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基金最新消息(嘉實基金肖覓:明年不排除出現小牛市可能,疫后快遞物流行業迎機遇 基遇2023)
【編者按】2022年已近尾聲,受國際環境變化、國內疫情反復影響,今年資本市場波動率加劇,各類資產普遍下跌,投資者備受煎熬。
搜狐財經《基金佳問》欄目特別推出“基遇2023”專題系列報道,復盤A股市場細分領域年內行情,展望及預測2023年各熱門賽道的投資機遇,把握后市資產配置的主邏輯,尋找具有投資潛力的基金產品。
做客本期“基遇2023”的基金經理,是嘉實基金大周期研究總監、基金經理肖覓,本期主要討論明年快遞、物流行業的投資機會。
嘉賓介紹
肖覓,12年證券從業經驗,5年投資年限。清華大學碩士,現任嘉實基金嘉實大周期研究總監,并管理嘉實物流產業、嘉實周期優選等多只績優基金產品。
肖覓2009年加入嘉實基金,曾先后負責交通運輸、鋼鐵等行業研究工作,熟悉基礎產業運行規律,擅長行業周期判斷、中觀行業比較,注重安全邊際和風險收益比。
肖覓管理的嘉實物流產業獲得海通證券三年期、五年期雙五星評級,嘉實周期優選獲得海通證券三年期五星評級。
隨著疫情防控措施持續優化,疫情擾動逐步減弱,交通運輸行業迎來復蘇,相關投資機會被看好。
嘉實基金肖覓表示,進入疫后修復階段,快遞物流將迎來機遇。首先是需求端韌性高,快遞物流以服裝、日用品、家電的運輸為主,節日期間需求旺盛。其次供給彈性大,后疫情時代運力迅速恢復。
具體投資上,他認為物流產業的投資將沿著總量和效率這兩條線索推進,未來重點看好快遞、供應鏈綜合服務、出行產業鏈以及物流基礎設施這四大行業方向的投資機會。
整體而言,肖覓認為明年市場環境會比較好,各方面都有機會,不排除出現小牛市的可能性。不過,明年市場仍需震蕩消化不利影響,基本面較為羸弱,國內疫情沖擊仍在繼續尚未達峰,美國通脹或仍具黏性,滯脹交易或將維持較長時間。
以下為訪談全文:
當前非常看好快遞行業的長期回報
基金佳問:隨著近期防控措施的優化,出行鏈相關投資機會收到關注,您認為進入復蘇周期后,什么行業修復力最強?
肖覓:疫后修復速度快,傳統旺季將至,快遞物流將迎來機遇。
首先,春節為快遞行業傳統旺季,需求端韌性高。快遞物流以服裝、日用品、家電的運輸為主,節日期間需求旺盛。
其次供給彈性大,后疫情時代運力迅速恢復。年內疫情對快遞的影響主要集中在攬運端及派送端,實物網購需求依然具備韌性,從今年雙十一期間網購業務量可見一斑。因此快遞包裹增速目前主要受制于履約能力而非需求萎縮。
人力、運力的獲取速度較快,隨著防疫更加科學精準,各地開始復工復產,供給將快速恢復。疊加疫后消費愿望上升及傳統行業旺季,快遞業務量將大幅上漲。
在當前時間點非常看好快遞行業的長期回報,快遞行業本身具備自然壟斷屬性,經濟規律決定了這個行業一定能看到集中度的提升。
目前時間點已經看到了競爭格局的變化,似乎已經逐漸在實現競爭格局的出清,當然這一點還有一些不確定性,但如果能夠確定這一點,將是參與快遞行業長期回報的一個非常合適的介入時點。
基金佳問:快遞行業經歷前幾年的迅速壯大,已經形成幾大巨頭并存的局面,往后快遞行業是否已經不具備紅利?您怎么看待未來行業的成長空間?
