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玉米價格還會好嗎(2023年種玉米咋樣?從2022年供需平衡出發,看2023年玉米價格走勢)
又是一年年末,有許多種植戶已經開始盤算起明年的種植的打算。2022年,從當前的玉米價格來說,種植收益算是不錯的一年。那么,2023年,種玉米咋樣?本文從2022年供需平衡出發,對2023年的玉米市場運行趨勢做了簡單分析和預測,希望能對種植戶的種植決策有所幫助。
2022年國內玉米市場行情回顧
整體來看,2022年,國內玉米價格呈現出寬幅震蕩的走勢。在運行節奏上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2022年1月1日-4月30日。受俄烏地緣沖突不斷擴大影響,黑海糧食運送通道中斷。由于俄羅斯和烏克蘭是國際小麥、玉米等谷物的主要供應國,推動國際糧價大幅上漲,加之我國上半年玉米進口中從烏克蘭進口的占比較大,在國際價格上漲及進口預期縮水的擔憂之下,國內玉米價格迎來了第一輪上漲行情。
此外,4月份美玉米播種受天氣擾動和種植成本提升,種植進度明顯偏慢于往年,進一步加劇了全球對未來玉米供應的擔憂,帶動國際玉米期價走強。在傳導作用下,國內玉米期現貨再度拉升,但由于國內購銷總體穩定,現貨價格上漲不及期貨。
第二階段:2022年5月1日-7月22日。國際方面,美國玉米種植情況預期向好且種植面積增加。另外,在聯合國和土耳其的斡旋之下,多方簽署“黑海糧食出口協議”,國際市場對谷物供應的擔憂得到階段性緩解。
同時,下半年美國為了抑制國內居高不下的通脹壓力,對美元進行多輪大幅加息,引發投資者對全球經濟衰退的擔憂,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普跌,國際玉米期貨價格走弱。國內方面,新季小麥陸續上市,同時定向稻谷持續投放飼料市場,市場供應壓力增加。疊加飼料企業采購多傾向進口玉米和糙米等替代物,進一步對國內需求形成壓制,但由于此時國內玉米糧源供應相對有限,價格也表現得相對抗跌。
第三階段:2022年7月23日至今。國際市場方面,美國、歐洲產區的玉米、小麥等谷物生長關鍵期面臨干旱和高溫天氣擾動,作物生長前景堪憂。美國農業部USDA報告連續三個月下調歐美玉米單產,全球玉米供應缺口不斷擴大,疊加黑海出口反復擾動,市場對谷物供應擔憂加劇。
國內方面,進入四季度后,下游養殖、深加工企業受需求回暖迎來季節性補庫需求,超低庫存也導致新季玉米定價權階段性轉向基層農戶。在減產、種植成本抬升等因素影響下,農戶挺價惜售,疊加疫情對物流影響,售糧節奏偏慢導致階段性供需錯配,再次推高玉米價格上行。
12月份預計市場延續售糧季節節奏,但考慮到今年售糧壓力后移,玉米價格或將先揚后抑。
國際玉米市場分析及展望
國際玉米產量降幅超增幅,玉米供應呈收緊趨勢。根據美國農業部11月USDA報告顯示:2022/2023年度全球玉米預期產量為11.68億噸,同比減少4907萬噸。盡管巴西、阿根廷、墨西哥、加拿大等國玉米產量增加,但美國、歐盟和烏克蘭產量下降,且產量增加幅度不及減產,全球玉米供應缺口增大。
