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化交易所的優點(交易所獨攬大權,去中心化形同虛設?人性的貪婪注定會出現問題!)
區塊鏈技術一直倡導的是去中心化的理念和匿名的重要性,但我們不難發現這些特性已經形同虛設,加密領域也在不斷內爆中逐漸顯露缺陷。
盡管比特幣等加密貨幣前期披上互聯網高科技光環,被人們看成是具有顛覆性創新、代表世界發展美好未來的貨幣體系,一度被很多國家所追捧,甚至不少國家直接宣布將比特幣作為法定貨幣,但結果很少有人真正掌握區塊鏈的內在邏輯,使加密貨幣逐漸成為非常誘人卻非常危險的“隱形毒品”。
事實上,區塊鏈技術的去中心化和安全性是真實存在的。去中心化和安全的特性依仗對數據的分布式存儲,復數異地數據庫的分散重復數據,在使用中相互驗證和無法單獨讀取,使被存儲的數據具有不可篡改的可匿名的安全特性,但每一次的數據驗證和讀取也導致了運行和交易的效率低下,因此基于此的運行和交易都至少需要十幾分鐘,而在這瞬息萬變的時代十幾分鐘可能發生太多太多的變化,完全不能滿足當前用戶的需求。
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加密交易所也就應運而生,為用戶提供資產存儲的臨時平臺,加快了交易效率并為用戶承擔了不必要的風險。看似解決問題的方法,卻也忘記了去中心化的初衷。
加密交易所成為連接加密貨幣與現實世界的重要橋梁,更偏向于中心化運作,并模仿傳統的證券期貨及衍生品交易所,推出各種交易產品以及相關的融資和杠桿服務,帶動加密貨幣ICO與信貸、存款等場外業務發展,使加密貨幣交易與金融衍生野蠻發展,相關風險不斷積累和膨脹,結果在2022年國際大環境深刻影響下下,最終被引爆。
原本試圖改變用戶交易時需要依托某一銀行或者機構作為主體的狀態,并以此確保用戶不會留下交易記錄或者個人信息,可以有足夠的安全和私密性的初衷,在骨感的現實中不知不覺就又回到了原點,只不過是從紙幣變成了加密貨幣,從銀行變成了交易所,去中心化仿若一開始就不曾存在過。
只要是成熟的金融從業者,都知道這是一個缺乏規則和監管的領域,但荒唐就荒唐在這里,在暴利的誘惑下,平臺和機構完全不顧及常識性的金融游戲規則和邏輯犯下很多低級錯誤,今天幣圈里發生的其實就是重復兩百年前美國金融體系在蠻荒時代中的騙局。
總結
雖然加密貨幣不受監管,可流通加密貨幣不可缺少的交易所等平臺卻逃脫不了國家的監管,因為平臺本身并不是DAO,不具有去中心化的特性。
在當前技術條件下,加密貨幣不能在保有當前市場價值的情況下,完全擺脫平臺單獨存在,而今天的加密交易所幾乎是獨攬大權,歷史告訴我們,凡是涉及人性的貪婪便注定會出現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