肖覓:長期來看,快遞物流行業高質量發展是必然趨勢。
行業整體有兩大方向,一方面要求遏制低價惡性競爭,例如國家郵政局《快遞市場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規定快遞經營者不得以低于成本的價格提供快遞服務,以及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及其從業人員不得與他人相互串通操縱市場價格、損害其他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或者用戶的合法權益。
另一方面要求保護末端快遞員權益,例如2021年12月29日,中國快遞協會印發《快遞企業末端派費核算指引》,已在安徽、四川等地試點,并自2022年3月1日起在全行業各省市推廣。
政策推動之下,行業價格競爭放緩,主要快遞公司單票收入同比變動由負轉正。
另一方面,行業競爭格局改變,行業集中度提升,有助于利潤提升,利好龍頭。尾部中小快遞仍在出清過程,由于頭部快遞成本優勢顯著,行業CR8由1M17的75.7%,持續提升至10M22的84.8%,疊加行業整合事件的份額外溢,或使頭部快遞受益。規模效應的顯現有助于龍頭企業攤低單票成本,降本增效,看好快遞物流行業長期發展機遇。
物流產業投資沿總量和效率兩條線索推進
基金佳問:未來整個快遞板塊的主要邏輯是什么?明年可能有哪些投資機會值得關注?
肖覓:快遞物流有著鮮明的經濟基礎設施屬性。如果將實體經濟劃分為生產者和消費者,那么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存在信息流、商流、資金流和物流。正是依靠這“四流”,實體經濟才得以順暢運行。其中,終端的物流是最重要的潤滑劑。
隨著實體經濟快速發展,中國物流市場未來也將高速增長,未來中國物流行業的發展將主要體現在兩個層面。
一是總量,據統計,中國物流市場現在規模約為十六萬億元,可以預見,未來這一數字將繼續擴大。
二是效率。未來可能會出現新物流技術以及新組織方式,可以減少物流中間環節、節省時間和人力成本以及減少資金占用。從歷史上看,效率提升是一個貫穿物流行業,乃至貫穿社會經濟發展的大課題。在效率引領的深刻變革下,物流產業這一看似傳統的行業,其實蘊含著不少投資機會。
物流產業的投資也將沿著總量和效率這兩條線索去推進,未來重點看好快遞、供應鏈綜合服務、出行產業鏈以及物流基礎設施這四大行業方向的投資機會。
預計明年銀行業績會有明顯好轉
基金佳問:近幾年銀行板塊整體跑輸大盤,且鮮少有出現超額收益的機會,持續壓制銀行板塊估值的因素是什么?展望2023年,銀行股投資價值與上漲空間如何?
肖覓:銀行在我的投資框架中是一個目標回報的概念,并不一定要求通過持有銀行板塊來創造足夠犀利的業績,但該板塊波動可控,是一個相對比較穩、能夠獲得一定預期年化回報的資產。
盡管經常有投資者認為銀行太大,漲不動,但實際上銀行指數在過去十年獲得了接近10%的年化收益率,而這其中龍頭銀行過去十年的年化收益率更是接近20%,主要得益于業績的持續高速增長以及極低的估值。
在疫情影響逐步減輕后經濟不斷修復的背景下,銀行極為受益,預計明年的業績相對今年會有明顯好轉,同時疊加極低估值,我們繼續看好銀行板塊的表現。
基金佳問:銀行板塊在您投資組合中的發揮著怎樣的作用?您投資銀行股主要基于什么邏輯?
肖覓:首先比較看好低估且基本面有明顯好轉趨勢的板塊,銀行板塊最關鍵的兩個指標不良率和息差近兩年都得到了改善。其次選取主業穩定、轉型或創新部分有較好成長性的標的,一些互聯網金融和轉型金融便屬于這類標的。
“左側買,左側賣”控制回撤
基金佳問:您對周期板塊的投資策略和選股框架是什么?在行業處于下行周期時,如何維持超額收益?