美玉米預期減產,出口前景受限。美玉米方面,由于春播期遭受極端天氣擾動,疊加7~8月份極端高溫和干旱天氣加速了美玉米的成熟進度,影響作物生長前景。根據美國農業部11月份USDA報告,美國新季玉米產量預期下調至3.54億噸,同比減少2905萬噸,是三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在供應下滑帶動下,美國國內玉米消費為3.05億噸,同比下降3.7%;出口預期為5461萬噸,同比下降8.7%;期末庫存預期為3002萬噸,同比下降14.2%;庫存消耗比為8.3%,低于10年均值12%。
在出口方面,美玉米接連迎打擊。首先是我國玉米進口轉向巴西,預計年進口量在500萬噸左右,縮減美玉米進口量;二是美國第二大玉米買家墨西哥停止購買美轉基因玉米;三是密西西比河水位下降,駁船裝運能力下降,疊加美元走強沖擊美玉米出口前景。根據美國農業部周度出口報告,截止到2022年11月24日,美國對我國玉米銷售總量為350萬噸,低于去年同期的1200萬噸,同比下降70.8%。
黑海糧食出口協議續簽,歐洲玉米進口增長。自7月22日“黑海谷物出口協議”生效以來,烏克蘭谷物得以持續出口,隨著11月20日黑海糧食出口協議續簽后,烏克蘭仍將是全球主要谷物供應主體之一。但受地緣沖突影響,該國糧食減產已成定局,出口將大幅下滑。據11月USDA報告顯示,2022/2023年度烏克蘭玉米產量預期為3150萬噸,同比下降25.2%,出口預期1550萬噸,同比下降42.6%。
歐洲遭受高溫熱害,新季玉米大幅減產。歐盟2022年度玉米產量預測5480萬噸,同比減少1618萬噸,其中法國、羅馬尼亞和德國玉米減產明顯,收獲面積及單產下降,庫存呈收縮趨勢。
南美玉米產量預增,未來出口保持強勁。南美方面,巴西新季玉米產量創歷史新高,預期產量1.26億噸,同比增加8.62%。出口預估為4700萬噸,同比增長5.6%,豐產預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全球供應緊張的局面。
阿根廷受拉尼娜氣候困擾,國內主要農業區正面臨30年來最嚴重的干旱,玉米播種工作受到嚴峻挑戰。晚玉米作物于12月-1月播種,旱情迫使部分農戶或者將原定種植玉米的耕地改種大豆。預計新季玉米播種面積下降5.4%,而單產同比提升12.9%,產量預計為5500萬噸,同比增長3.8%。出口預估為4100萬噸,同比增長12.3%。
綜上所述,2022/2023年度全球玉米供應呈現出收緊趨勢,國際玉米價格易漲難跌,預計仍將在高位寬幅震蕩。
國內玉米市場分析及展望
供應端:播種面積同比下滑,新季玉米預期減產。2022年,國家大力實施“兩穩兩擴”,玉米種植面積下滑。據農村農業部公布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玉米種植雖然種植面積下降,但單產提升,因此,新季玉米產量預期為2.75億噸,同比增長1%。但從實際調研情況來看,今年東北主產區存減產預期,華北鐮刀灣地區玉米產量穩中有增,全國新季玉米實際產量較去年同期或有小幅下滑。
新作售糧節奏偏緩,2023/2024年度種植面積或有提升。受減產預期、種植成本抬升,東北、華北糧價倒掛、物流運輸受阻等因素影響,目前東北糧源多數仍在基層農戶手中,售糧節奏偏緩,供應壓力逐步后移。從種植利潤來看,盡管今年大豆獲得豐收,但大豆價格并沒有帶來預期的收益,從當前價格來看,承包地大豆種植和玉米種植利潤相差在100元/畝左右,2023年,玉米種植面積或增加。
進口量同比大幅下降,飼料糧需求帶動2023年進口回升。受國際糧價上漲影響,本年度玉米進口利潤表現不佳,2022年1-10月份累計進口玉米1901萬噸,較去年同期下降27.5%。其中,72.4%來自美國,26%來自烏克蘭。在飼料糧需求回升預期帶動下,預計2023年進口同比將增長。
