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1ndtl"></cite>
<ruby id="1ndtl"></ruby>
<strike id="1ndtl"></strike>
<span id="1ndtl"><dl id="1ndtl"></dl></span><span id="1ndtl"><dl id="1ndtl"></dl></span>
<strike id="1ndtl"></strike>
<strike id="1ndtl"><dl id="1ndtl"><del id="1ndtl"></del></dl></strike>
<span id="1ndtl"></span>
<span id="1ndtl"><dl id="1ndtl"></dl></span>
<strike id="1ndtl"></strike>
<strike id="1ndtl"></strike><span id="1ndtl"><dl id="1ndtl"></dl></span>
<strike id="1ndtl"></strike><strike id="1ndtl"></strike>
<strike id="1ndtl"></strike>
<span id="1ndtl"></span>
<span id="1ndtl"><dl id="1ndtl"></dl></span>
<th id="1ndtl"><noframes id="1ndtl"><span id="1ndtl"><video id="1ndtl"><strike id="1ndtl"></strike></video></span> <strike id="1ndtl"></strike>
<strike id="1ndtl"></strike>
<span id="1ndtl"><dl id="1ndtl"></dl></span>
  1. 首頁
  2. 元宇宙到底是什么東西(元宇宙到底是什么,為何突然這么火?究竟是科技未來還是概念陷阱)

元宇宙到底是什么東西(元宇宙到底是什么,為何突然這么火?究竟是科技未來還是概念陷阱)

自從羅布樂思在紐交所上市后,元宇宙的概念就火起來了,到現在也沒有減退的跡象,而且,不斷有新的元素加入進來,賺足了大家的眼球,以至于很多人將2021年稱為“元宇宙元年”。元宇宙真的會成為下一個風口嗎?帶著這個疑問,我最近對元宇宙進行了比較系統的分析和研究,今天就來跟大家說說元宇宙到底是什么?

我們整天說元宇宙,那到底元宇宙是什么呢?很多人都搞不清楚。其實這不怪大家,因為到目前為止,關于元宇宙也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的權威概念。我在這里給大家提供幾個思路,方便大家更好地理解元宇宙。

首先,從字面上理解。元宇宙,其英文單詞寫作Metaverse,前半部分meta是超越的意思,后半部分verse其實就是universe的后半部分,universe是宇宙的意思,那么連起來的意思就是“超越宇宙”,也就是說,這是一個超越的宇宙,與人們平常生活完全不一樣的另一個世界。

其次,從元宇宙的起源來理解。目前有跡可考的元宇宙的起源,大家比較公認的是1992年,科幻作家尼爾·斯蒂芬森在其小說《雪崩》里,最早使用了這個詞,當時被翻譯成“超元域”。 小說將元宇宙描寫成一個與真實世界平行的虛擬空間,在這個虛擬空間中,每個人都可以擁有自己的另一個分身。

另外,從學術的角度來理解。學界對元宇宙的關注也于2021年掀起了一波小浪潮,國外研究集中于虛擬世界、虛擬現實等計算科學領域,而國內研究更多聚焦于元宇宙算法、元宇宙概念,分布于計算機科學、新聞傳播學、電影學、教育學等綜合性學科。國內研究普遍認為,元宇宙是獨立于現實世界的數字世界、第二世界,用戶可以以數字身份在其中自由的生活。

從以上這些角度去理解,我們大致能了解到,所謂元宇宙,其實是一個虛擬的世界,它平行、獨立于現實世界,在這個世界里,跟現實世界是一樣的,只是每個人的身份發生了變化,與現實世界完全不同。

元宇宙為什么突然這么火?

剛才跟大家提到了,元宇宙的概念最早在30年前就提出來了,但為什么今年突然火了?我覺得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互聯網急需找到新的發展方向,需要一場新的革命。截止到2021年,互聯網已經誕生了52周年,我們中國人接觸互聯網也已經27周年了,互聯網被認為是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之一,互聯網行業已經深刻滲入到大家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了,大家可以想想,我們的吃穿住用行,基本上都已經互聯化了。

比如,吃,你可以網上點外賣,就算去飯店也可以網上點餐,買菜也有社區團購,網上下單貨到后直接去取菜;穿,你可以網上買衣服,不用去實體店了;住,你可以網上訂飯店,網上選房看房購房;用,現在基本上都離不開手機了,為什么離不開手機,不是因為手機能打電話,而是因為手機能上網,手機上網幾乎可以完成你日常生活的每一件事情;行,坐公交地鐵不用給錢了,直接刷二維碼,共享單車,火車網上購票,等等,現在連看病、工作,都實現了遠程,這些都離不開互聯網,可以說,互聯網深刻的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社交方式。

