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的發展歷史(比特幣的短暫而又輝煌的歷史)
比特幣的誕生距今已有十多年,但我們大多數人依然還不清楚甚至根本就不知道這一類事務的存在,今天透明君想帶大家了解一下以比特幣為主的虛擬貨幣的歷史。
比特幣誕生的背景
2008年9月15日,以雷曼兄弟的倒閉為開端的次貸危機的爆發導致全球金融危機,為了應付危機,不少國家大量超發法幣,最終導致該國貨幣極度貶值,銀行開始倒閉,經濟癱瘓,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垂頭喪氣,對經濟產生了質疑,對中心化政府貨幣的信心開始動搖。此背景下,2008年11月1日,一個名為中本聰的神秘密碼學極客發布了一篇題為《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的論文,首次將比特幣的概念帶給世人,文中講述一款全新的電子現金系統--比特幣,于是,懷著改變金融格局、規避金融風險美好愿景的比特幣誕生了,從此開創了區塊鏈時代的新紀元。
比特幣從誕生至今到底漲了多少倍
比特幣(BTC)由中本聰在2008年11月1日提出,并于2009年1月3日正式誕生。根據中本聰的思路設計發布的開源軟件以及建構其上的P2P網絡。比特幣是一種P2P形式的虛擬的加密數字貨幣。點對點的傳輸意味著一個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統。BTC的價格首次由新自由標準于2009年10月公布,2009年10月第一個公布的比特幣兌換匯率為1美元兌換1309.03個比特幣,其計算方法是產生一枚比特幣所需消耗的電量。之后BTC也經歷了崩盤,歷史最低時每美元約1630個BTC,而到2021年最高點69040美元一個BTC,如果2009你以一美元購買了1630個BTC拿到2021年,你將擁有112535200美元,總共翻了1億多倍。
比特幣重要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2008.10-2011.6新生事物的崛起
2010年的5月,比特幣第一次被賦予了“貨幣”的支付手段屬性:美國佛州的一位程序員用一萬枚比特幣交換了價值25美元的披薩券,由此誕生了比特幣第一個公允匯率:0.25美分/比特幣。
同年7月比特幣客戶端發布的消息被著名新聞網站Slashdot提及,為比特幣帶來了大量新用戶,此后5天比特幣的價格升至0.08美元。隨著《時代周刊》、《福布斯》等輿論關注度的不斷提升以及比特幣可兌換種類的上升,其價格一路飆升。
第二階段:2011.6-2013.12兩次泡沫的破裂
2011年6月19日,承載超過七成比特幣交易的MT.Gox網站遭到黑客攻擊,造成6萬名用戶的數據被泄漏,部分黑客獲得網站管理員的登錄權,出售大量的假比特幣,一時間使得比特幣的價格從17.51美元跌至0.01美元。
此后的半年中多家平臺被黑,Bitconinica平臺更是因兩次遭受攻擊而永久性關閉,這些災難令比特幣交易平臺及比特幣的投資者們充分意識到了黑客所帶來的安全性風險。
惡性事件過后,2012年成為比特幣恢復市場信心的一年。在這一年中,首個比特幣雜志誕生,首個只針對比特幣的信用違約互換交易發生,也陸續開始有商品和服務供應商接受比特幣支付。
比特幣的價格在2012年年末回至13.41美元價位。
2013年隨著市場回溫、大量中國投資者的涌入及短期事件所帶來的波動,比特幣價格在四個月升至100美元水平,直到10月始終在60-140美元的范圍內震蕩。
2013年12月5日,央行發布通告,禁止中國的銀行和支付機構直接或間接參與比特幣的兌換交易。普通的中國公民依然可以交易自由的比特幣作為一種商品。
