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進軍汽車領域動力總成(華為進軍NAS領域,買買買之前勸你先了解這些知識)
日前,Mate50系列的發布會上,華為還推出了家庭存儲產品。從官方介紹來看,它應該是一款NAS產品,主打家庭私有云場景。由于華為品牌的天然熱度,這款產品在網絡上也引起了一波熱烈討論,涉及的話題包括它有哪些應用場景、和傳統NAS的區別等等。
(圖源華為官方)
那么,作為普通用戶,我們需要這樣一款私有云設備嗎?
家庭私有云,把網盤放進家里
根據官方介紹,華為家庭存儲配備了兩個SATA III硬盤接口,有4T和16T兩個容量版本,如果用戶自行更換硬盤,容量最大可以增加到20TB。
另外,這款產品采用的網口為2.5GE規格,理論速率最高可達到250MB/s左右,不會對機械硬盤的讀寫速率構成瓶頸。華為家庭存儲還配備了USB 3.0接口,可以以外接移動硬盤等設備的方式來拓展容量或轉移數據。
華為家庭存儲還有一些自己的特點,比如它搭載鴻蒙系統,接入了自家的鴻蒙生態;配備了NFC芯片,可以實現手機一碰擴容。應用方面,目前華為家庭存儲支持百度云盤和玩物下載,后者實際上就是迅雷,主要用于BT下載。而且,華為存儲家庭云支持多賬戶獨立使用,每個賬號之間的私密數據不互通,方便多人共同使用。
(圖源華為官方)
總的來看,華為家庭存儲的使用場景應該是作為華為各款設備的數據存儲中心。比如說,手機、平板等設備拍攝的視頻圖片以及其他文件,都可以存儲在它里面。簡單點理解,它就是本地版的云盤,過去華為云服務的功能,它都可以用。區別在于,它的容量更大,并且不需要按月按年付費;同時所有數據都在本地,用戶有更強的掌控感。
值得一提的是,華為家庭存儲支持遠程訪問,理論上可以通過外網連接和管理本地存儲的數據。不過,如果沒有公網IP,通過華為服務器實現中繼訪問的話,下載和上傳速率可能會受影響。另外,目前一些更細節的配置信息,華為還沒有公布,比如芯片規格、運存容量等。
價格方面,2999元起的華為家庭存儲,相對其他NAS產品,沒有明顯的劣勢,當然也沒有很大的價格優勢。
關于NAS產品,你有哪些選擇?
在華為家庭存儲之前,NAS其實已經是相對成熟的產品。對于有需求的用戶,有很多種購置NAS的方案。
首先,很多NAS廠商都提供了大量不同定位的產品,可以滿足不同預算下的需求,這些品牌包括群暉、威聯通等。這類產品通常提供了成熟且易用的系統和管理工具,上手難度很低,日常使用也很省心。以群暉來說,它的系統UI界面比較簡潔,日常使用體驗也不錯。同時,群暉的手機端App支持做得很到位,除了文件管理應用,還有視頻、音樂等App,基本所有需求都能滿足。
(圖源群暉NAS截圖)
服務方面,群暉提供了以服務器中繼實現的遠程連接工具QuickConnect。這樣一來,即使用戶沒有公網IP,也可以實現遠程訪問功能。當然,相比公網直連,QuickConnect的速率是要更低的,遠程管理訪問和小型文件讀寫問題不大,但如果要讀寫大體積文件或者在線視頻播放,就會比較吃力了。群暉支持視頻解碼,這樣一來,如果訪問設備解碼能力不夠,就能讓NAS來解碼以實現流暢播放。
群暉等品牌NAS產品的優勢很明顯,包括穩定易用、拓展性強、有售后保障等,總結起來就是很省心。缺點當然也有,那就是價格貴。這類產品的核心優勢通常不是硬件,成本主要在軟件系統方面,它們構成了溢價的主要部分。還是以群暉來舉例,定位偏入門的群暉DS220j有兩個盤位、2GB內存、四核A53 CPU、千兆網口、USB 3.0接口,零售價1400元。這還是不裝硬盤的價格,全部算上的話總價差不多要2000了。
(圖源群暉官方)
其次,對于動手能力強的人,尤其是發燒友群體,則可以自行購置硬件組裝小型主機,并且有不少開源NAS系統可選,包括FreeNAS、EasyNAS、GlusterFS等。理論上說,NAS就是一臺小型電腦,而且它的主要實現的功能比PC要簡單得多。
只是,這種方案比較簡單粗暴。要知道NAS基本24小時全年無休的,主機如果功耗爆炸,那么電費就會是一筆不小的開支。而且,要考慮穩定性,DIY NAS在這方面是有劣勢的。使用這類NAS的用戶,可能還得有一定的bug解決能力,比較相對小眾的設備,遇到問題很難第一時間找到通用的解決辦法。
另外,還有一些人會購買二手“礦渣”,這算是一種比較極致性價比的方案了。二手市場上流通的“礦渣”通常都是前些年虛擬幣挖礦的產物,當挖礦熱潮退去后,這些設備就失去了原有的價值。不過,這類設備通常都配備了硬盤接口、USB口、網口,而且自帶CPU電源等,硬件方面和NAS很類似,這就大大降低了把它改造成NAS產品的難度。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礦渣”產品都可以刷入群暉系統。這樣一來,這種黑群產品就能以低得多的價格獲得和正版群暉一樣的配置與系統體驗。以比較流行的“礦渣”來說,貓盤、蝸牛星際等等,一般都只要幾百塊錢,和動輒幾千塊的正規NAS相比,性價比的確很高。
(雷科技版權,嚴禁侵權)
然而,這套方案也有不少風險。這類設備此前已經礦潮中被瘋狂壓榨,質量和壽命存疑,并且沒有售后。使用黑群暉,本質上是侵權,群暉官方的很多服務和功能也都無法正常使用,包括前面提到的QuickConnect工具。
NAS行業需要新選手
要承認的是,相比手機電腦這類非常普及的大眾化產品,NAS真的很小眾,用戶規模相比之下很小。當然,具體到每一個人時,要不要購置一款產品,歸根結底還是得看需求。前面我們已經說過,NAS就是一塊本地化的云盤,相比正兒八經的云盤,它在價格、速率等方面會有一些優勢,但也有一些缺點。坦率說,如果設備本身的存儲空間或者現有云盤服務已經能滿足你的需求,那么NAS的作用可能就沒那么大。
現在來看,華為家庭存儲的推出,更像是華為在NAS產品上的一次試水。它的出現,一定程度上填補了華為全場景生態的空白,讓華為用戶多了一種給華為設備擴充容量存儲數據的選擇。華為在市場上的競爭,立足的是整個生態,不會太過于在意單個產品的得失。
當然,當前的NAS市場相對是比較傳統和缺少活力的,頭部廠商占據著優勢,缺少改變的動力。就小雷個人的感覺來看,這類NAS的產品思路還是有一種停留在PC時代的感覺,沒有針對手機等移動互聯網設備做出優化。而華為家庭存儲無論是NFC一碰擴容,還是采用鴻蒙系統等操作,都更加符合當下用戶的使用習慣。同時,借助華為自身的品牌熱度,這款產品的出現,也算是給了NAS這類產品一個出圈的機會,讓小眾產品大眾化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實際上,除了華為,此前小米、聯想等“新勢力”都有過試水的NAS產品。可以預見的是,隨著華為等大廠的進入,未來NAS行業會迎來一波新的變化。對普通用戶來說,更多品牌加入、更充分的競爭,自然會催生出更好的產品和更具性價比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