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出售“最偉大投資之一”(這家AI虛擬人公司已連獲李嘉誠三輪注資 創始人之一為奧斯卡得主)
《科創板日報》(深圳,記者 敖瑾)訊,近日,AI+3D虛擬化身助手研發公司Soul Machines宣布獲得7000萬美元B1輪融資,本輪融資由軟銀愿景基金領投,淡馬錫、Solasta、Salesforce、Liberty City Ventures、李嘉誠旗下投資公司維港投資、Cleveland Avenue跟投。截至目前,該公司已累計融資1.35億美元。
Soul Machines稱,本輪融資將繼續用于數字大腦技術的深度研發,以及推出元宇宙中現實名人的虛擬化身。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Soul Machines三輪融資中都有李嘉誠旗下維港投資的身影。而就在兩個月前,維港投資領投了一家AI技術提供商的A輪900萬美元融資。
創始人之一曾獲奧斯卡金像獎
Soul Machines成立于2016年,創始人為創業家Greg Cross及奧斯卡金像獎得主Mark Sagar。后者曾憑借在電影《阿凡達》和《金剛》中的AI技術,獲得奧斯卡金像獎。
據了解,Soul Machines利用CGI、AI及自然語言處理等技術,創造可以和消費者進行實時互動的仿真虛擬人。公司認為,在元宇宙,每個行業都將設置虛擬勞動力來代表行業及品牌。用戶在虛擬世界的體驗將會是企業未來制勝的關鍵。
軟銀投資顧問公司投資總監Anna Lo表示,當前,全球品牌都在加大對AI的投入,以此為更大規模的客群提供更貼近個性化需求的體驗。而Soul Machines的研發能力和后端解決方案,讓它有行業領先的能力創造出虛擬助手,在客服、培訓、娛樂等多個功能層面助力企業。
資料顯示,Soul Machines目前合作的品牌及名人包括:寶潔、雀巢、世界衛生組織、NBA球員卡梅隆·安東尼等。據公司官網,虛擬助手還可以被應用在教育、醫療、金融服務、媒體等各個領域。
Techcrunch報道稱,在P&G旗下品牌SKII使用了Soul Machines旗下一款虛擬護膚專家后,銷售轉化率提高了4.6倍,消費者滿意度提高了2.3%,且消費者復購意愿也翻了一番。
Soul Machines官網的虛擬人展示
投資機構加碼元宇宙賽道
元宇宙概念持續升溫,投資機構紛紛在這一領域加碼投資。
李嘉誠旗下的維港投資已經三輪注資Soul Machines,2016年Soul Machines剛成立不久時進行的A輪融資就由維港融資領投。彼時,元宇宙概念還不是主流。李嘉誠在接受采訪時稱,看中的是Soul Machines推動的人類和機器交互的新模式。“Mark Sagar對虛擬化身的研究,正在引領人類與機器之間全新的交互模式的發展。隨著智能助手和使用深度學習技術生產應用的加速,Mark Sagar和他的團隊,為AI行業提供了情感和社會推理平臺。”
除了在2020年繼續加碼對Soul Machines的投資外,維港投資在去年底還領投了一家AI技術提供商Wonder Dynamics,該公司由《頭號玩家》主演泰伊·謝里丹與視覺特效專家Nikola Todorovic合作創立。值得一提的是,除維港投資外,Wonder Dynamics這輪融資的投資方,還包括旗下擁有著名游戲《堡壘之夜》的Epic Games和韓國三星旗下創投基金Samsung Next。
資料顯示,維港投資成立與2002年,主要關注高科技領域的投資項目。目前維港投資全部資金來自李嘉誠一人。Cruchbase數據顯示,截至目前維港投資投資項目284次,美國的投資項目占多數,已從40個項目中退出。維港投資標志性的投資項目是Facebook、Spotify和加密幣交易平臺Bakkt。
2007年,傳言李嘉誠只用了5分鐘就拍板決定投資成立不久的Facebook,維港投資以1.2億美元買下臉書0.8%的股份,后續又追加投資,最后臉書的投資回報率高達580%。而Facebook也在去年10月宣布更名Meta,全力押注元宇宙。
而領投Soul Machines本輪融資的軟銀,近期更是在元宇宙領域動作頻頻。去年底,軟銀愿景基金1.5億美元領投韓國元宇宙虛擬社交平臺Zepeto,距離上一筆對元宇宙游戲The Sandbox 9300萬美元的投資僅隔了1個月。軟銀投資的管理合伙人Greg Moon表示:“我們相信元宇宙有可能成為互聯網的下一次進化。”
有統計顯示,僅在2021年9月至11月3個月,國內與元宇宙相關領域千萬元人民幣以上的投資就有26個,國外有35個,總投資金額超百億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