2013年12月18日,比特幣價格在中國降到了2011元人民幣(約330美元)。這一次泡沫的破裂反映出對比特幣監管態度的差異所導致的市場風險。
第三階段:2014.03-2016.11疲軟下行后反彈
2014-2016年比特幣的價格整體呈現“U”型。這三年中,曾經紅極一時的MT.Gox網站不敵黑客攻擊、走向破產;越來越多的企業接受比特幣支付;比特幣市場涌現出一批如馬克·安德森、楊致遠、李嘉誠的資深投資人,而紅杉、光速、軟銀等多家投資機構也都在比特幣行業有所布局。
第四階段:2017-2018瘋狂牛市之后的再次幻滅
在這一階段,大量投機客和機構投資者的涌入,市場接受度提升及技術升級帶來的消息面刺激助推比特幣進入瘋狂牛市。
然而比特幣的火熱行情沒有持續太久,價格達到高點之后迅速回落,巨大的跌幅讓高位進場的投機客血本無歸,對比特幣的爭議也越發升溫。
第五階段:2018-2020比特幣市場的修復之年
全球市場出現了新一波追逐風險的反彈趨勢,帶給比特幣以及其他被視為追逐風險的數字資產一輪資金流入。區塊鏈技術的大力發展與政策支持,也為比特幣行情提供了樂觀環境。
為什么虛擬貨幣能夠得到發展
虛擬貨幣是在全世界已被互聯網整合拉近成為“地球村”基礎上的金融,是甲投資人和乙投資人可以直接實現資金、資產的對接,通過互聯網技術便捷交易、流通,省卻了原來諸多環節、諸多方面的盤剝,將原來物物交換中的各項損耗轉化為投資人的高收益,而虛擬貨幣在其中擔當了重要地信息傳遞者角色,陸續受到更多投資人的追捧。虛擬貨幣的來襲,中國政府既不能違反國際互聯網公約,又不能扼殺虛擬貨幣于國內市場的初春,只能針對以比特幣為代表的虛擬貨幣禁止進入國家金融系統和銀行系統。然而中國的虛擬貨幣萌芽又會以怎樣的一種方式發起與出現,則需要投資者、玩家從各虛擬貨幣發行之蛛絲馬跡尋找了。
透析虛擬貨幣繁復復雜的計算公式背后
認清虛擬貨幣的作用和各國經濟的壁壘,你再投資選擇虛擬貨幣便成為一件非常簡單輕松的事情。當所有條件都已具備時,我們最后需要關注的一個焦點就是虛擬貨幣的高回報率是否真實。
最后在選擇虛擬貨幣要注意其發行的模式,因為不同的發行模式所體現出平臺發起人的賺錢智慧亦不同。以比特幣為首的發行模式價格容易大起大落,受到政策壓制,適于短線快錢操作;而以易物幣為首的發行模式則顯得較為穩定,也體現發行人的智慧是以平臺發展為前提的投資再融資策略。
如果脫去虛擬貨幣支付功能外衣,虛擬貨幣其實就是換湯不換藥的股票發行,成為企業博發展的一種融資手段。因此,虛擬貨幣的出現從市場經濟角度是一件好事,它不僅解決了社會融資,而且解決了社會底層的貧富懸殊問題。從中國宏觀經濟看,虛擬貨幣的崛起將帶領中國經濟進入超車道。
虛擬貨幣未來的發展方向就是能夠無縫對接的數字價值轉換系統。虛擬貨幣能為經濟、社交和商業活動提供簡便的解決方案,這些貨幣的誕生和應用看上去都順理成章。它們“切實有效”,或許正是這種強大的功能性,使得我們在任何一個商業或者商業外的環境中都能觀察到虛擬貨幣的存在。
總之筆者認為虛擬貨幣并不是洪水猛獸,在相當多方面其具有跨時代的意義,當然截至到目前BTC在國外貨幣大放水的前提下,創下了歷史高點,這是有很強的非理性原因的,朋友們對虛擬貨幣怎樣看待,SHIB,DOG,FIL等一眾幣種有誰能成為下一個萬倍幣呢?如果幾年后的某天一眾虛擬貨幣經歷崩盤,朋友們會抄底嗎?于我而言,我會進行適當投資,五年,十年,二十年我認為其還是能不斷創新高。當一個新事物出現,只有5%的人知道時,趕緊做,這就是機會,做早就是先機。當有50%的人知道時,做個消費者就行了。
無數事實證明:只要把握一次機會,就能改變人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