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技術是什么(500字說清什么是區塊鏈)
2015年經濟學人雜志,刊文定義區塊鏈的本質是信任的機器,這也被公認是最準確的定義,但是一直沒有看到很通俗準確的解釋,那么我就說一說我的理解。
機器我們都知道,是用來生產產品的,說區塊鏈是信任的機器,就是說區塊鏈可以制造信任,而區塊鏈是一種技術,區塊鏈生產信任的方式自然就是編程,用區塊鏈技術寫出來的代碼就是一個可以被稱作信任的東西。
但是信任本身是抽象的,他需要一個載體。比如貨幣,你把錢給我,我把貨給你,這意味著我相信錢是可以被其他人接受的,如果你給我一張你自己畫的錢,我是不會要的。錢的作用是替代我們對人的信任要求,不管認不認識你,錢是真的就可以交易。
顯然錢上面附著了信任,錢是政府造的,我們相信政府,所以我們相信政府造的錢。
那區塊鏈能制造什么呢,我們看到第一個區塊鏈制造的信任載體就是比特幣。比特幣可以被一部分人接受,是因為他們相信區塊鏈技術是比人和政府更可信賴的,至少是一樣的,用區塊鏈技術制造的比特幣就像政府制造的錢一樣,甚至更優于政府造的錢。因為政府也是被人控制的,印多少錢自己說了算。
而比特幣是依靠代碼規則產生的,而且是不能被篡改的,任何人都無法干預比特幣的系統運行規則。這種能力在區塊鏈誕生之前還沒有任何技術能夠做到。
至于區塊鏈為什么可以制造信任,那就不是500字能說清的了。
既然區塊鏈可以制造像貨幣這樣的信任工具,那可不可以制造別的,顯然是可以的,但是,從本質上看,制造信任的過程就是替代政府和法律的過程,因為現實世界中的信任都是靠政府和法律來維系的,尤其是產權問題。
所以,今天我們看到區塊鏈發展總是會遇到很多阻礙,這是必然的。那怎么做呢?我的建議是:
1.和政府一起做,政府運用區塊鏈技術的意愿越來越強,加入政府需求領域,你可以如魚得水。
2.做政府還沒有參與的信任領域,比如數字產權,仔細想來數字產權到目前為止幾乎沒有概念,我們在數字世界中除了隱私權、版權貌似沒有其他與財產相關的權利形成,當然數字貨幣已經是一種名副其實數字資產了。
3.為數字資產擁有者服務,把區塊鏈當中新的數字世界,這個數字世界中會不斷有參與者加入,這個世界的第一波紅利就是人口紅利,在這個世界做一件人人需要的產品,等待市場增長,你就是人生贏家。看看今天的交易所行業、挖礦行業、錢包行業、公鏈行業、數字資產投資顧問行業等等都是擁有未來的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