字人的技術三要素
除了數字人本身的新價值,根據前面提到的多個元宇宙級細分場景的要求,以及通過分析真人推導出的數字人能力要求, 我將能滿足這些場景要求且滿足這些能力要求的數字人稱之為——元宇宙級數字人,并從技術上總結了三個要素:
高級別:靜態達到影視界別,PBR效果逼真;動態精準傳達真人的喜怒哀厭、說話口型,且動作精準、自由多樣。有靈魂、有情感、有理解能力。
實時驅動:數字人能實時驅動,可以在元宇宙中呈現出活靈活現的人。
普及易用:單個數字人成本萬元級 + 普通攝像頭、普通衣服 + 輕松易用、人人可用。
以上元宇宙級數字人技術三要素,至少能滿足前兩要素,只是規模小一點,還可以稱之為“小元宇宙”,否則就容易誤導大眾做不切實際的想象。
3. 普通級別代表性數字人
我從所有數字人中搜集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案例。
3. 1 圖片視頻類
據柳夜熙官方宣傳,她們的動畫制作成本1/秒=1克黃金的價格。
這些你以為的虛擬人其實都是由傳統手key動畫流程制作,以圖片、視頻方式展現,跟10年前20年前動畫片的人物本質上沒任何區別,只能說是動畫效果做的還不錯。但很遺憾,粉絲看不到她們的直播,也沒辦法和他們實時互動,所以這些不能納入元宇宙級別,
3. 2 對話/自動播報機器人類
這些有的看著還很像真人,騙到你了嗎?其實她們就是用真人的圖片、視頻進行換臉、換嘴合成的像素人。
不管是像素生成還是模型制作的CG動畫,都不能在原來視頻的基礎上換角度、換光照、換發型、換服裝、換動作。不能像真人一樣根據要講述的內容自由自在地做動作、表達情緒,更不能和觀眾進行像真人一樣的互動,沒有靈魂、沒有情感、沒有理解。只能在播報新聞資訊、查詢特定信息時比較方便。也受到眾多網友調侃“你以為的人工智能其實是人工智障, 只能做個工具人。”
3. 2 低級別類(只能玩玩用)
以上這些只能玩玩的低級別類共性就是表情弱、沒有感染力、只有上半身簡單的肢體動作。
往往我們人都感動哭了,這些卡通形象看起來還在賣萌,嚴重影響觀感。很多時候,我們看這些數字人直播表達的情緒,完全靠聽聲音猜,簡直就是在看音頻主播。現在B站上已經有幾萬這樣的主播,但很多都沒人看。大家也都說,新做這樣的主播不可能再火了,原因就是達不到真人的表現力,所以沒有基石價值,真人主播幾百萬都照樣可以繼續火,就是因為表情動作準確,感染力強。這和我說的數字人第一要素“高級別”的要求相差甚遠,也不能屬于元宇宙級。
4. 元宇宙級數字人
此類數字人驅動技術實現了傳統影視行業導演預覽的效果、可以精準捕捉人的無窮表情跟全身肢體動作、并能實時驅動直播落地活動!
代表公司: Vicon、optitrack、青瞳、xsense、dynamicxyz、cubic motion
這類是影視行業里用了很多年的傳統專業動捕面捕設備,但穿著與定制繁瑣,價格昂貴。他們的共同點是:有場地限制,需要在獨立半封閉空間;每次表情捕捉都需要定制面部貼點;全身穿戴動捕服裝;提前準備1個小時的匹配和校準;使用者需要1周以上專業培訓;10人以上團隊的支持維護;換人成本高,每次換人就要重新定制、培訓、熟悉操作等1個月以上的時間;直播過程中主播不能休息,設備穿戴一次就需要重新適配,大大降低了使用效率。
再看價格,一套驅動設備下來大幾十萬至上百萬,抱歉我家境貧寒可能不配,先行告辭了……難道我們個人主播、小公司就沒有機會踏足元宇宙了嗎?
我最近在B站發現了一個 “ 賽博演猿cybactor ” 的技術演示的視頻,僅用一個普通家用攝像頭就能實現面部微表情、全身肢體動作的精準捕捉,來自于聚力維度。我眼前一亮不禁暢想,如果未來都能夠普及這種應用效果的驅動設備,那元宇宙的第一批駐民遠超10億也不是夢,人人都是頭號玩家。現在疫情再次爆發,我正在居家隔離,期待跟大家共同實現元宇宙到來的那天都能擁有帥氣漂亮的元宇宙級虛擬數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