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1ndtl"></cite>
<ruby id="1ndtl"></ruby>
<strike id="1ndtl"></strike>
<span id="1ndtl"><dl id="1ndtl"></dl></span><span id="1ndtl"><dl id="1ndtl"></dl></span>
<strike id="1ndtl"></strike>
<strike id="1ndtl"><dl id="1ndtl"><del id="1ndtl"></del></dl></strike>
<span id="1ndtl"></span>
<span id="1ndtl"><dl id="1ndtl"></dl></span>
<strike id="1ndtl"></strike>
<strike id="1ndtl"></strike><span id="1ndtl"><dl id="1ndtl"></dl></span>
<strike id="1ndtl"></strike><strike id="1ndtl"></strike>
<strike id="1ndtl"></strike>
<span id="1ndtl"></span>
<span id="1ndtl"><dl id="1ndtl"></dl></span>
<th id="1ndtl"><noframes id="1ndtl"><span id="1ndtl"><video id="1ndtl"><strike id="1ndtl"></strike></video></span> <strike id="1ndtl"></strike>
<strike id="1ndtl"></strike>
<span id="1ndtl"><dl id="1ndtl"></dl></span>
  1. 首頁
  2. b站怎么白嫖(“只進不出”的虛擬幣,成了B站知乎等平臺“白嫖”用戶的利器)

b站怎么白嫖(“只進不出”的虛擬幣,成了B站知乎等平臺“白嫖”用戶的利器)

哈嘍大家好,我是宇宙第二反套路、防忽悠、揭秘商業和資本真相的鐮刀粉碎機柴妹,快點擊下方卡片關注我吧~

提問:天底下哪兩個字最能令B站用戶們感到發自內心的快樂?

答案有且僅有一個,那就是——“白嫖”。

作為時下國內年輕網民頗為喜愛的視頻網站,嗶哩嗶哩上的幾乎每個視頻在結尾處,都會發生一場關于up主“求三連”與觀眾如何堅持“白嫖”的斗爭,這甚至成為了這個網站生態中必不可少的保留劇目。

用一句網絡俏皮話來說,那就是“B站用戶不能失去白嫖權,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補充:此處的“白嫖”指的是用戶在觀看視頻后選擇不投幣不分享不收藏,甚至連一個免費的贊都懶得點,提起褲子(劃掉)關掉視頻就走人的行為)。

但令大多數網友所沒想到的是,相比起B站平臺本身對廣大用戶的“白嫖”現象,用戶與up主之間那所謂的“白嫖”,原來只是小巫見大巫。

一切要從不久前的一則央視報道說起。

作為國內的頭部視頻網站,B站屬實也算得上是央視的常客了,但在過去,B站登上央視新聞往往是以一個較為正面地形象,扮演的也是當代青年網絡用戶輿論風向標的角色。

但這一次……單從報道的標題《網絡平臺買幣容易,想要退款卻不易》就不難看出,這次B站登上央視,其實是因為被點名批評。

別誤會,這里面所提到的“網絡平臺買幣”,并非是如比特幣這樣的數字虛擬貨幣,而只是各大平臺在充值服務環節都會設置的所謂平臺幣。

以B站為例,無論是使用會員購還是其他增值服務,往往都需要先充值所謂的B幣,然后再用B幣去進行消費。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些平臺幣其實我們并不陌生,無論是與人民幣1:1的購買價格,還是其“專用于在本平臺進行增值消費”的功能,都與企鵝家的Q幣非常類似。

但與出現更早的Q幣相比,B站等后發平臺對這些平臺幣的發行顯然更為純熟……甚至還在其上開發出了一種“白嫖”用戶錢包的全新效果。

據中國消費者報報道,劉先生日前曾在B站上充值了251元B幣(消費也是251人民幣),原本是計劃用來購買一場線上直播演唱會的門票。

可后續因為疫情影響,該場線上演唱會最終被取消了……按照常理,演唱會既然沒開成,那么自然要向消費者們退回門票錢對吧。

B站自然也是如此,但有趣的地方在于(或者該說是精明的地方),劉先生最終并沒有收到251元人民幣的門票退款,而是在自己的B站賬號里收到了251枚B幣作為“退款”。

(圖源中國消費者報)

一開始,劉先生對此還沒怎么當回事,畢竟他也算是一名B站的重度用戶了,對于這退回的251枚B幣,在之后會員續費時消費掉就好了,當時的他就是這么打算的。

可不久之后,當劉先生真的需要對自己的大會員進行續費時……尷尬的一幕發生了,原來B站的大會員續費消費頁面,壓根就沒有使用B幣消費的選項。

而當劉先生找到B站客服進行咨詢時,得到的回答竟然是“雖然您的B幣沒法用來購買大會員,但是您可以用它們去購買哪些付費裝扮呀~”

(圖源中國消費者報)

饒了這么個圈子回來,想必大伙也就看明白了……原來B站之所以要設置這么一個B幣,之所以在退款時不直接給用戶退回人民幣而是退B幣,搞半天其實是在這里等著呢?!

