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匯率跌破7意味著什么(人民幣匯率兩年來首次跌破6.9!會破7嗎,是否會導致A股大跌?)
離岸人民幣匯率跌破6.93
周末最大的利空無疑是全球央行年會上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鷹派發言,之前市場認為7月份美國通脹超預期回落,美聯儲加息步伐將會減緩,甚至市場在期待明年下半年美聯儲開始降息。
鮑威爾的發言可以說是狠狠地擊碎了市場交易衰退的美夢,演講中鮑威爾多次引用沃爾克的觀點,鮑威爾認為美國通脹具有較高的粘性,必須要將通脹控制到2%的目標,為此不惜以經濟衰退、失業率上升為代價。這無疑是鮑威爾任期以來最為強硬的表態,市場開始預期9月份美聯儲將會加息75BP。
鮑威爾的鷹派言論在全球金融市場上可謂是巨石激起千層浪,美元指數聞聲飆漲,再次逼近前高,今天盤中美元指數正式突破前高,創下近20年新高。在強美元下,比特幣、黃金、大宗商品紛紛暴跌。
同時,非美貨幣也大幅貶值,歐元對美元匯率已經跌破1,美元兌離岸人民幣匯率今天盤中一度跌破6.93,創下近兩年新高。
為何人民幣近期快速貶值
根據購買力平價理論、利率平價理論等經典國際金融理論,決定兩國匯率的有利率、通脹和經濟增長等因素,一般來說,中短期來看,利率和通脹影響更大,長期來看,經濟增長是決定因素。
道理也很簡單,大家存錢的時候肯定都想存更高利率的銀行,如果美國和中國利差擴大,大家就會把人民幣換成美元,市場上人民幣的供給增加,美元的需求增加,美元就會相對人民幣升值。
但是,利率又分為名義利率和實際利率,這時候就可以把通脹結合起來,實際利率大致等于名義利率減通脹。
根據西部證券研究,外資對國內債券增、減持行為與名義利差高度相關,也就是說,相比實際利差,外資更看重名義利差。從下圖可以看出,美元兌人民幣平均匯率和中美名義利差高度相關。
從去年四季度以來,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為了進行逆周期調節,央行多次降息來刺激實體經濟融資需求。
具體來看,截止到8月,一年期LPR已經下調了兩次,從3.85%下調到3.65%,五年期LPR已經下調了三次,從4.65%下調4.30%。而美聯儲為了控制高通脹,不得不多次加息,截止到8月份,美聯儲已經加息四次,分為是3月(25BP)、5月(50BP)、6月(75Bp)、7月(75BP)。
由此,中美利差由負轉正且在擴大:美國2年期國債收益率為3.470%,中國2年期國債收益率為2.086%;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3.114%,中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為2.671%。雖然按實際利率來看,中國實際利率仍然大幅高于美國,但上面有說過外資更看多名義利率。
今年人民幣匯率有過兩輪大幅貶值,第一輪是4月份疫情的時候,由于疫情對我國產業鏈產生沖擊,外資對我國經濟增長前景轉為悲觀,外資階段性流出,導致人民幣從6.3大幅貶值到6.8。第二輪是8月份至今,主要刺激因素是MLF、LPR降息和美聯儲鷹派言論導致市場對9月份加息預期提升。
后續人民幣是否會繼續貶值要看美聯儲9月份加息力度以及國內宏觀經濟復蘇力度。匯率具有自主調節的功能,匯率適當貶值有利于出口,這樣又會反過來穩定匯率。
人民幣貶值對A股有何影響?
2017年來外資流入A股速度加快,如今外資也成為影響A股走勢的一股關鍵力量,而且由于外資偏好核心資產,對大盤權重股影響更大。人民幣貶值主要通過外資賣出和市場風險偏好來影響A股。
從歷史來看,人民幣貶值特別是單邊快速貶值時,外資往往會大幅賣出,A股也會更容易下跌,比如2018年和今年4月份。
雖然近幾天人民幣大幅貶值,但外資連續三個交易日凈買入16.71億、51.51億、21.45億,可見本輪貶值對外資影響比4月份要弱很多。相比利差擴大帶來的貶值壓力,外資可能更加看好國內經濟復蘇和人民幣資產的價值,畢竟全球也可能就只有中國處于寬松復蘇周期。
風險提示: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讀者需獨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