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半年業務回顧(2022年上半年市場回顧:加密貨幣)
2020年全球疫情爆發以來,全球加密貨幣市場得到了快速發展。由于疫情爆發后各主要經濟體均出臺天量經濟刺激計劃,導致貨幣超發,但實體經濟由于疫情中斷暫停,因此大量資金流向金融資產。價格方面,主流加密貨幣價格創下歷史新高,彭博 Galaxy 加密貨幣指數于 2021 年一度上漲突破 3500 點,而該指數在 2017 年 8 月-2019年 12 月的主導水平在500點左右。此外加密貨幣市場的市值也不斷擴張,雖然在上半年加密貨幣的市值跌去了近三分之二,從2021年11月高峰期的2.9萬億美元跌至今年6月底的9300億美元,但仍遠超過2020年初的1900億美元。分類來看,雖然這一市場存在著海量的貨幣品種,但按市值占比計算,主流加密貨幣占據了近80%的市場。比特幣(BTC)作為第一大加密貨幣,其占比約 42.1%;其次為以太幣(ETH),占比接近 14.2%;泰達幣(USDT)作為全球最大的穩定幣,其市值占整個加密貨幣市場的7.3%。考慮到全球加密貨幣市場,比特幣的市值規模位居第一。
(彭博galaxy 加密貨幣指數,2018-2022)
(加密貨幣市值,2018-2019)
(加密貨幣市值市場份額)
美聯儲強勢加息+過度杠桿導致加密貨幣上半年市場暴跌。對于虛擬貨幣玩家來說,2022年的上半年可能是他們投身于虛擬幣投資市場以來損失最為慘重的六個月。幣安幣、比特幣、狗狗幣、瑞波幣、卡爾達諾(艾達幣)、以太幣、Solana實現了57%~82%的暴跌。自去年年底比特幣創下歷史新高以來,加密貨幣的流通總價值已下降約2萬億美元,或三分之二以上。2021年,受到當時比特幣大幅增長的誘惑,全球有大批量投資者浩浩蕩蕩加入了挖礦和交易大軍,隨后中國即下達了對比特幣市場交易規范化的相關文件,并大力清理境內礦場,加上近兩年來多家主流虛擬幣交易平臺退出中國市場,為散戶交易比特幣帶來了不小的壁壘。以比特幣為代表的的虛擬加密貨幣自從誕生以來,就因為其高風險被視為只有勇敢者才能涉足的游戲,在決定是否要涉足這一投資板塊時,投資者首先要考慮的則是各方面的風險,以及自己以往的投資習慣以及投資經驗。
(主流加密貨幣上半年價格走勢)
今年來以美聯儲為代表的多國央行紛紛加息,風險資產承壓,加密貨幣價格出現大幅下跌。由于全球通脹高漲包括美國、英國、瑞士在內的多國央行均采取不同程度的加息操作以應對其國內高企的通脹,以美國為例,由于5月超預期的通脹數據,美聯儲最終決定于6月加息75bps。大幅的加息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彰顯了美聯儲抗擊通脹的決心,但“持續的高通脹+強勢加息縮表”使得市場對于經濟衰退的擔憂加劇,風險資產進一步承壓,其中加密貨幣更是跌幅顯著。
部分投資者過度加杠桿導致風險加大,加密貨幣價格大跌引發爆倉拋售。2020年底以來,隨著加密貨幣價格的快速走高, 加密貨幣市場交易規模也有所增長。以比特幣為例,2019年比特幣的日均交易量約為195 億美元,而這一數字在其2021 年上漲至460 億美元。隨著市場情緒的高漲, 投資者加杠桿行為愈演愈烈。根據 CryptoQuant 測算的比特幣市場的杠桿率水平來看,2021年5月底至今,隨著比特幣價格出現大幅回調后,投資者開始以加杠桿的方式借機買入。今年比特幣價格下跌引發爆倉,疊加事件性因素引發加密貨幣市場爆倉拋售。
(十種常見的加密貨幣,圖片來源:N26)
總體來說,虛擬幣的劇烈波動性是它為其有限的供應和缺乏中央銀行監管及調控所付出的代價。CNBC在五月份市場出現劇烈波動時,曾就風險指數發表過一篇報道。當時中國在打擊加密貨幣的交易,而特斯拉決定不再接受比特幣作為支付方式,根據Coin Metrics的數據,比特幣暴跌30%至約30,000美元,以太幣在不到24小時內下跌超過40%,一度跌破2000美元,雙方都在當天結束時大幅收復,但如此劇烈的波動即為交易加密貨幣的日常。市場不斷地見證著劇烈的上升和同樣劇烈的下降,周而復始。“大規模回撤總是令人恐懼,不過經驗豐富的投資者往往將其視為買入機會”,投資組合經理兼Quantum Economics創始人Mati Greenspan表示。
