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比特幣的后市走勢說法正確的是(特征陷入困境的比特幣礦業資產正成為熱門投資)
隨著比特幣價格繼續掙扎,投資者表現出購買不良比特幣礦業資產的興趣。
由于各種宏觀經濟沖擊和壓力,隨著最近熊市的持續,比特幣的交易價格繼續遠低于歷史高位。比特幣礦工尤其感受到市場低迷的痛苦,哈希率攀升和哈希價格下跌。
在這種悲觀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正在匯集資金,目的是向陷入困境的礦業團隊提供貸款或進行投資。新的注資可能只是幫助陷入困境的公司度過熊市的解決方案。但對于其他人來說,簡單地向失敗的企業投入資金并不能解決任何問題。本文探討了投資者對不良礦業資產日益增長的興趣,并討論了這些投資的可能結果。
熊市現狀
盡管比特幣在過去幾個月的交易價格在 20,000 美元左右,但比特幣礦業公司的熊市逐漸惡化已經不是什么秘密了。一些比特幣公共挖礦團隊面臨退市。其他人則在打官司。一些礦工正在出售硬件以加強其資產負債表。還有一些人正在清算他們的部分儲備,每個月出售的比特幣比他們開采的還要多。
(讀者可以在比特幣雜志上一篇文章中找到更多關于熊市的數據和分析。)
投資者正在盤旋比特幣礦機
雖然一些挖礦團隊正在承受熊市的痛苦,但越來越多的投資者看到了機會。其中一些投資者是采礦業的新手。例如,據其網站介紹,Maple Finance——一個主要專注于以太坊和 Solana 的去中心化金融團隊——推出了一個 3 億美元的完全抵押貸款池,目標是需要更多資金的陷入困境的比特幣礦工。Peter Thiel最近還領投了 Block Green 的 370 萬美元種子輪融資,這是一項新的借貸協議,也針對需要獲得更多資金的礦工。
一些積累資金瞄準采礦業的投資者的經驗要豐富得多。幣安宣布設立一項 5 億美元的基金,以支持陷入困境的比特幣挖礦團隊。除了世界上最大的交易平臺之外,這個龐大的加密集團目前還經營著世界第四大比特幣礦池。聯合創始人比特大陸的比特幣大亨吳忌寒也宣布了一項 2.5 億美元的基金計劃,用于購買不良礦業資產。
FTX 創始人 Sam Bankman-Fried 顯然沒有出現在這份關注采礦業的加密貨幣大亨名單中。在 Twitter 上,“SBF”平息了有關他和他的團隊對礦業投資感興趣的猜測,稱他們“并沒有真正研究這個領域”。但據報道,他正在考慮競標破產的 Celsius Network 的資產,其中可能包括一個現已破產的比特幣采礦部門,這家陷入困境的公司向該部門投入了大約5 億美元。
總的來說,僅這些公開公告就有超過 10 億美元在觀望,等待貸款或投資于陷入困境的采礦業務。除了這些基金之外,其他投資者也在私下爭取廉價的礦業投資。據業內最大的全方位挖礦服務提供商 Foundry 稱,他們每周都會收到來自感興趣的買家的咨詢。
該公司表示: “我們每周都會接到幾個尋求購買不良礦業資產的機構投資者的電話。 ”
比特幣挖礦的好處
然而,并不是每個人都急于在挖礦領域投入資金。對于許多關注該領域的金融服務提供商而言,普遍的共識(得到大量挖掘數據的支持)是“市場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鑒于全球經濟持續存在的不確定性以及幾乎每個主要經濟體創紀錄的通貨膨脹引發的嚴酷宏觀經濟逆風,進入比特幣挖礦的風險仍然很高。這可能是大型銀行的首席執行官明確表示他們不打算為采礦業務提供資金的原因之一。
但采礦業的長期優勢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上,只要比特幣本身具有長期的上漲潛力,挖礦行業也是如此。這就是為什么即使是傳統的投資銀行業分析師在過去一年中也多次公開指出,隨著熊市的持續,礦業投資對他們來說變得越來越有吸引力。
多家礦業公司已經開始通過合并、收購甚至公開上市來爭取其中的一些機會。Crusoe Energy 是使用火炬氣為比特幣開采提供動力的行業領先團隊之一,最近收購了Great American Mining (GAM),后者也使用擱淺的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比特幣。CleanSpark 還從 Mawson 手中收購了一個 80 兆瓦的交鑰匙采礦場。Rhodium宣布計劃通過反向合并上市,估值為 17 億美元。另一家礦業公司 PrimeBlock也宣布計劃通過 12.5 億美元的特殊目的收購公司 (SPAC) 合并上市。
更多的錢,更多的問題
盡管與牛市的炒作相比,熊市提供了更好的開始挖礦的機會,但對于許多新的礦業投資者來說,一個丑陋的事實是,更多的資金并不能解決大多數問題。向陷入困境的采礦作業投入資金并不是靈丹妙藥。資產負債表薄弱往往是更深層次問題的征兆,這使得從陷入困境到有償付能力的道路絕非易事。在牛市中,錯誤很容易被忽視,但也很容易補救,因為市場更加寬容。在熊市中,錯誤的代價成倍增加,而且更難挽回。
對于尋求首次涉足采礦業的新手投資者而言,投資于不良礦業資產可能會提供一些艱難的教訓,讓他們了解采礦業的運作方式以及這些公司最初陷入困境的原因。但聰明的投資者無疑會學得很快。隨著時間的推移,比特幣挖礦業務的競爭力和利潤(每單位哈希率)只會變得越來越低。隨著熊市的繼續,這些對礦業投資垂涎三尺的金融家是否具備獲勝所需的條件將是一個令人興奮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