但是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這些改變,都是現實中的,也就是說,經過半個多世紀,特別是21世紀這二十年的發展,互聯網已經把我們現實中能改變的、能夠互聯網化的行為和方式,都已經挖掘透了,互聯網急需開拓另一個發展空間,于是虛擬世界就成為了互聯網進軍的新方向。

第二,一些傳統的互聯網巨頭現實中遇到了發展的瓶頸,他們也需要探索出一個新的發展方向。這個瓶頸主要就是壟斷和侵犯消費者權益,特別是侵犯消費者個人隱私。由于之前的快速擴張,幾乎所有的互聯網巨頭都遭遇到了有關壟斷的調查甚至處罰,各國都對互聯網巨頭保護個人隱私方面都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

這方面的案例很多,國內的不用多說,大家應該都知道,《反壟斷法》修訂草案首次將互聯網新業態納入,并大幅提升處罰標準;2021年11月18日,國家反壟斷局正式掛牌;僅今年以來,像阿里、騰訊、美團,等多個互聯網巨頭,都被處以重罰,具體金額不等,但力度絕對是空前的,特別是2021年4月10日,阿里巴巴被開出182.28億元的巨額罰單,成為中國互聯網“反壟斷”極具標志性、指向性的行政處罰案件。

外國互聯網科技巨頭也是一樣,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谷歌被處罰14.9億歐元,2020年12月,又被罰3500萬歐元,都是因為谷歌隨便發送廣告;Facebook也是一樣,因泄露用戶信息,2019年7月,被罰了5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高達344億元。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網上搜搜,現在,所有互聯網科技巨頭的日子都不太好過。他們如果繼續在傳統互聯網領域攻城略地,一定會導致更加嚴厲的反壟斷監管和處罰,所以他們很難再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了,必須在新的發展方向上取得突破,于是,以Facebook為代表的巨頭們就看中了元宇宙。

第三,技術的進步為元宇宙的火熱提供了支持。元宇宙的發展離不開科技的進步,例如, VR、邊緣計算和區塊鏈技術,是元宇宙必備的三大技術支撐。當前,這三項技術,雖然還談不上非常成熟,但已經在現實社會中各個領域進行了廣泛的應用,為元宇宙的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

第四,年輕人和“宅文化”為元宇宙的爆發提供了土壤。我想大家應該都有體會,現在的年輕人跟我們中年人的思想觀念是不太一樣的,他們更喜歡探索和接受新生事物,也比我們更喜歡泡在虛擬世界里,比如,他們喜歡看科幻片,喜歡玩游戲,在游戲中尋找成就感,再比如,他們都很宅,很多年輕人因為有了互聯網,可以好幾天不下樓,不影響他們的生活。同時,新冠疫情,進一步催生了“宅文化”,大家不出門,時間久了,與現實世界就會產生脫節,這種年輕人+宅文化,為虛擬世界的元宇宙提供了生長的土壤。

第五,資金泛濫。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各國為了挽救經濟、解決民生問題,都開啟了貨幣擴張的進程,我們國家因為疫情控制得比較好,貨幣寬松沒多久馬上就恢復正常了,但國外可不一樣,國外疫情一直無法有效控制住,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開啟了瘋狂的印鈔模式,美國的通貨膨脹屢創新高。這么多的錢總要尋找出口,于是,美國的股市漲了,而股市上漲的同時也帶來了財富效應,在股市賺到的錢進一步增加了現實中的資金供應,在這種流動性泛濫的資金環境下,一些投資資金、風投基金和科技巨頭都不差錢,他們差的是好的投資方向,這個時候,元宇宙正好給了他們一個投資的出口,于是資本蜂擁而入。俗話說,“站在風口上,豬都會飛”,更何況,這次站在風口上的是元宇宙呢。

第六,炒作。任何事情火起來,都有炒作跟風的因素,房地產是這樣,元宇宙也不例外,不排除有些資金、有些公司涉足元宇宙有跟風炒作的嫌疑,由于不合理的炒作,使得元宇宙這個概念的熱度進一步升溫了。

元宇宙到底有沒有未來呢?

