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和ktc(對話陳思進:數字人民幣和區塊鏈無關,比特幣借此炒作)
?(思進注:注意到這二天,我所在好幾個群還在轉我曾發的那條微博:”陳思進:央行司長表示人民幣數字貨幣不能兌換黃金和外匯”,那都是二年前的事兒了,后來《財經》的《鏈新》還特地做了一個專訪,我將數字人民幣及一些相關的金融貨幣問題解釋了一下,再轉發和大家分享……)
對話陳思進:數字人民幣和區塊鏈無關,比特幣借此炒作
(思進注:全球數字貨幣的發行,終究還是要以主權國家的信任為基礎,終究還是由各國的央行主導。至于比特幣等虛擬貨幣,雖然號稱幣,但最多只能是商品,而不是貨幣,將來也不可能成為貨幣。請先參閱《陳思進的一則微博再次引發各界熱議數字人民幣》,下面是對前文的進一步回應,和大家分享……)
對話陳思進:數字人民幣和區塊鏈無關,比特幣借此炒作
作者丨《鏈新》梁興 編輯丨尹岳
來源丨鏈新(《財經》雜志2020年09月07日首發)
在數字人民幣即將推出而成為財經界焦點之時,陳思進的一則微博被廣泛轉發和熱議。
“央行司長發布會明確表示:數字貨幣不能兌換黃金和外匯。”因為央視大型紀錄片《華爾街》顧問的身份,因為微博粉絲超百萬的影響力,陳思進這句話將數字人民幣的討論推向高潮。
針對一則微博引發的風波,《鏈新》邀請陳思進本人對事件進行了說明,并談了他對數字人民幣的看法。
公開資料顯示,陳思進是央視大型紀錄片《華爾街》、《貨幣》的學術顧問。其在華爾街工作多年,曾任美國銀行證券公司副總裁、瑞士信貸證券部助理副總裁、宏利金融財團資深顧問,目前任某國際金融財團風險管理資深顧問,微博粉絲已超過100萬,因為其對于金融、經濟的話題常有獨到觀點,經常引發網上熱搜熱議。
《鏈新》:“央行司長發布會明確表示:數字貨幣不能兌換黃金和外匯。”這句話被廣泛傳播,而且引發熱議。但我沒有查找到具體是央行哪位司長、在什么場合下的發言。
陳思進:這個消息本來就在網絡上刷屏了。我一看,這屬于金融學常識,于是轉發了一下。至于是央行哪位司長的話,我不關注,也不重要。沒想到,我轉發的微博又被到處轉發,甚至在轉發時加上了各種解讀,好像很震驚似的。
《鏈新》:如何理解“數字貨幣不能兌換黃金和外匯”?
陳思進:這是常識啊,人民幣現金也不能直接兌換黃金和外匯,數字人民幣當然也不能了。其實,從1971年美國宣布美元與黃金脫鉤,結束了布雷頓森林體系之后,就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宣告能按照固定比例將本國發行的法定貨幣無條件兌換為包括黃金的其他物資。也就是說,從此之后法幣就成了信用貨幣,不用像黃金那樣的貴金屬來背書了。中國也從未承諾過人民幣具有對包括黃金在內的任何物資無條件的兌換性。
《鏈新》:但是,數字人民幣應該可以買黃金。
陳思進:是的,不影響你以數字貨幣買黃金。只要賣黃金的那家店相信數字貨幣具有信用,他仍會樂意將黃金按照市價賣給你。從貨幣常識來看,法幣是否具有黃金的可兌換性,和是否可以用法幣買黃金,是兩回事。一個具有法定義務,一個不具有法定義務。
《鏈新》:那么外幣呢,數字人民幣也不能兌換外幣?
陳思進:人民幣在資本項目之下還沒有實現完全可自由兌換。因此,因為人民幣本身還不可自由兌換外匯,那么數字人民幣自然也還不能自由兌換外匯。人民幣國際化首先得實現資本項目有條件的可兌換,在此基礎上再實現資本項目的完全可兌換,這正是人民幣國際化的大方向。
《鏈新》:您認為,數字人民幣只是人民幣現金的數字化?
陳思進:央行的數字貨幣,其實就是法幣貨幣的數字化,跟現金的本質是一樣的。央行數字貨幣的英文簡稱DC/EP,其中DC是digital currency數字貨幣,EP是electronic payment電子支付。正如紙幣取代金屬貨幣一樣,未來數字貨幣也會取代今天的紙幣。但是,數字貨幣的發行不會影響到整體的貨幣金融的格局,只是貨幣發行的方式發生變化。
《鏈新》:不過,現在很多人將數字人民幣和區塊鏈技術放在一起說。
陳思進:那是幣圈借數字人民幣來炒作,抬高比特幣。數字人民幣和區塊鏈沒什么關系,更不是去中心化的,而且區塊鏈效率極低,如比特幣每秒只能處理7筆交易,不可能做數字貨幣的。全球數字貨幣的發行,終究還是要以主權國家的信任為基礎,終究還是由各國的央行主導。至于比特幣等虛擬貨幣,雖然號稱“幣”,但最多只能是商品,而不是貨幣,將來也不可能成為貨幣。
《鏈新》:您認為,數字人民幣的發行,并不會對現在的金融秩序造成巨大的沖擊?
陳思進:有人認為發行數字貨幣就可以“彎道超車、異軍突起”,實現人民幣國際化,我想這是很大的誤解。發行數字貨幣時間早并不意味著接受度高,對于數字貨幣的信任仍然來自于主權國家的信用,投資者是否相信主權國家的信用取決于國家法治的健全、政治經濟的穩定、科學的創新、金融市場的廣度深度、金融市場的監管水平等。這些都是必要的條件,并不是發行了數字貨幣,就能夠實現國際化。
《鏈新》:那么,數字貨幣會帶來哪些新變化?
陳思進:當然,數字貨幣在全球支付方面會帶來一些很重要的變化,未來各國也會展開這方面的競爭,但這種競爭也會基于現有的技術格局和支付體系。央行數字貨幣的高效運行,勢必對現金的印制和流通相關產業,以及傳統的銀行卡業務、網絡內生數字幣以及與單一貨幣等值掛鉤的穩定幣等產生排擠作用,有可能使其失去生存空間。各國央行數字貨幣的推出和運行機制變化,勢必對現有包括SWIFT在內的國際收付清算體系產生很大沖擊,需要相應變革,打造出適應數字貨幣運行的區域化、全球化收付清算新體系新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