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e經濟模型(今日推薦 ETH 2.0 經濟模型分析報告簡述)
免責聲明:本文旨在傳遞更多市場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火星財經官方立場。
小編:記得關注哦
來源:以太坊愛好者
2020 年 3 月,我們從 MolochDAO 那里獲得了一筆資金, 用于研究 ETH 2.0 的經濟模型 。這次考察最初是為了響應征求意見書的號召 :
此后,我們一直在努力分析 ETH 2.0 網絡及其基于 PoS 的經濟激勵機制。我們的結論是在我們自己的研究基礎上得出的。我們構建了一個 經濟模型 來反映 ETH 2.0 網絡的輸入和輸出,并采訪了很多代表以太坊生態主要參與者的 利益相關者 。
我們將所有研究成果都匯總到了下方報告中:
ETH 2.0 經濟考察:對以太坊 PoS 激勵模型的分析
我們想要感謝 MolochDAO 、與我們對話過的朋友以及以太坊基金會對我們這個項目的支持。特別感謝 Danny Ryan、Barnabe Monnot、Trent Van Epps 和 Vitalik Buterin 對初稿的評論和建議。
雖然我們非常建議大家閱讀報告全文,但我們還是在下方列出了概要。如果有人想咨詢任何問題,請通過推特聯系我們—— @thomasborgers 和 @tehoban1——歡迎私信!
ETH 2.0 網絡升級就是循序漸進地朝著 PoS 共識算法和激勵機制這一宏偉目標前進,反過來,PoS 的激勵機制也對以太坊網絡的經濟屬性具有深遠影響。PoS 激勵機制的設計非常復雜 —— 一方面要獎勵那些驗證交易并終局化網絡歷史狀態的誠實參與者,另一方面懲罰那些離線或惡意的驗證者。在本文中,我們使用精細的經濟模型和新的經濟評估工具來定義、衡量并分析 ETH 2.0 的密碼經濟學安全性。
首先,為便于研究 Eth2.0 的經濟模型 ,我們利用 Excel 構建了一個經濟模型,來解釋 ETH 2.0 系統在現行規范以及特定場景下的輸出情況。在項目的整個過程中,我們逐步開發并利用這一模型來計算期望,并基于數據得出關于驗證者收入、成本、收益和貨幣發行量的結論。在 ETH 2.0 系統中,有將近 100 個變量對輸出值有重大影響。通過這個模型,我們動態展示了 ETH 價格變化以及 ETH 質押總量對驗證者收益的影響, 突出了變量對網絡安全性的影響。
我們利用一系列圍繞網絡攻擊成本的假設,定義了 ETH 2.0 Phase 0 必須達到的經濟安全性級別。此安全性級別的含義 在于,讓攻擊成本高于攻擊所能獲得的潛在利益,并讓 ETH 2.0 Phase 0 達到與 ETH 1.0(當前以太坊區塊鏈)同等級別的安全性。我們確定了兩類主要的經濟攻擊向量。每類攻擊向量都有不同的變體以及不同程度的風險:絕對多數攻擊(Supermajority Attack)和終局性攻擊(Finality Attack)。在 Phase 0 階段,我們主要關注那些旨在破壞網絡的攻擊。我們發現網絡在 Phase 0 階段有遭受這類攻擊的風險,但是我們更擔心后續階段。根據 ETH 的歷史價格和算力情況,我們估計質押率達到 13.8% 就能提供充分的安全性。
ETH 2.0 的安全性與 ETH 質押量息息相關,質押量本身就與收益存在函數關系。我們構建了一個模型來理解致力于高資本利用率的投資者的動機。我們稱之為 RSAVY(必要 Serenity 活躍驗證者收益)模型, 用于確定質押的風險和成本問題,以及對應的必要收益率(RRR)。基于我們的研究結果,我們預計在一個優化過的(內生和外生)網絡中,必要收益率(即,最低收益率)不低于 3.3% 的情況下,驗證者才會考慮加入該網絡。在一個看跌但是穩定的市場環境下,必要收益率就會增至 11.6% 。
除了計算必要收益率之外,RSAVY 模型還可以用來勾畫出網絡在特定場景下的全景。在這些場景中,我們使用不同的參數 , 得出了一些結論和建議,詳見下文。
結論
ETH 2.0 的 PoS 機制相比 PoW 機制復雜得多。ETH 2.0 是一個高度復雜且周密的系統。這個系統經過精心設計和構建,但是從驗證者的角度來說很難理解,從而導致不確定性和不可預測性,加大了潛在的、追求資本效率的驗證者的理解難度。
