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1ndtl"></cite>
<ruby id="1ndtl"></ruby>
<strike id="1ndtl"></strike>
<span id="1ndtl"><dl id="1ndtl"></dl></span><span id="1ndtl"><dl id="1ndtl"></dl></span>
<strike id="1ndtl"></strike>
<strike id="1ndtl"><dl id="1ndtl"><del id="1ndtl"></del></dl></strike>
<span id="1ndtl"></span>
<span id="1ndtl"><dl id="1ndtl"></dl></span>
<strike id="1ndtl"></strike>
<strike id="1ndtl"></strike><span id="1ndtl"><dl id="1ndtl"></dl></span>
<strike id="1ndtl"></strike><strike id="1ndtl"></strike>
<strike id="1ndtl"></strike>
<span id="1ndtl"></span>
<span id="1ndtl"><dl id="1ndtl"></dl></span>
<th id="1ndtl"><noframes id="1ndtl"><span id="1ndtl"><video id="1ndtl"><strike id="1ndtl"></strike></video></span> <strike id="1ndtl"></strike>
<strike id="1ndtl"></strike>
<span id="1ndtl"><dl id="1ndtl"></dl></span>
  1. 首頁
  2. 網絡電信詐騙真實案例(電信網絡詐騙花樣多,這些案例教你識破“花式”套路)

網絡電信詐騙真實案例(電信網絡詐騙花樣多,這些案例教你識破“花式”套路)

隨著互聯網、通信網絡的快速發展,為廣大群眾日常生活提供諸多便利的同時,也讓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機,網絡電信詐騙犯罪手段更新迭代,各種套路讓人防不勝防。近日,廣東梅州法院整理了三宗網絡電信詐騙案例,幫助廣大群眾增強法律意識,提高識騙防騙能力,不輕信、不透露、不匯款、不轉賬,營造全社會共筑網絡安全防線的良好氛圍。

網戀落入“溫柔鄉” 遭遇團伙“劇本殺”

“第一天和對方自我介紹,介紹工作和基本情況,了解對方情況;第二天說打算要辭職;第三天就說在找工作;第四天以主播的身份拉他們來直播間幫忙打賞,支持工作。”一起網絡直播交友詐騙案的“鍵盤手”如此介紹該團伙的《4天話術流程》。而被害人石某以為自己與“美女主播”談了一場“沉浸式”網戀,沒想到背后竟是詐騙團伙請君入甕的“劇本殺”。

2020年11月開始,劉某文租賃了某小區單元房成立網絡直播工作室,聘請楊某作為網絡主播,其他幾人作為“鍵盤手”,由賴某對各人進行話術培訓后,開展網絡直播交友詐騙活動。第一階段,“鍵盤手”根據賴某話術本,虛構美女主播的個人基本信息,并讓楊某以主播身份與被害人石某進行微信聊天、培養感情,誘使被害人石某到“甲殼蟲”網絡直播間觀看主播直播、送禮打賞。第二階段,楊某、劉某文等人在微信及微信群聊天中分別以主播、主播閨蜜等身份誘惑、鼓動被害人石某與“美女主播”確立所謂的戀愛關系。第三階段,虛構直播平臺考核、主播間“PK”活動等事項,誘使被害人石某多次充值進行刷單送禮、打賞以實施詐騙,共騙取被害人石某54750元。

法院審理后認為,劉某文、楊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利用電信網絡技術手段,采取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方法,實施電信網絡詐騙,數額巨大,其行為均已構成詐騙罪,法院依法以詐騙罪分別判處劉某文、楊某有期徒刑三年五個月、三年二個月,并處罰金15000元、10000元。賴某故意以微信傳送詐騙話術、語言指導等方式,將犯罪方法傳授給他人,其行為已構成傳授犯罪方法罪,法院依法以傳授犯罪方法罪判處賴某有期徒刑一年。

