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元的發行銀行(擬發行數碼港元、代幣化政府綠債,香港劍指全球虛擬資產中心?)
香港劍指全球虛擬資產中心?
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近日正式發布的《有關香港虛擬資產發展的政策宣言》(下稱《宣言》)透露,香港特區政府近期正在訂立虛擬資產交易所牌照發放制度,并展開試驗計劃,發行政府代幣化綠色債券,分階段探討推出“數碼港元”。
行業專家指出,香港有關虛擬資產發展的政策宣言顯示出發展虛擬資產產業的決心,或作為內地發展虛擬資產的一塊試驗田,對國內Web3行業將是重大的利好。不過,想要虛擬資產在香港良性發展,香港政府需明確虛擬資產的法律地位,建立與完善虛擬資產監管的法律法規和準入、退出機制,制定虛擬資產行業標準。
虛擬資產交易所牌照要來了
香港正在探索發展虛擬資產交易業務。《宣言》提到,香港近期正在訂立虛擬資產交易所牌照發放制度,金融中介機構和銀行將可與來自虛擬資產界別的獲發牌同行合作,并在符合相關監管條件的情況下,為客戶提供虛擬資產交易服務。
中國通信工業協會區塊鏈專委會共同主席于佳寧對《國際金融報》記者分析指出,籌備虛擬資產服務提供者發牌制度意味著虛擬資產服務在香港地區正式受到認可,并將完全納入監管,虛擬資產交易領域走向主流化、合規化、機構化,這是不可逆轉的趨勢。部分未持有運營牌照但事實上給各國投資者提供服務或無需KYC(了解客戶規則,指金融機構在為客戶提供服務時,對賬戶的實際持有人和實際收益人進行審查)間接提供服務的虛擬資產交易平臺,未來或將面臨很大的合規性挑戰。
Huobi research研究員蔣夢初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發牌制度讓香港的虛擬資產交易擁有完全的正當性。首先,更規范的市場有利于吸引機構資金。第二,更全面的保障有利于吸納更多普通投資者。第三,更多的投資者有利于提升交易的活躍程度,也有利于提升稅收。香港作為成熟的金融中心具備完善的金融監管制度,預計監管將先從ETF(交易所交易基金)、代幣、代幣化債券交易和金融衍生品(如期貨合約與期權合約交易)等與現有金融監管制度關聯較高的領域展開,之后再拓展到鏈上活動和NFT(非同質化通證)發行與交易等新興領域。”
蔣夢初表示,香港重點發展虛擬資產可以為內地發展虛擬資產打開一扇窗,或作為內地發展虛擬資產的一塊試驗田。一方面可以為內地大量的Web3從業者提供一個新的選擇,另一方也可以為內地以后的監管政策提供更多實驗樣本。
于佳寧認為,對于監管而言,關鍵在于反洗錢、打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投資者保護方面,以維護金融穩定。其次在資產合規性管理上,當前主流經濟體對虛擬資產監管遵循行為實質、盡量將不同類別的Token(代幣,包括支付型、功能型、證券型Token)納入現有金融監管體系的各個方面,以不同的功能將不同資產進行區別和監管。最后在行業領域分類上,香港的監管框架將分別對虛擬資產交易平臺、虛擬資產托管、虛擬資產資管以及虛擬資產交易所買賣基金(ETF)進行分別監管,以不同的牌照和監管要求對創新企業進行合規管理。
OKX金融市場總監黎智凱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政策宣言”進一步強調了要落實更加完善的監管框架,完善新的針對虛擬資產服務提供者的發牌制度,更好更合規的服務投資者。香港選擇了與國際金融中心一致的審慎監管思路,從沙盒監管出發,基于現有的金融服務牌照基礎上,為申請虛擬資產牌照的公司頒發虛擬資產框架內的對應牌照。預計監管的重點與傳統金融市場保持一致,主要是反洗錢和防止操縱市場兩個方向。
三大實驗性項目擁抱虛擬資產
香港正在擁抱虛擬資產產業。香港政府展開了三個實驗性項目,分別為在2022年香港金融科技周發行出席證明的NFT;讓政府綠色債券發行代幣化,供機構投資者認購;分階段探討推出“數碼港元”,可作為銜接法定貨幣與虛擬資產之間的“骨干”和支柱,為推動更多創新提供所需信心。
分布科技CEO達鴻飛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三大實驗計劃把握了加密資產生態的幾個重要方向。首先,在元宇宙板塊大幅發展的背景下,NFT技術發展和應用普及仍處于上升周期,NFT將成為元宇宙的重要數字商品,是目前吸引創業者的重要領域;第二,探索數碼港元對于香港作為金融中心和港幣的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宣言》提出數碼港元為銜接法幣和虛擬資產起到重要作用,同時香港金管局與人行對于CBDC(央行數字貨幣)展開合作,都為開放金融提供了想象空間;第三,綠色債券代幣化的探索,為日后更多債券采用代幣化的手段進行融資發行提供基礎。
蔣夢初表示,三個試驗計劃的目的是測試虛擬資產帶來的技術效益,并嘗試把有關技術進一步應用于金融市場。NFT是加密領域的新興賽道,發行NFT有助于擴大虛擬資產的受眾,增強持有者的身份認同;政府綠色債券代幣化有助于提升債券發行和結算的效率,降低成本。此舉是對以區塊鏈/分布式賬本技術發行、結算、交易債券等功能的測試。如果順利,可以為其他市場參與者日后發行同類債券提供指引;而數碼港元可作為銜接法定貨幣與虛擬資產的橋梁,借鑒虛擬資產世界的創新,同時結合區塊鏈技術,為港元打開更多的支付和交易場景,促進港元國際化。
于佳寧指出,隨著Web3.0和元宇宙時代的到來,NFT的重要性愈發突出。在Web3.0時代,數字技術與文化創意相結合,將實現數字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和主流化。在全球數字化轉型的背景下,通過NFT實現資產上鏈與鏈上確權,可能會成為很多行業實現數字經濟轉型的關鍵動力,而資產上鏈也將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關鍵基石。
于佳寧表示,政府代幣化綠色債券的發行本質上就是STO(證券型代幣發行)的一種嘗試,STO 處于虛擬資產和傳統金融資產的交叉領域,STO中的Token可以用來代替股票、債券等資產標的,并與真實資產如股權、債權、不動產等掛鉤。如非上市公司的股票、債券和私募基金數字債券的發行能夠降低全球發債的成本,同時真正意義上對接全球資金。這對于傳統金融行業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合規的STO將為實體產業開展全球融資開辟全新路徑。
“事實上,不能服務于實體經濟的技術創新和金融創新價值非常有限,因此有必要加強監管,對產業進行積極引導,讓虛擬資產能夠與實體經濟的產業深度結合,切實服務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促進形成金融和實體經濟的良性循環,技術的價值和威力才能顯現出來。”于佳寧建議,香港發展虛擬資產要服務于實體經濟。
本文源自國際金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