ETH 2.0 網絡的安全性取決于三個關鍵變量:ETH 質押量、ETH 價格和波動性。每個變量都會對攻擊網絡的成本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ETH 總質押量是可控性最大的變量,而 ETH 價格對網絡安全性有很大的直接影響,但是不受系統的控制。波動性可能會由不同的因素造成,會間接影響 ETH 質押量和 ETH 價格。
對 ETH 2.0 的攻擊比對 ETH 1.0 的攻擊更容易擴展。在 ETH 2.0 中,參與網絡所需的硬件成本降低, 因此(攻擊的) 硬件和電力消耗也將降至最低。此外,DeFi 的蓬勃發展以及 ETH 2.0 的連通性將大幅加快這一趨勢。
追求資本效率的驗證者行為變得更加可預測。雖然以太坊擁躉們的參與對信標鏈的成功上線至關重要,但是還不足以讓網絡達到足夠高的安全級別。吸引追求資本效率的驗證者有助于實現 ETH 質押量目標。
根據 ETH 的歷史價格,ETH 質押率達到 13.8% 時,ETH 2.0 的安全性即可媲美 ETH 1.0 。根據 ETH 歷史價格的波動情況,我們計算得出,只有當 ETH 質押率不低于 13.8% 時,ETH 2.0 才能獲得足夠高的安全性。
驗證活動存在規模經濟效應,但隨著 ETH 價值升高,規模效應會減弱。在 PoW 機制下,要想提高收益,只能擴大運營規模;在 ETH 2.0 的 PoS 機制下,驗證活動的成本會隨著 ETH 價格的升高而逐漸降低 。我們發現,一般而言,網絡經濟效應(network economics)非常適合于提高網絡的去中心化程度、實現 Eth2 的設計目標 。
當前 ETH 供應量的 77.7% 都集中在合格的驗證者錢包(持有超過 32 ETH)中。有大約 8660 萬 ETH(占當前總供應量的 77.7%)由(持有超過 32 ETH 的)非交易錢包持有。另外 1870 萬 ETH 由交易所管理。這是一個具有強大吸引力的可服務目標市場。為實現網絡參與最大化,激勵機制的主要目標應當是,將這些錢包轉化為活躍的驗證者。
相比 ETH 1.0,ETH 2.0 為實現安全性所支付的成本要低得多。假設在當前信標鏈規范下,ETH 質押量為 1550 萬(13.8%),我們估計每年的通脹率為 0.55% ,遠低于 PoW 網絡當前 4-4.5% 的通脹率。
網絡安全性很大程度上依賴于 ETH 的價格穩定性。就 ETH 2.0 的經濟穩定性和安全性而言,我們最主要的擔憂是,當 ETH 價格較低時,整個網絡是否具有足夠的抗攻擊性。考慮到攻擊者快速擴大攻擊規模的能力,我們認為確實要關注價格穩定性 。
在 Phase 0 和 1 階段缺乏流動性可能會導致不可預測性和中心化。鑒于 ETH 1.0 和 ETH 2.0 之間缺乏互通性,以及 ETH 2.0 網絡在 Phase 0 和 1 階段無法進行交易,我們預計中心化交易所中會出現圍繞衍生品的二級市場 。利用這些平臺的驗證者會高度集中,進而產生中心化風險和不可預測性 。
小心衍生品攻擊。隨著以太坊生態飛速發展,ETH 作為一種資產類別也在飛速發展。期權產品的數量不斷增加,“閃電貸” 等特殊金融工具也被用來作惡。在這個勢頭下,衍生品可能會成為攻擊者的首選途徑。
建議
將基礎獎勵因子提高到 128 及以上:我們承認增加網絡成本有助于提高網絡安全性,但是在基礎獎勵因子只有 64 的情況下,我們相信網絡為安全性所支付的成本是不夠的 —— 在以太坊網絡向 PoS 機制過渡期間,小心謹慎是明智的做法。
找到一種更動態的方法在發生緊急情況(ETH 價格暴跌)時改變獎勵,即,探索實現一層安全網。我們建議探索一種更加動態的方法,以便在發生緊急情況時增加獎勵或更改基礎獎勵因子,例如,引入閾值觸發機制、階梯函數,或直接與 ETH 價格相關的函數。
(完)
(文內有許多超鏈接,可點擊左下 ”閱讀原文“ 從 EthFans 網站上獲取)
原文鏈接:
https://medium.com/@thomasborgers/ethereum-2-0-economic-review-1fc4a9b8c2d9
作者:Tom Borgers
翻譯&校對 : 閔敏 & 阿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