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日與現代的融合(這個春節,我竟在一款硬核科幻SLG里感受到了節日的溫馨)
手游市場在經過幾年的爆發式增長后,原本的莽荒勁已經開始消退,行業規則和秩序在近些年開始成形,預示著新的階段已經到來。
但與此同時,競爭也日趨激烈。一方面,過往支撐其瘋狂擴張的互聯網人口紅利逐漸枯竭;另一方面,在無數產品的輪番洗禮下,用戶眼界被打開,對品質有了更高的追求。
在這種大環境下,「產品為王」「品效合一」逐漸成為行業熱詞。前者響應的是市場的精品化趨勢,強調內在硬實力;后者則是買量神話退散后,對外在營銷模式的重新探索。
這個過程中,SLG肯定是最具代表性的品類之一。將時間撥回到這個品類剛起步那會兒,談論「美術品質」「沉浸感」「戰斗畫面」這些東西就是在逆潮流而動;營銷推廣方面,掃更多的量,滾更多的服才是王道,社區運營、IP構建都過于虛無縹緲。
但這兩年的變化有目共睹,SLG產品表現力也在瘋狂內卷,同時,營銷手段也越發多元化。比如網易去年推出的太空科幻SLG《無盡的拉格朗日》,不僅選擇了一個較為硬核的題材,在營銷上也與之對應,在宣發時深挖世界觀設定,還與科幻和軍事領域的KOL開展了一系列硬核合作,一改以往流量為主的思路,開始深耕品牌價值。
而在這個春節前夕,他們甚至還把游戲中的節日搬到了現實,并且將游戲中的無人機表演搬到了線下,在廣州舉辦了一場大型無人機秀。
事實上,去年手游那點事也曾對本作進行過報道,當時主要關注的是游戲本身,這次無人機表演,則將我們的注意力吸引到了它獨特的營銷方式上。
硬核科幻宇宙下的節日溫情
《無盡的拉格朗日》是一款原創宇宙下的無盡策略手游,硬核科幻是它的一大特色。從體驗來看,與市場上大多數同類題材的競品相比,游戲的硬核度主要體現在沉浸感和真實性上。
比如,在沉浸感方面,游戲運用了精細化的3D建模和全自由視角去展現基地、艦隊和戰斗的過程;而在真實性上,則是借助CG、文檔等碎片化的敘事手法,構建了一個具有歷史厚度和文化底蘊的硬核架空科幻宇宙。
(實際飛船演示)
在這樣一個硬核科幻世界里,本次「星燈節」卻以“穿過星門回家”為主題,向玩家展現了不一樣的溫情內核。
具體來看,本次活動不再是簡單粗暴地推出各種能夠拉高流水的大禮包,而是深挖設定與玩法,從文化內涵和玩家體驗的角度出發,構建了一個具有歷史底蘊和人文關懷的節日。
為此,官方為「星燈節」構建了一個成體系的背景設定。首先是由來——在遙遠的開拓年代,人類為了探索新的拉格朗日點,放飛了無數信標,終于建成了橫跨三分之一銀河系的拉格朗日網絡,為了紀念默默付出的科研人員和工作者,人們放飛星燈,以此紀念信標發射活動。
這個背景不僅讓節日的存在更加可信,而且還讓它多了一份溫情。在此基礎上,官方持續深挖「星燈節」的文化價值,玩家在活動中途會獲得記載各個星系慶祝節日的檔案,進而對整個宇宙的風土人情有更深入的了解,進一步增強自身代入感。
比如,有的星系會舉辦「星燈追逐賽」,選手操控無人機,僅在星燈的指引下競速;又比如,有的星系會選擇音樂作為慶祝方式,舉辦全星系狂歡的音樂會,并且這些音樂的制作將完全由星燈在彼岸星系探索時收錄的聲音作為素材……
但最能體現“穿過星門回家”這一主題的,當屬再現人類開拓史的大型無人機表演。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官方還將其落實到了現實中,打破了虛擬和現實的界限。
貫通虛實的硬核無人機表演
游戲與無人機秀的營銷并非《無盡的拉格朗日》首創,但論獨特性和創新性,它卻是排得上名號的一次嘗試。
本次官方選擇與億航智能合作,用1500架無人機,打破次元壁的桎梏,將游戲中「發射信標,建立、穿過星門,回到故鄉」的歸程濃縮成幾分鐘科技感十足的華麗表演。
以下視頻來源于
無盡的拉格朗日
1月21日當晚,1500架無人機緩緩升空,在夜空中閃爍著,星星點點的光芒,宛如游戲中放飛的信標,牽引著現場駐足觀望的每一位看客;
不久,“群星”隱去,一條筆直的星軌出現在天空中,星門中央三角區域的3個頂點開始逐次點亮、成形,隨后整個星門的多邊形輪廓開始浮現。只用短短的2、3分鐘,就向在場的觀眾講述了一段傳奇的太空開拓史;