大多數用戶只對視頻網站的會員存在消費需求,而對那些網站傾(用)注(來)了(賺)心(錢)力的其他增值服務,如付費裝扮、付費道具等商品沒有購買欲望,面對這種情況,作為產品經理的你該如何處理?

“好辦,凡是要來購買我們平臺服務的用戶,統統都要在消費前先用人民幣購買我們平臺專屬的X幣,然后用這個X幣去消費,而一旦發生各種消費者反悔、退貨等需要退款的場合,不退給他們人民幣,而是返還給他們平臺X幣就行了。”

反正平臺幣已經充進來了,就別想著再變回人民幣跑回消費者的錢包,而讓這些平臺幣一直留在賬號里也沒用,用戶哪天破罐子破摔隨便買些自己本不會購買的裝扮、道具來消費掉,那自然也只是遲早的事了。

如果再精一點,還可以在定價上搞點小花招,比方說某個會員服務售價定個399或者459幣之類的價位,但讓用戶在平臺上充值時,卻只有每次100、500、1000虛擬幣等整數選項。

如此一來用戶只能選擇充值更多金額,除去消費掉的部分之外,還有額外的一部分真金白銀就變成了躺在賬號上根本沒啥用處的數字,而平臺卻能從中獲得更高的利潤。

你以為小柴上面說的這些只是危言聳聽?

那你可就太低估國內這些互聯網企業的貪婪了,事實上在前面提到的央視財經節目中,所提到存在“買幣容易退款難”的平臺,就遠不止B站一家。

經常被網友們調侃為“謝邀,人在美國,剛下飛機,年薪百萬,利益相關,匿了”的知乎,表面上是個知識分子云集的清貴之地,其實也沒少在平臺幣這個門道上白嫖用戶。

甚至在知乎網站上,就有一個名為“知乎幣有什么用?”的提問。

而在下方的回答里,有人回復稱“知乎圈錢用的 付費咨詢無回應 退款只退知乎幣 只能說交智商稅了”

相比起付費咨詢失敗的這位答主,下面這位網友的遭遇就更令人無語了,他在知乎上充值進行了付費提問,結果花錢提的問題沒有得到答案不說,甚至連問題都被直接刪除,而他最終也同樣只退回了知乎幣。

從這些用戶的遭遇來看,至少在2020年知乎就存在“付費購買服務后,退款只退知乎幣”的問題了。

而從最近的報道來看,截止到目前知乎的知乎幣依然是“只進不出”,你用腰包里的人民幣取充值購買知乎幣那是一切順利,但退款時想要從知乎小管家手里用知乎幣退回人民幣,那可就是千難萬難了。

另一個國內知名互聯網app小紅書同樣如此,用戶在其平臺上想要購買流量推送等服務,都無法直接用人民幣購買,必須先充值平臺幣“薯條”。

但如果用戶計劃有變不需要推廣,又或是干脆平臺本身因為各種原因未能完成推廣服務時,退給用戶的都只是“薯條”而非以人民幣進行的退款。

這種現象在當下的國內互聯網上絕非個例,幾乎絕大多數存在“平臺幣”機制的平臺都或多或少存在這一問題。

打開黑貓投訴論壇進行搜索,發現光是關于“平臺虛擬幣退款”的投訴就多達18722條之多,投訴中所涉及的平臺更是包括且不限于知乎、B站、小紅書、QQ音樂等國內諸多互聯網平臺。

一個現象如果能在行業內成為一種大行其道的“潛規則”,那么其未必是合理合法的,但一定是對那些企業利潤大有好處的。

看來,這些年來國內的廣大網友們,恐怕都沒少被平臺用這種方式“白嫖”過,而在這一過程中,用戶們的各種直接間接損失到底有多少,可能就只有天知道了~

END

主筆 | 小柴

編輯 | 四少

柴狗夫斯基:字節跳動旗下視頻平臺獨家簽約創作人。曾獲得網易號“最具影響力”稱號;并且榮獲上海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頒發的“最佳組織獎”;獲得一點資訊“一點號年度黑馬作者”稱號,其文章在各大平臺頻頻斬獲10W+。

相關文章
美女网站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