法官提醒:網絡交友需謹慎,虛情假意套路深。隨著網絡直播行業的發展,利用網絡直播、打“感情牌”實施詐騙的犯罪行為也屢見不鮮,詐騙“劇本”花樣百出。希望廣大網友理性上網,增強防范意識,提高甄別能力,警惕直播間激情打賞、高額打賞、誘導打賞,以免人財兩空。

3D福彩中獎號碼話你知?這樣的會員都是“坑”

“想知道第XX期福彩中獎號碼嗎?請聯系……”廣東梅州一間出租屋內,魏某建操作數臺“貓池”(可同時讀取多張電話卡并進行收發短信的設備)廣撒網,向不特定人群發送關于預知福利彩票信息的虛假短信。

原來,魏某建網購3D福利彩票圖紙被騙后,竟萌生了以同樣方式詐騙他人的想法。2021年5月至8月間,魏某建購買了“貓池”設備和20張手機卡,發送虛假短信謊稱自己是福利彩票工作站員工,可以提供3D福利彩票中獎號碼相關信息,并在短信中預留他人的手機號碼。待被害人主動聯系后,魏某建便以提供福利彩票中獎號碼需要先交納會員費、會員激活費、保證金等為由詐騙4名被害人共計47700元。

法院審理后認為,魏某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用虛構事實的方法,通過發送短信的方式,對不特定的多數人實施詐騙,騙取他人財物,數額巨大,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法院依法以詐騙罪判處魏某建有期徒刑三年,并處罰金5000元。

法官提醒:“彩票中大獎一夜暴富”是許多彩民的夢想,不法分子正是利用彩民的心理,謊稱能預測彩票中獎號碼,以此騙取彩民們的“入會費”。天上不會掉餡餅,對主動送上門的賺錢機會要小心謹慎,投資理財應當通過正規途徑,莫讓貪利之心蒙蔽雙眼。

出借個人賬戶“跑分”兼職 跑得了分逃不過刑

“高薪招聘跑分兼職人員,吃住路費全包,崗前培訓包教包會,傭金當日結算。”文某、王某金在網上看到這則招聘廣告,專門來到梅州應聘,為犯罪團伙“跑分”洗錢,淪為網絡電信詐騙的“工具人”。

2020年10月,賴某強等4人共謀到梅州“跑分”洗黑錢,與電信詐騙團伙合謀,在QQ、微信、蝙蝠APP、百度貼吧等平臺發布信息招收“跑分”人,要求“跑分”人在各銀行先開好銀行卡,下載、注冊好火幣、借貸寶、微信、支付寶等賬戶,并對“跑分”人進行“跑分”培訓。賴某強犯罪團伙將自己或招攬來的“跑分”人文某、王某金等人的銀行卡提供給電信詐騙團伙用于接收詐騙款,隨后轉移,通過USDT幣(一種將加密貨幣與法定貨幣掛鉤的虛擬貨幣)洗白錢款,隨后進行對賬、分贓,“跑分”人則按走賬金額的一定比例獲得好處費。賴某強犯罪團伙頻繁更換出租房作為犯罪窩點,截至案發,犯罪團伙主謀賴某強組織“跑分”洗錢犯罪活動的涉案金額高達1070萬元。

法院審理后認為,賴某強等4人明知他人實施電信網絡詐騙,仍為其提供銀行卡用于接收詐騙犯罪所得,并積極配合轉賬,應以共同詐騙論處,其行為均已構成詐騙罪,法院依法以詐騙罪分別判處賴某強等4人有期徒刑十二年至二年七個月不等,并處罰金35萬元至4萬元不等。文某、王某金明知是犯罪所得而予以提供銀行卡幫助轉移贓款,妨害司法機關對上游犯罪進行追究,其行為均已構成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法院依法以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判處文某、王某金有期徒刑一年,并處罰金1萬元。

法官提醒:僥幸心理不可有,法律紅線不能碰,出租出售出借銀行卡、電話卡及個人金融賬戶為他人非法套現,可能涉嫌詐騙罪、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或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等犯罪,淪為詐騙分子的“幫兇”,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章程 通訊員:梅法宣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莫偉濃

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葉碧君

相關文章
美女网站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