肖覓:大的框架就是行業的中觀比較之后去選出性價比最高的一個或者幾個行業。中觀比較首先需要對全球以及國內的宏觀經濟整體的趨勢進行一個界定;其次,需要針對當前的經濟階段,尋找性價比較高的板塊進行配置。美林時鐘不過時,還在影響著我們的投資,還在影響著整體的投資框架。
我自己的投資風格是堅持“守正出奇”的原則,投資的主要部分是“正”的部分,小的部分是“出奇”的部分。因為我個人是從中觀比較入手來選擇行業,用成長的視角去看周期,對應的我們偏重的alpha公司是長期具有競爭力,未來能夠在全球達到領先水平的一些中國的優秀公司。
什么是alpha屬性的公司?它的ROE、凈利率在同行里比較領先,這是個基礎。我們希望未來幾年它量的增量還會有持續增長,對應著中樞利潤的水平有可能是增長更快的情形。
當然,有人擔心周期類的基金或者周期類的上市公司歷史的波動率或者股價的波動率是比較大的,我們怎么來規避呢?
我個人的經驗是通過子行業之間的輪動,避免在景氣高點的組合有比較大的回撤,相對來說就是“左側買,左側賣”。
另外,一定要在成長和周期或者周期和周期之間,根據景氣的變化、基本面的變化、交易層面的變化和估值層面的變化等等這些因素,去做不同比例的調整。
同題問答
1、今年市場波動較大,您是怎么根據市場環境調整資產配置結構的?經歷了今年的市場,對投資是否有新的理解?
肖覓:我們的觀點依舊明晰,首先在最底層邏輯上,我們對中國經濟的中長期前景非常樂觀。前期市場的下跌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市場情緒的擔憂,但無論從政策引導,中觀行業數據反應,以及我們持續進行的微觀跟蹤來看,市場毫無疑問是過分悲觀了。
市場前期的調整給了投資者非常好的布局權益資產的機會,市場仍然存在著非常明顯的結構性機會,可以進一步構建出有足夠長期回報,且風險收益比良好的投資組合。
我們在投資管理中會將回撤控制貫穿于整個投資流程,從事先、事中、事后不同環節搭建全流程的風險管理框架,通過制度化、系統化嚴格的紀律約束,讓產品構建在數字化技術上的群策群力最可靠,讓投資決策更理性,讓產品的回撤更可控。
2、您對明年的宏觀環境有何看法?您預計明年會有哪些核心因素影響市場波動?
肖覓:明年市場環境會比較好,各方面都有機會,不排除出現小牛市的可能性。
我國整體經濟長期向好趨勢并沒有改變,隨著各方面政策的陸續出臺,可以預期會對經濟的高質量發展發揮進一步的積極作用,經濟會更好地健康發展。依然維持后市結構性機會豐富的判斷。
明年市場仍需震蕩消化不利影響,盡管市場對此已有較為充分的預期,但再次揭示了羸弱的基本面現實。疊加國內疫情沖擊仍在繼續,尚未達峰,美國通脹或仍具黏性,滯脹交易或將維持較長時間。
3、您認為2023年A股市場會呈現怎樣的風格?看好哪些行業板塊?
肖覓:隨著新經濟周期的啟動,那些逐步成為經濟發展的新驅動力、具備真正核心競爭力且有望在全球分工中占據更大話語權的資產,就是可積極配置的領先資產。
能源轉型、勞動力替代、新消費等領域都具備發展出戰略機會的基礎。隨著經濟轉型、產業升級逐步深化,我國高端裝備仍有廣闊發展空間,將成為拉動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醫藥行業的估值處于歷史底部區域,具有顯著配置價值;拉長時間來看,老齡化和消費升級奠定醫藥行業長期需求的基礎,技術創新是行業發展的不竭動力,這些共同堅定了醫藥的長坡厚雪特性。
消費行業目前的風險收益比較高,預計未來仍會誕生出來眾多新興消費投資機會。
金信基金趙浩然:看好醫藥行情持續性,明年重點布局科技創新等方向
華夏基金李俊:明年市場風格或為“穩中求進”,成長板塊機會不可忽視
創金合信基金劉揚:芯片市場明年下半年好于上半年,看好數字芯片設計方向
諾安基金吳博俊:新能源邏輯未受顛覆,投資專注“能源變革”大機會
金信基金黃飆:明年TMT有望呈震蕩向上走勢,元宇宙未來或進一步炒作
運營編輯:王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