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信息化的熱點(醫療信息化——每周熱點)
政策規范
01
2022.08.24 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醫學科技創新全面提升衛生健康服務能力的實施意見》
來源: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意見》指出,“十四五”期間,有1所醫療機構科技量值排名進入全國前10、實現醫學領域本土院士“零”的突破、培育2個國家醫學中心、省域患者外轉率控制在5%以內。到2035年,全省醫學科技創新體系更加完備,創新能力得到根本提升,醫學科技創新實力位居全國前列,有力支撐健康中原建設目標實現。明確“十四五”期間八大方面共32項主要任務。
解讀:
在主要任務的第八方面“探索全民健康信息化應用新途徑”中明確4項要求:
(1)加強醫學大數據應用研究。依托省醫學大數據研究院健全醫學大數據研究與應用體制機制,構建結構化、模塊化研究平臺,建立安全、標準的統一運行模式,建設數字醫學研究示范基地,引領全省醫療機構數字醫學研究加快發展。
(2)構建國家遠程醫療綜合服務平臺。依托國家遠程醫療中心,構建“一個建設標準、一張醫療專網、一個應用平臺”的遠程醫療服務體系,實現省、市、縣、鄉、村五級聯動,推進跨區域、跨省份遠程醫療互聯互通,實現全國范圍內的優質醫療資源共享。
(3)建設智能醫療共享服務平臺。布局5G固移融合醫療專網,實現醫療應用場景網絡協同應用,打造省臨床醫學研究與智能醫療共享服務平臺,推進人工智能、3D打印、區塊鏈技術在醫療行業應用。建設覆蓋全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醫學人工智能輔助診療系統,為基層醫師、家庭醫生提供診斷決策支持,帶動基層醫療服務水平提升。
(4)推進醫療衛生信息化設施更新替代。支持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牽頭建設醫療衛生信息適配檢測平臺,開展醫療衛生信息化網絡及軟硬件的適配測試。推進數據中心和云平臺建設、核心設備和業務系統改造,加強信息化設施研發和示范應用。
行業動態
01
工信部:加大數字化、智能化醫療裝備研制 推進“5G+醫療健康”試點
來源:中國新聞網
9月6日,工信部舉行新聞發布會,工業一司副司長王振表示,下一步,將會同相關部門積極做好“十四五”醫療裝備產業發展規劃實施。一是加強基礎能力建設,鼓勵醫療裝備與新材料、電子信息等領域合作。二是推進實施供應鏈生態建設。三是加強產品有效供給能力建設,鼓勵探索“醫學+工業”等多維度醫工協同創新模式。四是培育新模式新業態,加大數字化、智能化醫療裝備研制,推進“5G+醫療健康”試點,支持遠程醫療、移動醫療、智慧醫療等發展。五是加快產業集群培育,支持有基礎、有條件的地方創建高端醫療裝備應用示范基地,打造醫療裝備國際研發制造高地。
02
國家衛健委:設置12個專業類別的國家醫學中心
來源:人民日報
9月7日,中共中央宣傳部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衛生健康事業發展成就。據國家衛健委體制改革司負責人朱洪彪介紹,十八大以來,我國努力解決群眾看病就醫難題,醫改取得顯著成效,設置了12個專業類別的國家醫學中心,建設50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組建各種形式的醫聯體1.5萬個,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
03
北京:基本實現步行15-30分鐘可及社區衛生服務
來源:新京報
9月7日,北京市衛健委召開媒體溝通會。據介紹,截至2021年,北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達2111個,比2012年增加214個,基本實現步行15-30分鐘可及社區衛生服務。北京全面推廣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十年來,全市家庭醫生團隊從最初的3097個壯大到現在的5743個,為825萬名居民提供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重點人群簽約率達90%以上。
04
上海:同濟醫院榮獲“2022年度人工智能最新應用示范獎”
來源:上海市同濟醫院訂閱號
9月2日,2022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人工智能賦能醫院高質量發展”論壇在上海張江科學會堂召開。本次論壇由上海申康醫院發展中心、上海市人工智能行業協會主辦。會上對人工智能創新和應用標桿醫院和企業進行了表彰,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榮獲“2022年度人工智能最新應用示范獎”。 據悉,同濟醫院已開展實施的人工智能示范項目包括醫院智慧手術部智慧柔性物流和無人智慧倉儲系統、智慧新型行為管理系統、智慧機電物聯系統,全院綜合智慧物流系統以及智慧病房系統等。
05
重慶:爭創國家醫學中心,建設國家區域醫療中心
來源:人民網重慶頻道
近日,川渝兩省市人民政府共同印發了《重慶都市圈發展規劃》,范圍包括重慶主城都市區21個區和四川廣安全域。《規劃》中提及要加快提升重慶中心城區功能品質,爭創國家醫學中心、建設國家區域醫療中心,使高品質生活成為提升重慶中心城區能級的助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