受地緣沖突影響,我國減少了烏克蘭作為玉米主要來源國的供應,同時也為了降低對美國玉米進口的單方依賴,我國已開始轉向從巴西進口玉米。巴西二茬玉米產量占比約75%,出口期為7-11月,樂觀預期下,或將為我國玉米市場“青黃不接”階段提供有效供應。
替代谷物小麥、大麥同比下降,稻米、高粱同比大增。俄烏地緣沖突導致國際糧價上漲,也推高了國內小麥價格,小麥替代玉米優勢喪失,也導致替代品小麥和大麥進口同比下滑。但由于稻谷和高粱價格相對穩定,這兩者的進口同比呈大幅增加趨勢。根據海關數據顯示,2022年1-10月,小麥進口總量787萬噸,同比下滑2.6%,大麥進口總量475萬噸,同比減少52.2%;稻谷進口544萬噸,同比增加39.8%;高粱進口953萬噸,同比增加16.2%。
本年度稻谷進口明顯高于5年平均值,而且進口以碎米為主,在飼料原料價格高企的背景下,部分飼料廠選擇進口碎米做替代降低成本。同時,目前國內稻谷玉米比價處于歷史低位,伴隨替代品小麥減少,未來稻谷飼用替代將成為彌補玉米缺口的主力軍。
生豬養殖:養殖利潤回升,帶動出欄均重增加,飼用需求旺盛。從今年4月中下旬開始,生豬價格持續上漲,在養殖利潤的帶動下,從2022年5月份開始,能繁母豬存欄量環比持續正增長,預計生豬出欄量增量趨勢將持續兌現至2023年下半年,帶動飼料需求旺盛。另外,蛋禽方面,高利潤刺激產能擴張,2023年上半年蛋雞存欄或將維持增長態勢,提振下游飼用消費需求。
深加工企業:玉米原料庫存水平維持低位。深加工企業玉米淀粉庫存高位去化,但玉米原料庫存水平維持四年同期最低水平,伴隨開工率走高,玉米消費量穩步回升,深加工企業面臨較強補庫需求。春節前備貨旺季預計仍將繼續支撐企業加工利潤,玉米消費維持高位,玉米淀粉處于累庫階段,對淀粉價格形成壓力。隨著天氣轉暖,玉米淀粉消費進入旺季,利潤回升帶動玉米淀粉去庫,下半年或呈現先抑后揚波動。此外,若疫情管控松綁或帶來額外消費總量增長。
2023年度玉米市場展望
國際方面,2022/2023年度國際玉米供應趨于收緊,國際玉米價格易漲難跌;國內方面,2022/2023年度國內玉米種植面積略減,疊加高溫天氣影響,新季玉米產量存在小幅下滑預期,玉米依然存在缺口;進口方面,受國際糧價上漲,進口利潤表現不佳,國內進口玉米大幅減少,短中期內玉米進口量將繼續維持低位運行;替代品方面,由于小麥替代優勢喪失,未來稻谷將成為主要替代品以彌補玉米產需缺口。
從需求端來看,從5月份開始能繁母豬存欄量持續增加,也就意味著2023年3月份以后生豬存欄持續增加,同時,禽類消費在二季度后也將迎來產能增長,提振飼用消費需求。深加工企業春節前備貨支撐玉米消費旺盛,節后隨著天氣回暖,淀粉消費進入旺季,對玉米消費需求或將增加。
從運行節奏來看,春節前受階段性供需錯配,玉米價格仍將高位運行,但年前售糧小高峰或將抑制上行空間;3月份后市場將迎來第二次售糧高峰壓力,玉米價格或將震蕩下行;5月份市場交易重點是天氣對產量預期的影響,玉米價格延續震蕩運行趨勢,考慮今年玉米種植利潤向好帶動種植面積增加,疊加巴西玉米進口預期,預計明年四季度玉米價格存在下行壓力,但整體仍將在高位運行。
綜合以上因素,2023年玉米市場在緊平衡格局仍存的背景下,玉米種植仍然是種植戶不錯的選擇之一。對此你怎么看,也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