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信息化(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魏亮:未來區塊鏈主要方向在于技術應用、應用深化和監管體系)
金融界網9月10日消息 2021中國(北京)數字金融論壇之平行論壇二“區塊鏈賦能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今日在麗澤金融商務區舉辦。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魏亮出席并發表致辭。
魏亮分享了信通院在區塊鏈技術發展方面的觀點和認知。魏亮表示,區塊鏈的核心特征是一個地位、兩個特質、三個關鍵。一個定位,是網絡數據的管理技術。特性不可篡改和全程可溯,三個關鍵是密碼學、分布式和共識。跟傳統的數據庫相比,它是分布式的,是多方控制的。
當前對區塊鏈而言,全球政策環境利好,區塊鏈一直在快速發展,各個國家都在對區塊鏈進行布局。我們國家在2019年、2020年以來有大量的地方政策、中央政策出臺,最重要的是“十四五”規劃,要培育壯大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云計算、網絡安全等新興數字產業。其中,區塊鏈定位就定成了新興數字產業。三個重點是技術發展推動智能合約、共識算法、加密算法、分布式系統等區塊鏈創新,產業上的應用,以及對區塊鏈進行有效的監管。
魏亮分享了對區塊鏈的觀點認知,首先是行業正在回歸理性,技術創新向持續多向突破。行業認知已經是趨向理性。區塊鏈可擴展性更加好,網絡規模逐漸增加,互操作性將持續向好,更加關注安全隱私,治理會更加可靠。第二是跨鏈遠景可期,標準促進技術的應用互通。第三是隱私保護成為焦點,商用難點尚存。第四是,底層的建設向基礎設施化、平臺化發展。第五是,在應用方面,向多方協作和價值轉移邁進。第六是,產業的發展更加務實,業務側主動匹配技術。第七是,多方協作探索落地新模式,產業生態逐步繁榮。第八是,公共服務初見成效,政府釋放更多職能。第九是,新一代技術融合,催生新型解決方案。第十是,監管框架持續完善,需要平衡風險和發展。
展望未來區塊鏈的三大發展方向,魏亮認為,首先是技術應用,其次是應用深化,最后是監管體系。技術創新方面,共識算法的優化、網絡結構的優化以及互操作性的提升,能夠使整個區塊鏈處理能力更加提升,連接的密度增加,互聯互通能夠更好地實現,同時能夠圍繞核心技術進行創新的突破。在應用深化方面,重點發展金融科技供應鏈的管理、政務服務等等。在可信存證方面,以可信存證方面的基礎為基礎,向價值鏈轉移進一步拓展。聯盟治理均衡多方利益能夠實現互惠共贏,同時兼顧商業利益與合規性,同時要防范重大的風險。
本文源自金融界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