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1ndtl"></cite>
<ruby id="1ndtl"></ruby>
<strike id="1ndtl"></strike>
<span id="1ndtl"><dl id="1ndtl"></dl></span><span id="1ndtl"><dl id="1ndtl"></dl></span>
<strike id="1ndtl"></strike>
<strike id="1ndtl"><dl id="1ndtl"><del id="1ndtl"></del></dl></strike>
<span id="1ndtl"></span>
<span id="1ndtl"><dl id="1ndtl"></dl></span>
<strike id="1ndtl"></strike>
<strike id="1ndtl"></strike><span id="1ndtl"><dl id="1ndtl"></dl></span>
<strike id="1ndtl"></strike><strike id="1ndtl"></strike>
<strike id="1ndtl"></strike>
<span id="1ndtl"></span>
<span id="1ndtl"><dl id="1ndtl"></dl></span>
<th id="1ndtl"><noframes id="1ndtl"><span id="1ndtl"><video id="1ndtl"><strike id="1ndtl"></strike></video></span> <strike id="1ndtl"></strike>
<strike id="1ndtl"></strike>
<span id="1ndtl"><dl id="1ndtl"></dl></span>
  1. 首頁
  2. 基礎金融服務(地方金融丨基于區塊鏈的履約金融服務實踐)

基礎金融服務(地方金融丨基于區塊鏈的履約金融服務實踐)

文 / 江蘇銀行網絡金融部副總經理? 沈蓓潔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金融科技發展,“十四五”規劃《綱要》指出“穩妥發展金融科技,加快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中國人民銀行在《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22—2025年)》提出要堅持“數字驅動、智慧為民、綠色低碳、公平普惠”的發展原則,將數字元素注入金融服務全流程,將數字思維貫穿業務運營全鏈條。銀保監辦印發的2號文中,也明確指出銀行業應實施數字化轉型戰略、發展產業數字金融。江蘇銀行加快推進數字化轉型,全力打造“最具互聯網大數據基因的銀行”,深入貫徹監管要求,充分發揮商業銀行服務國家戰略和實體經濟的重要引領作用。

江蘇銀行緊緊圍繞服務實體經濟,加快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緊盯新興技術發展,以技術創新提升金融服務質效。作為國內較早布局區塊鏈技術研究與實施落地的銀行之一,江蘇銀行將區塊鏈技術與金融業務實踐相結合,以履約金融服務為切入點,在全國城商行中率先實現全線上化履約金融服務業務,圍繞客戶繳款、資金監管、資金支付、資金清算對賬等關鍵環節,以支付為核心搭建平臺,從而形成資金服務閉環,打通政府、企業、個人及銀行四方,實現資金流、信息流上鏈存證,進一步提升資金交易的真實性、安全性,資金監管的便利性。

金融服務創新特點

“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中,首次提及區塊鏈,并將其與量子計算、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大數據認知分析、無人駕駛交通工具等技術一起作為重點前沿技術,明確提出需加強區塊鏈等技術的創新、試驗和應用,以實現搶占新一代信息技術主導權。作為金融科技領域的一項重要技術創新,區塊鏈被視為構建未來互聯網業態的核心關鍵技術,可實現互聯網從信息互聯到價值互聯的升級。與傳統金融創新相比,區塊鏈的技術特性為解決金融服務的問題提供了嶄新的視角,從而形成了區塊鏈技術背景下金融創新的新特點,主要體現在:隨著區塊鏈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區塊鏈對金融的作用被不斷強化。鏈上數據分布存儲、鏈上節點共同維護、點對點傳遞等去中心化特征改變了傳統數據存儲模式,提高了金融服務的安全性;匿名特征可以充分保護金融服務參與者的隱私,避免不必要的隱私泄露;智能合約建立了機器信任,降低了金融服務成本,提高了金融服務效率。

聚焦業務痛點,打造服務新模式

近年來,預付式消費作為一種新型消費模式迅速發展,但在發展過程中,由于商家掌握資金和消費主動權,消費者對商家缺乏約束力,出現了退款難、商家“卷款跑路”等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現象。對此,江蘇銀行不斷加快重點行業服務創新,推出資金監管“履約寶”產品,在助農、教育、醫療等多個場景建設服務生態圈,根據行業資金監管需求靈活定制解決方案,通過銀行專戶管理和與監管部門的信息互聯互通有效保障客戶預付消費資金安全。