緊接著,星門的中央開始出現漩渦,并不斷向外擴散,這或許象征著艦隊正在穿越星門。最終漩渦化為閃爍的點點星光,目的地若隱若現;
突然,“群星”再度隱去,又立馬點亮,在天空中描繪出一個星環,中央的星球也隨之出現,右下角則是「未央」二字,代表艦隊從遙遠的星河彼岸回歸故鄉,點題“穿過星門回家”;
隨后一切散去,游戲名稱和星門的logo出現在天空中。短短幾分鐘,《無盡的拉格朗日》將人類邁向星辰大海、榮歸故里的故事用科技感十足的形式展現了出來,并完成了一次硬核的品牌營銷。
回看本次線下表演,1500架無人機在夜空中閃爍飛舞的場面就已經足夠讓人贊嘆。但規模只是一方面,真正讓這個活動具備獨特性和創新性的,其實是官方在敘事上貫通虛實的嘗試。
本次線下無人機表演并非簡單地露出游戲中的標志性元素。首先,它帶有很強的敘事性,通過連貫的情節,將「星門」「未央」等標志性場景串聯起來,在流程和內容編排方面更加硬核講究。
其次,是虛擬與現實的同步演繹。《無盡的拉格朗日》在游戲世界內同樣進行了一場炫酷的無人機秀。無人機排列成行,穿越星門,隨后組成未央城,并返回游戲中的地球與未央城。線上線下的表演與交相輝映,仿佛游戲中的無人機群穿越星門帶著祝福回到地球,又好似現實中的無人機穿越星門前往「未央」。
虛與實結合,強烈述說著“穿過星門回家”這一主題,讓「星燈節」這一虛擬的節日帶來更加真實的情感沖擊。
現實中,節日是一個地區、一個民族對共同文化的一種濃縮和具像化表達,能夠起到連接和凝聚彼此的作用,帶來族群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星燈節」通過戲里戲外兩場聯動虛實的無人機表演,打破了次元壁的阻隔,在春節前夕為硬核玩家獻上了一場有溫度的太空盛宴,既促進了整個游戲社區生態的健康發展,也為行業獻上一場值得參考的硬核營銷案例。
硬核方式講自己的IP故事
彼時,因為太空科幻這個題材,我們將《無盡的拉格朗日》列為觀察對象,因為在國內「三國」遍地、「多文明」逐步崛起、歷史題材近乎主導SLG市場的大背景下,這種垂類賽道或許更能帶來驚喜。
從當前的市場表現來看,《無盡的拉格朗日》能夠在諸多歷史題材SLG等包圍下穩住陣腳,并且不斷向上,除了在題材上另辟蹊徑,更離不開扎實的內容質量和獨特的營銷手法。
前者在去年的文章中已經有所介紹,而后者,則可以通過本次「星燈節」獲得更為清晰的認知。如果拓展開來,會發現用硬核的傳播方式講自己的IP故事,一直都是這款游戲的特點。
比如為了讓玩家對游戲的世界觀有更清晰的認知,同時吸引更多太空科幻愛好者的關注,官方曾與UP主「幻海航行」合作,推出以游戲世界觀為基礎的改編劇《一次發生在比鄰星的談話》。
同時官方還不忘與科普向UP主合作,推出了有關太空電梯的科普視頻,合理展望未來人類真正邁向太空的可能性,進一步吃透硬核科幻愛好者。
不僅如此,《無盡對拉格朗日》還將目光投向與科幻密不可分的軍事領域。這群用戶或是在興趣方面與科幻有所交集,或是具備極高的轉化價值,因此游戲還與資深軍武UP主「楊叔洞察」合作,在珠海航展進行了直播講解活動,以及推出軍事科普節目。
結合這些案例,我們不難發現,《無盡的拉格朗日》的營銷思路走的并不是廣撒網的路線,而是精準定位科幻圈子和它可能輻射到的其它關聯領域,摸透用戶興趣愛好,再采用定制化的內容實施精準打擊,以此打通硬核科幻這個垂類市場。
回看「星燈節」,關鍵在明確游戲調性、結合用戶喜好,同時找準春節這樣一個充滿喜慶的恰當時間節點,給到用戶一個有溫度的慶典。而在內容設計,傳播手段方面,無論是對節日歷史文化的構建,還是貫通虛實的無人機表演,都是這種硬核營銷思路的延續。
就像前面所提到的,如今SLG在營銷方面也越來越重視品效合一,《無盡的拉格朗日》這些案例雖不具備直接復制的可能性——畢竟很多內容都是結合游戲調性特別定制的,但其背后這種用硬核方式講自己的IP故事的思路,倒是值得那些期待在垂類市場闖出一片天的產品好好研究一番。
同時,我們也期待《無盡的拉格朗日》在今后能夠延續自己的硬核思路,帶來更多能夠讓人眼前一亮的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