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概念到底是什么(偽概念?真未來?元宇宙究竟是什么?)
從扎克伯格宣布“我們將是元宇宙優先,而不是以Facebook優先”,到林俊杰花費12萬美元在“Decentraland”虛擬土地上買地皮,并且公開“招鄰居”……不少人認為“明星資本紛紛下場,元宇宙真的要來了!”
不僅于此,字節跳動Pico,也被行業內人士認為是在和Facebook、騰訊等互聯網大廠一樣布局元宇宙。
元宇宙究竟是什么?布局元宇宙的資本有哪些?元宇宙又有哪些潛在的落地方向和可能的受益方向呢?本文將對此進行分析介紹。
1、什么是元宇宙?
元宇宙(Metaverse)一詞誕生于1992年的科幻小說《雪崩》,小說描繪了一個龐大的虛擬現實世界,在這里,人們用數字化身來控制,并相互競爭以提高自己的地位。元宇宙本質上是利用科技手段進行鏈接與創造的,與現實世界映射與交互的虛擬世界,具備新型社會體系的數字生活空間。
元宇宙可視為移動互聯網的升級版,能夠讓人們更自然地參與互聯網,元宇宙中有一個始終在線的實時世界,有無數的人同時參與其中,并且有完整運行的經濟,是跨越實體和數字的世界。
2、布局元宇宙的科技巨頭有哪些?
元宇宙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宏偉的世界,這個概念的產生有太多太多想象的空間,甚至被稱為“下一代互聯網”的曙光。也因此,全球科技巨頭紛紛布局,力爭在元宇宙的迭代進程中獲得先發優勢。
在海外:
3月,“元宇宙”概念的游戲公司Roblox在紐交所上市,首日股價上漲54.4%,市值超過400億美元,被稱為“元宇宙概念第一股”;4月,Epic Games獲得10億美元融資,主要用于開發元宇宙。本輪融資完成后,Epic估值達到287億美元;
英偉達正式推出對標“元宇宙”的虛擬工作平臺Omniverse ,一個被稱為“工程師的元宇宙”的虛擬工作平臺;Facebook在7月底宣布,在其現有的虛擬現實業務部門成立一個新的元宇宙產品組。
10月,Facebook宣布將公司名稱更改為Meta,原本的臉書將會被降為總公司Meta旗下的一個部門,同時,公司將會傾注更大的精力在元宇宙上,預計2022年將斥資約100億美元用于開發和構建元宇宙的技術。
除海外市場對元宇宙概念大為追捧,國內的互聯網公司也在跑步進場:
2020年華為開發者大會上,華為正式發布了Cyberverse地圖技術,華為河圖Cyberverse致力于打造一個全新的虛實融合的數字新世界;4月,字節跳動投資國內元宇宙概念公司代碼乾坤,融資金額近1億人民幣;騰訊是Roblox的股東,同時持有Epic40%的股份,已然是國內元宇宙領域的代表性大廠。
元宇宙在當前的節點為何備受青睞?正是因為隨著5G時代的來臨,實現元宇宙的初級應用的部分正在趨于成熟,一小部分的領域的應用可以初步落地。
具體來說,元宇宙的實現需要非常多的技術支撐,包括但不僅限于設計、通信、硬件、軟件、計算視覺、光學等等技術,其中相對更基礎的三個技術支撐為VR技術、區塊鏈、邊緣計算。而目前,這三方面的技術已經初具雛形。
3、宇宙有哪些潛在的落地方向呢?
隨著元宇宙概念的大火,與元宇宙最為直接相關的游戲行業最早受到市場的關注,然而,元宇宙作為新型的內容載體、以及信息互聯平臺,能夠應用的場景遠不限于游戲。那么,除了游戲行業以外,元宇宙還有那些可能的應用方向?
1. 元宇宙+智慧城市:智慧城市是基于城市的信息模型,對于城市系統的數字化轉型,很可能逐步走向元宇宙這一技術路線。
2. 元宇宙+視頻會議:當舉行在線會議時,參會人員通過軟件進入虛擬空間,每個人都創造出符合他們個人形象的虛擬角色,在虛擬會議室通過“網絡分身”進行互動。
3. 元宇宙+IP創作:IP內容為VR、元宇宙中不可或缺之素材,若元宇宙平臺后續逐漸得到落地,則相關IP公司有望作為內容供應商,收取相關版權費用、帶動公司應收提升。
4. 元宇宙+虛擬數字人/虛擬偶像:元宇宙的發展會降低AI互動技術實現的成本,所以元宇宙到來之后可以進一步的降低虛擬偶像的制作成本。
5. 元宇宙+家具/文旅:VR技術能夠將線下體驗搬到元宇宙世界中,并進行體驗效果的強化,舉例而言,在VR技術的加持之下,消費者能夠更親臨實境的體會家具定制的效果,并能夠在元宇宙世界中與設計師直接溝通,將能有效增進消費體驗。
地球級的,與真實世界無縫融合的,不斷演進的數字世界,是科技發展一直追求的目標。人類突破空間和時間障礙,見過去所不能見的超視覺能力在無數的科幻作品中出現過。元宇宙這一概念的產生將夢想照進了現實。
元宇宙科技的發展一定是充滿了希望的,整理了一份與元宇宙相關概念的基金。即便元宇宙的現狀和崛起讓許多人憧憬著元宇宙主題基金的長遠紅利,但我們也需要理智的考量其中的不穩定因素和風險,大伙需要參考各基金經理的歷史業績和專業背景,基于數據去做科學的投資判斷。
注: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