1.創新技術應用場景

在金融履約場景中,各行各業的營銷模式在不斷推陳出新,隨之而來的是各種不正當經營行為等社會亂象,雖然監管政策層出不窮,但是對行業發展也會造成一定影響,甚至出現“管則死、放則亂”的難題,那么如何在管與放之間達到一個平衡點,既能規避市場亂象,又能滿足商戶營銷需求,江蘇銀行推出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履約寶產品,一方面解決監管難題,輔助政府部門更好進行社會治理,一方面為行業商戶提供業務方案,回饋社會,承擔社會責任,同時能夠為我行帶來經濟價值,一舉三得。

2.重塑履約服務模式

金融履約場景是基于信任的合作,區塊鏈的特點為創造信任奠定了基礎。金融與區塊鏈的結合,在解決信用風險大、資金運用效率低、支付處理成本高等金融領域難題上具有重要意義。自2016年起,江蘇銀行就開始研究區塊鏈的技術應用,選取數字積分場景作為主要研究方向,并打造“蘇銀鏈”自主平臺,2020年和2022年先后兩次對蘇銀鏈平臺進行全面升級,通過升級底層服務架構,優化了數據上鏈機制,建立了去中心化的智能合約管理機制。依托蘇銀鏈平臺,江蘇銀行相繼在票據貼現、供應鏈金融、可信存證等領域發力,并于2021年創新推出基于區塊鏈的履約金融服務業務,結合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具有操作界面人性化、對外接口標準化、數據管理智能化、流程監控可視化等特點,為各種預付式消費場景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功能,為建立以江蘇銀行為核心的普惠金融服務體系提供強大的能力支撐。區別于互聯網平臺自建“賬戶體系”,平臺資金不透明、不合規、不符合監管要求的特性,基于區塊鏈的履約寶通過銀行專戶管理,實現資金的物理分離,同時依靠區塊鏈技術具有不可偽造、可追溯、公開透明等特性,實現資金流、信息流上鏈存證,提升資金交易的真實性、安全性,增加用戶對江蘇銀行平臺的信任。

為實體經濟提供可信履約服務

基于區塊鏈的履約金融服務,是江蘇銀行充分利用銀行作為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的特性推出的普惠金融服務。履約金融服務以支付為核心,圍繞客戶繳款、資金監管、資金支付、資金清算對賬等關鍵環節,以打通政府、企業、個人及銀行四方,實現資金流、信息流上鏈存證,提升資金交易的真實性、安全性,資金監管的便利性為整體目標,形成全流程、全業務高度監管的資金服務閉環。履約金融服務引入多方黑名單數據,包括工商數據、支付清算協會數據、制裁名單等,對于存在失信記錄的二級商戶嚴禁其進件開戶。通過銀行專戶管理,統一規范商戶二清業務流程,保障客戶預付卡資金安全,既方便小微企業引流獲客和會員管理,也提升了商戶信譽,讓客戶在“預付式消費”時放心安心。

圖 江蘇銀行基于區塊鏈的履約金融服務平臺

成果與展望

江蘇銀行區塊鏈履約金融服務項目,已在房地產、教育、交通、農村、電商、酒店、大宗商品等多個領域落地,僅2021年交易額超200億元,2022年交易額也已達到110億元。其中,截至7月,江蘇省農村廳已入駐80余家商戶,服務客戶數達12萬余個,累計交易額超40億元。今年剛上線的易棉購平臺已入駐棉花生產商50戶,服務客戶數量500余戶,累計交易額達到2億多元。已為宿遷市教育局開通監管主賬戶,為全市700余家學校開立監管子賬戶,為全市76.24萬在校就餐師生提供伙食費收繳服務,累計交易金額超2億元。“832”平臺為各級政府預算單位采購832個國家級貧困縣農副產品,累計供應商數量1.4萬家、預算單位數量近50萬個,交易額累計突破180億元,帶動832個貧困縣230萬農戶鞏固脫貧結果,助力鄉村振興。

江蘇銀行秉承“融創美好生活”的企業使命,基于區塊鏈的履約金融服務項目為江蘇銀行持續不斷構建和完善社會便民服務體系創造了必要的前提條件,促進江蘇銀行更好地為預付費行業及消費者服務,為社會創造價值。

(欄目編輯:馬俊)

相關文章
美女网站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