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虛擬幣平臺被騙(投資虛擬幣,花了20多萬!結果平臺打不開了,記得這樣維權)
20多萬元,
投資到虛擬貨幣上,
結果平臺打不開了!
相關新聞報道請點擊↓↓↓新聞鏈接:
花20多萬元投資虛擬貨幣!結果......
事件回顧↓
今年3月,小耿在別人的介紹下,花20多萬投資了一種虛擬貨幣。可到了4月底,投資的平臺突然就打不開了,投進去的錢也取不出來。越想越不對的小耿連忙報了警。
小耿:“她就介紹我,她說都不用干活,投資進去每天都有收入,之后就三番五次叫我去玫瑰灣的生活館學習,天天被洗腦之后,我自己就失去認知了。”
前前后后聽了一個月的課,到了4月份,小耿在秦女士的介紹下,找一名姓韋的女子,在沒有簽訂合同的情況下開始少量投資這種虛擬貨幣。當時把錢轉給韋女士后,小耿在APP上可以看到自己投資的收益。
不過,這種投資的規則是,如果要提現,產出的幣必須要超過1000個,并且還要收取20%的手續費。沒過多久,小耿就被勸說要想賺得多,就要多投資。
小耿:“她們都保證可以穩賺不賠,她們就慫恿我去貸款,說每個月還了貸款還能剩下很多錢,還有很多的收入,之后,我就在她們的威逼利誘下失去理智,她們一直都在跟我保證,我就去貸款。”
最終,貸款、刷信用卡后,小耿前前后后投入了20多萬,購買了四萬多個虛擬幣。4月27日,小耿第一次在平臺上提現6000多元。可幾天后,投資的平臺就出問題了。
小耿:“現在都打不開了,都是說各位用戶,系統正在升級,打開之后你什么都看不見,從4月29日到現在,目前都沒有打開過。”
情急之下,小耿電話聯系介紹人、找到當時上課的地點,對方都表示再等等系統就好了。而在等待的這段時間里,小耿也上網搜索了這種虛擬貨幣的相關信息,越來越懷疑自己被騙了,這才急忙向轄區派出所報警。7月12號中午,記者找到了小耿之前在玫瑰灣小區上課的地點,雖然這里開著門,但里面的女子表示并不知情。
女子:“我們這里是商貿公司,沒有在賣東西,不知道情況。”
隨后,記者又電話聯系了負責收錢的韋女士,對方也表示不知道這件事。
遇到這種事
如何維權?
今晚
《以案釋法》嘉賓
北京市安理(昆明)律師事務所
律師 傅川云
主要業務方向:擁有多年法律服務經驗,主要從事公司法律服務、金融法律事務及民商事案件代理等方面的法律事務,熟悉改制、資產重組、公司運作、企業法律風險防范領域的法律法規,擔任多家企事業單位和政府部門的法律顧問,擅長企業改制、并購重組、企業債券等各類債務融資工具、新三板掛牌等領域的法律事務。
律師解讀:提醒各位投資者切勿隨意點擊鏈接或掃碼下載不明app,凡是宣傳投資數字貨幣、彩票、外匯等穩贏包賺的都是詐騙。
為您解讀!
由云南省司法廳、
云南省普及法律常識辦公室、
云南廣播電視臺聯合制作的法制節目。
公共頻道的此檔法制欄目,
讓普法更貼近民生,
讓法律真正為民服務。
每周三、周六晚
云南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YNTV-6)
21:30分播出
歡迎收看!
編導:段薇
海報制作:王海生
編輯:董桂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