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如何上架應用商店(蘋果太過分了!上架詐騙App,騙走用戶3百多萬)
點擊右上方“關注”,第一時間獲取科技資訊、技能攻略、產品體驗,私信我回復“01”,送你一份玩機技能大禮包。
小雷又來提問了,大家平時下載軟件會從哪些渠道下載?
安卓的機友們渠道很多,谷歌Play商店、手機自帶應用商店和酷安等第三方應用商店。
再不濟也能自己上網找APK下載,可謂是條條大路通羅馬。
而谷歌的Play商店是審核最嚴的,凡是應用瞎要權限和亂加廣告的,一律下架處理。
So,很多國內的流氓應用想要到Play商店上架,往往要狠下心閹割掉流氓部分。
但國內的情況大家都懂,大多數情況下都用不了Play商店就是了。
小雷也勸大伙不要迷信安卓手機自帶的應用商店,里面照樣有不少盜版流氓應用。
就像小雷之前就提到過的盜版北斗導航App,現在依然掛在應用商店里。
相較起來,iOS的App Store這邊就顯得歲月靜好了。
得益于極其嚴格的審核機制和封閉式管理,應用生態比較健康,很難看到有盜版或者流氓App的身影。
這么一看,App Store就足夠安全了嗎?
小雷看未必嚯,如果各位手持iPhone機友有關注過網上的新聞,或者自己下載過一些盜版應用都知道。
即使是安全著稱的App Store,依然難以招架各種詐騙和盜版應用的侵襲。
喏,前兩天就有一個活生生的被坑案例。
有一名叫Christodoulou的iPhone用戶在App Store下載了一款詐騙App,導致自己17.1個比特幣被洗劫一空。
這17個比特幣總共值398萬人民幣,在一二線城市都可以買到一套房子了...
這位老哥之前是把比特幣存在一個叫Trezor的硬件錢包里。
相較于把比特幣存儲在有跑路風險的交易所,存在硬件錢包肯定是更安全的,畢竟17個比特幣可是巨款,肯定要保護到位。
同時Trezor為了讓用戶方便查詢比特幣余額,也開發了電腦客戶端。
但這里有一個隱患,很多用戶并不知道Trezor根本沒開發iOS端App。
Christodoulou就是其中一個不知情的用戶,他尋思著在手機上查余額更方便,就想看看App Store有沒有Trezor。
結果一搜還真有,App界面和介紹像模像樣,看著就像官方出品。
而且評分是接近滿分的4.8, Christodoulou就是因為看到評分高才放松警惕并下載使用。
然鵝評分再高,這App也就是個詐騙應用,并且上當的人還不只有Christodoulou。
根據新聞報道,總共有5個人被這個盜版Trezor詐騙,涉騙總金額高達160萬美元。
那么,這種詐騙App到底是怎么繞過以安全著稱的App Store呢?
在上架并接受審查的時候,這個App偽裝成了一個存儲密碼的應用,看起來毫無危害。
成功通過審核后,這個詐騙應用就進行“熱更新”,把自己變成一個加密錢包應用。
熱更新,指的是服務器在不關閉的情況下修改代碼或新增功能,用戶打開APP即可下載安裝更新的代碼運行。
更新完再花錢找人刷好評,一切準備到位,等待老實人上門送錢。
不法分子通過“熱更新”逃避審查,簡直是屢試屢爽。
有人可能覺得,是這些人警惕心太弱了,但凡多留個心眼也不至于被詐騙啊。
大伙別急著指責,先來聽聽受害當事人的發言好了。
Christodoulou被騙后表示:“我把蘋果應用商店當作一個安全可信的地方,但它卻背叛了我”。
害,小雷是從中聽出了滿滿的怨恨與懊悔。
這17個比特幣想必是老哥N年前看好投資的,如今被洗劫一空實屬難受。
雖然在出事后,蘋果把詐騙應用作緊急下架處理,但這一做法無異于亡羊補牢。
如果只是一次審查疏漏可以理解,可是小雷印象中,App Store已經有過好幾次翻車案例了。
在2020年,App Store中就突然冒出一個違禁應用,一時間吸引不少lsp前去圍觀。
通過審查的方式依然簡單粗暴,一招“熱更新”把審查人員腳踝都晃歪。
從應用下載頁面來看,這就是個小游戲而已。
應用是在上架后通過“熱更新”重新修改里面的內容,變成違禁App吸引用戶充值觀看。
最騷的是這些盜版應用的排名甚至會比正版還高。
只要肯花錢刷好評,管你是不是正版,都能登上搜索和排行榜第一。
比如之前《Party Animals》手游還沒出來時,App Store就出現盜版《動物派對》。
不僅廣告多體驗差,里面還有不少誘導用戶充值的玩法,蹭著正版熱度恰爛錢。
除了一次性詐騙,最近的詐騙App還換了種騙法,通過定期收取用戶高額訂閱費來不斷牟利。
有報告統計,這些新型詐騙App已經騙走了用戶超過4億美元的金額。
只要應用沒被蘋果下架,詐騙分子就能一直躺著賺錢。
App Store一直以來都是公認的安全和省心,培養了無數用戶的信任。
問題就在于它獲得了iOS用戶的信任后,卻沒有落實好對盜版App的監管。
在一次又一次用戶被騙錢的經歷下,小雷覺得,蘋果是不是該開始做點事兒了。
畢竟App Store在官網中,對自己的安全可是吹得天花亂墜,一副“用戶大可放心使用”的樣子。
即使蘋果無需為用戶受騙負起啥法律責任,起碼得承擔起作為服務提供商的社會責任。
否則最后損失的不僅是App的抽成費,還有用戶的信任。
作者:雷科技團隊,致力于聚焦科技與生活,關注并私信回復“01”,送你一份玩機技能大禮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