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背后家族(以太坊暴富億大佬背后的故事~他們都來自平民百姓)
潮水終有一日要退去,當潮水退去時,我們才知道誰在裸泳。看看現在的幣市,一片蕭條景象。
我想,現在很多人看待幣市的心情,無論你是進是退我們都能理解。今天要和朋友們分享的文就是關于進退維谷的幣圈故事。都是和百倍幣千倍幣有關的典型事例。
百倍幣顧名思義就是幣價會從最初的募資階段到某個時點上漲百倍,而幣價要上漲百倍也就意味著市值大概也要上漲百倍。
市值也是各大數字貨幣信息網站排名的第一依據,因此我們的探討就從市值開始。
今天和朋友們分析的百倍幣就是大名鼎鼎的以太幣。在分享文章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以太坊。
以太坊(Ethereum)是一個基于區塊鏈技術,允許任何人構建和使用去中心化應用的區塊鏈平臺。
2013年年末,19歲的Vitalik Buterin給他的好友們發了一份白皮書,建議設計一種新的比特幣。
同時,Buterin還為以太坊設計了一種新的加密貨幣幣種—以太幣(Ether)。2015年,以太坊正式上線。
兩年間,以太坊的出現激活了區塊鏈背后的巨大潛力:以太幣的價格在2017全年翻了85倍;
在以太坊市值暴漲期間,不知道成就了多少人一夜暴富,今天就在我知道的以太坊暴富事例中挑選兩個分享給朋友們。
靠炒幣,他實現了“一夜暴富”。
2014年,剛剛大學畢業的王涵,來到了一家比特幣交易所工作。
他所工作的比特幣中國,是國內最早的比特交易所。
作為一名普通的程序員,在這里,王涵一個月領著一萬多元的薪水。
薪水不算亮眼,但他入對了行。他接觸到一個史上回報率最高的行業。可以一夜暴富的行業。
作為早期投資者,他吃到了數字貨幣結出最香甜的果實。
2014年入行的王涵,通過炒比特幣賺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他拿炒比特幣賺的的零頭30多萬,買入了幾千個以太幣,2017年以太幣暴漲了300倍,賺了有近億吧。
王涵買入以太幣的時候,以太幣不過20塊、30塊左右。
他研究了很久以太坊,從白皮書乃至代碼。“我肯定它的價值,所以會一直持有。”
而今,他早以程序員的身份“say goodbye”,現在他是一名VC投資人。
作為一夜暴富者,王涵并沒有如幣圈所調侃的那樣:“一幣一嫩模。”他還在工作,在交易所里等待更好的契機。
陪在他身邊的人,還是大學時的女友。就連她女友對他的財富,也只是知道一部分。
王涵的炒幣暴富過程讓很多人羨慕,也給了他今后的生活奠定了基礎,北京買了套房子,接來了遠在湖北的父母,成功的實現了靠炒幣財富自由。
與王涵相比,還有個也是他的好朋友祁俊,他們是大學同學,同室友。學習交流經常在一起。
祁俊是數字貨幣的“淘金者”。目前他和妻子在深圳定居,炒以太幣,他賺了3個億。
在此之前祁俊在政府工作,是政府水利部門的負責人。每年汛期祁俊都要觀察當地的河堤水壩,截流,排流都要自己親力親為。生怕汛期出現泄水安全事故。
變化就是通過王涵而發生的。
是王涵向祁俊推薦的比特幣,他說這個東西能賺錢。我當時心里充滿了懷疑。”時隔多年后,祁俊回憶起了自己第一次聽說數字貨幣的情景。
認知會隨著了解的加深而改變,在認真的研究了數比特幣后。
2014年多祁俊入了30萬的比特幣,不久后就翻了一倍。
祁俊曾經是當地水利部門負責人,當初水庫動遷時他的動遷款下來很多,然后就用30萬的閑余錢,開始炒個比特幣,即使賠了,他的生活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2015年,祁俊賣了手里的比特幣,全倉以太幣。也是王涵推薦的。
一直到了2016年末,祁俊所購入的這些以太幣,依然沒有發生過一夜暴漲的奇跡。
以太幣在此時也經歷著外界的各種唱衰。
但2017年3月一切都變了,幣價上漲就像坐過山車一樣,一路“突突”狂飆。
祁俊這次終于嘗到了大甜頭,賺了3個億。
賺錢后,祁俊在成都、昆明等地買入了一些民宿。
祁俊喜歡那個城市,到這些地方玩,就都有住的地方。其他東西我們沒有添置,因為不是太需要。
后來祁俊辭掉了工作,每天起床后,看看白皮書,分析項目是否有價值。成了專業的炒幣人。
祁俊說我現在已經不太關心幣價,我認可我投資幣的價值,會一直長期持有的。
其他同學知道祁俊發財后,也跟著一起炒幣,不久后也財富自由辭職了。
“做公職壓力太大,都是為了生活。有錢了,勉強自己再承擔這么大的壓力干什么?”
雖然現在的生活,祁俊經常處于放空的狀態。
王涵和祁俊作為炒幣圈里的“老韭菜”。對于炒幣他們都有自己的一套經驗。“不要輕易相信傳統媒體所評價的東西,買幣前最好自己去思考、自己去研究。
雖然很多媒體當時唱衰以太坊,但因為我自己當時研究的比較透徹,堅信這個東西是比較好的。”
祁俊則認為:“投的早,堅持下來,或多或少都能賺的,當時我們賺那么多也是早期投資者的紅利。
快買快賣只能賺短期的錢,想要賺大的錢,還是要長期持有。”平民百姓遇到了合適的機會,遇到了對的人,也可以脫胎換骨成就人生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