比特幣的價值部分來源于它的稀缺性以及去中心化的網絡,而相對應地因為缺乏中央銀行或政府的控制,也帶來了不可估量的風險程度。目前流通中的比特幣數量為1870萬枚,接近2100萬枚的最高門檻。此外,比特幣僅有13年的交易歷史,作為新興的資產類別,它仍處于“價格發現”階段,對于任何資產來說,這都是其生命周期中最不穩定的階段。
(比特幣收益歷史表現)
交易加密貨幣有很多優點,也有很多的缺點。以下是Forbes Advisor提出的支持和反對加密貨幣的三大原因。
優點:
1.它們是私密且安全的:推動加密貨幣的區塊鏈技術可確保用戶匿名。它還通過密碼學確保了高水平的安全性。
2.它們是分散的、不可變的和透明的:整個系統基于共享所有權運行,其中數據可供所有許可成員使用并且是防篡改的。
3.它們是對沖通脹的工具:加密貨幣在通脹時期是一筆巨大的投資。例如,投資者經常將加密貨幣與黃金進行比較。這背后的原因之一是,就像黃金一樣,它們的供應有限,因為開采任何類型的加密貨幣都有上限。
缺點:
1.它們沒有被廣泛理解:它們是一個相對較新的概念,加密貨幣的長期可持續性仍有待觀察。
2.它們容易面臨高風險:它們高度波動和投機性質使它們容易出現價格的急劇下降期。出于多種原因,投資加密貨幣可能存在風險。數字貨幣沒有內在或潛在價值,也是許多投資界人士的共識,且很難通過某種類型的方程式確定其價值。互聯網上的簡單投機將會導致這些硬幣的價值大幅上漲或貶值。此外,加密貨幣在許多國家被禁止或限制使用的事實也構成了重大風險。
3.可擴展性是一個問題:這是一個復雜的問題,更多地與區塊鏈的技術方面有關。簡而言之,區塊鏈的遲緩特性使其容易出現交易延遲。與現代電子支付技術相比,這傾向于使加密支付效率低下。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市面上有超過10000種虛擬貨幣在實現交易,每種虛擬貨幣所依托的平臺與加密技術不盡相同,交易的合法合規、是否可以完成對主權貨幣的輕松兌付、且實時交易帶來的巨大投機回報與風險都是亟須考慮的因素。早在許多年前,“比特幣遲早會漲到20萬美金一枚”與“比特幣就是互聯網的炒作概念,毫無內在價值”兩派的投資專家各執一詞,基于其短暫的發展歷史與特殊的定價機制,仍未有可信賴的模型對于其未來價值走勢作科學的預判。投資虛擬幣需謹慎,特別是在投資市場波云詭譎的2022年。
過往相關專題:
2022上半年投資市場速覽
2022年上半年市場回顧:全球主要股指概況
參考文章:
1. https://www.bloomberg.com/opinion/articles/2022-06-15/when-crypto-s-own-hedge-fund-geniuses-failed#xj4y7vzkg
2. https://www.bnnbloomberg.ca/a-2-trillion-free-fall-rattles-crypto-to-the-core-1.1784185
3. https://fortune.com/2022/07/01/horror-story-charts-first-half-2022-stocks-crypto/
4. https://www.cnbc.com/2021/05/19/why-is-bitcoin-so-volatile.html
5. https://www.forbes.com/advisor/in/investing/what-is-cryptocurrency-and-how-does-it-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