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盒交易平臺(某數字藏品平臺盲盒暗箱操作被爆出?盲盒交易或為“涉賭”行為?)
感覺這幾天明顯大家的熱情有些下降了。
這段時間,小寶同志身邊的小伙伴都開始算賬的算賬、賣貨的賣貨、割肉的割肉、躺平的躺平,連前兩天幻核發行的任伯年的畫作都容易買了,連唯一開放了支付限額都沒什么動靜了。不是說好了,牛歸,速回?
昨天呢,不安分的圈子里,又出了一起不太平的事情。
據粉絲爆料,某平臺的元狗王盲盒,之前發售了第一期5000份,昨天是第二期盲盒發售,售價399元,就是下面這個項目。
昨天在發售的過程中呢,該社群的志愿者居然不小心發出了稀有度編號表,買家一看,還有這好事?!這就方便了,買家把搶購到的待支付訂單打開,看一眼編號,嗯,不是SR、SSR,取消支付。
但是部分心思縝密的用戶,立刻發現了一個不對勁的地方,盲盒事先就產生了編號和稀缺度的排布?難道不是到手才按機率開出來的嗎?
那如果是這樣的話,官方是不是可以暗箱操作,提前就可以把一些稀缺的編號都搶下來?就算控制不了購買的編號,選擇不買的編號也是十拿九穩啊!
還有,官方暗箱我們還可以理解,社群志愿者是怎么也知道?敢情貴平臺人員都知道,就看著我們用戶在那傻搶呢?還開一個又開一個又開一個在那比手氣,結果你們開了上帝之眼,想想都覺得自己有點好笑。
隨后其實平臺作出了解釋,對比小伙伴的分析,每個人心里有桿秤。
反正小寶呢,順藤摸瓜,查了一下平臺的背景,這家平臺背后的公司是潤沃(海南)數字科技有限公司。說實在的,一方面沒看出有什么比較不俗的背景,就是自然人控股的公司,另一方面,看了下這位大股東的關聯企業,七七八八各種各樣的,看起來也沒有什么區塊鏈或者藝術出版的專業性背景。
然后再查了一下這位大股東的個人商業履歷情況,發現了一個不知道算不算風險點,失信執行人、限制高消費,看起來是某家關聯企業出現了官司糾紛,作為被執行人,被限制高消費。
然后說一下平臺運營,管中窺豹,看了一下這個一言難盡的平臺社群公告。
emmm....你們是真不怕公眾號掉號嗎?
不過呢,今天的重點不是這個平臺,想必我們平常也接觸了不少的盲盒NFT藏品,借此機會聊一聊盲盒的這個問題。
盲盒類的NFT有什么風險點值得注意?
盲盒類 NFT,無論是數字產品還是關聯到實物,都不被法律所禁止。但是盲盒的相關的合規制度,需要向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已發布的《上海市盲盒經營活動合規指引》看齊。簡單梳理這份合規指引的幾個要點:
1. 概率公開,抽取方式隨機、透明;
這個規定正常,都叫做盲盒了,就說明應該誰也不知道會開出什么,不然只有用戶不知道開出什么那怎么行?那得叫做眼瞎盒了。
2. 價格和價值的匹配;
規定提到,單個盲盒售價一般不超過200元,不得以盲盒形式抬高普通商品價格。
換言之,假如開出N級別,值不值發售價399元?如果不值,那就是價格與價值不匹配。
3. 二級交易或被定性為“涉賭”行為;
如果平臺不直接或間接參與回收,僅設置供玩家直接交易的二手平臺,例如直接在平臺開通寄售功能,平臺從中抽取手續費或交易費。
這類情形下,玩家交易目的就是獲取轉讓所得的溢價,雖然這類行為并非由盲盒商家組織的,但商家為玩家提供了交易平臺,已經超出了娛樂性質。且參與交易的玩家人數較多,商家從中獲取交易費、手續費等盈利,已經滿足構成“聚眾賭博”的情形,涉賭風險極大。
4.玩家自主交易行為,平臺是否有監管義務?
玩家私下交易是常見行為,但如果玩家回收行為涉賭,而平臺又是“明知”卻又不予以制止,那么平臺也存在涉賭風險。如何認定平臺的“明知”?我們認為可能存在以下情形:
(1)玩家在交流群內或平臺社區論壇上利用盲盒抽盒高價變現,平臺不予以制止;
(2)玩家投訴存在高價回收盲盒商品的涉賭行為,平臺不予處理;
(3)平臺為玩家高價出售、回收盲盒商品提供排行置頂推送、資金支付結算服務,并從中收取手續費或服務費,且費用明顯異常;
因此,平臺需要對玩家回收交易行為進行監管,尤其是在平臺官方交流群、社區論壇界面,對于玩家涉賭行為嚴厲禁止,并開通相應投訴通道,必要時采取封號、發函警告等風控方式,對平臺已盡到監管義務相應留痕。
最后說一下另一個令人費解的平臺,這個平臺我沒有了解是什么事情導致了封號,但是這個傳出來的圖片就真的,有點不太尊重人。
每個人的精力和金錢都是有限的,小寶一直把精力放在寫文章做研究上,特別重視有實力走到元宇宙時代的頭部公司開的平臺,非常重視膾炙人口的藏品以及IP,理性重視人氣高、會來事的平臺,不太關注人氣不行又轉贈麻煩的平臺,遠離有不良前科和惡心人的平臺。
(本文部分內容參考:《盲盒創業不可盲目,涉賭風險不可輕視》網絡法務實圈)
王小寶說元宇宙,跟著王小寶探索元宇宙,做第一批宇宙人,未來可期,給自己一個全新的人生和機會。
關注王小寶說元宇宙,點贊分享,你的支持是我持續更新的動力,還想聽什么,歡迎留言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