任何一件新生事物,都是毀譽參半的,有人說它好,就有人說他不好,有人喜歡,自然也有人討厭,原因就在于,對于新生的元宇宙概念,很少有人能看清楚他的未來到底會怎樣。

一方面,元宇宙有現實的發展需求,也有先進的技術支撐。特別是一些互聯網科技巨頭轉向元宇宙,必然會給元宇宙賦予極大的發展動力。比如,2021年7月,臉書Facebook就表示,要在數年內轉型成為一家元宇宙公司;10 月 29 日,Facebook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甚至將公司名字直接改為“Meta”,Meta是什么意思呢?Meta就是“元宇宙”的“元”,Facebook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股票代碼也由“FB”換成了“MVRS”。可見,扎克伯格是多么癡迷于元宇宙。

扎克伯格還表示,公司從即日起將以元宇宙為先,而不是以 Facebook 為先,Facebook會全力押在元宇宙上,將在5年內轉型成為元宇宙公司。Facebook最初只是一家校園社交網站,由于扎克伯格獨具慧眼,趕上了社交媒體的風口,帶領Facebook逐漸成長為全球知名企業。截至2021年8月20日,facebook以62,600億元企業估值,位列胡潤全球500強第5名。你想想,這么厲害的一個企業,這么厲害的老板,都非常看好元宇宙,元宇宙概念能不火么?不僅僅是國外大型互聯網公司,國內的科技巨頭也開始進軍元宇宙。2021年8月,字節跳動斥巨資收購 VR 創業公司 Pico,網友驚呼,字節跳動準備開啟完全沉浸式抖音了。他們轉向元宇宙,會產生帶動和引導效應,所以,元宇宙的未來肯定是值得期待的,是未來互聯網的一個發展方向。

但是,另一方面,元宇宙也面臨著很多問題。首先,技術上還不是很成熟,元宇宙的應用技術無外乎網絡及運算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物聯網技術、區塊鏈技術等核心科學技術,但這些技術遠未達到成熟的境地。例如,VR的拍攝方法及鏡頭語言不夠完善,開發工具鏈陣營較多導致成本過高等問題。

其次,知識產權問題。元宇宙是一個共享空間,未來用戶都將成為這個世界的創作者與締造者,但作品的所屬權、創作的合作關系等都存在高于現實世界的不穩定性。元宇宙給了人們一定程度的自由,卻沒有給人們自由的保障。

還有,元宇宙尚沒有官方認可的運行和管理規則。元宇宙世界應和現實社會的發展進程類似,需要有完整的規則和組織體系,而這些都需要有關部門的參與和監管,元宇宙的公共性和社會性使得中立第三方的存在尤為重要。元宇宙未成熟就先火,未必是件好事,因為管理規則不明確,甚至連統一的概念都還沒有,這很容易導致元宇宙誤入歧途,產生很多負面的影響,最終葬送自身。例如,最近元宇宙炒房概念掀起了熱潮,成交價格持續刷新虛擬房產的價格紀錄,天下秀發行虛擬房屋35萬套,已有十幾萬用戶注冊搶購,在二手平臺上,一套天下秀發行的虛擬別墅被上架出售,標價高達50萬元;某歌星通過元宇宙購買了三塊地皮價值78.3萬人民幣,并號召粉絲同買做鄰居。元宇宙房地產炒作本質上還是“擊鼓傳花”,并沒有現實價值的基礎,已經有專家呼吁要加強金融監管了。

所以,未來的元宇宙,大概率的發展路徑是這樣的:快速發展,深刻改變世界,產生各種亂象,引發強力監管,巨頭們尋找下一個風口。不過,這個過程可能需要幾十年的時間。作為普通人,參與元宇宙玩玩游戲,體驗一下虛擬世界,倒是蠻不錯的,但要不要投資元宇宙呢,比如在元宇宙買房置業?我想說,最好暫時不要。我們不是大公司,我們普通人也沒有資本像互聯網巨頭那樣去進軍元宇宙。所以,最好不要冒險,等到元宇宙再發展發展,方向再清晰一些,那時候再做決定也不遲。當然了,如果你錢多的沒地方放,又能承擔風險,嘗試一下也未嘗不可。

好了,今天關于對元宇宙的解讀,到這里就結束了,希望能夠對大家進一步理解元宇宙有所幫助。#元宇宙##互聯網#

相關文章
美女网站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