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獨立開發者將擁有一切(一個區塊鏈獨立開發者講述今年的開發方向)
我前幾天寫了一篇文章對2021年公鏈開發方向做了一下展望,今天我們簡單總結一下區塊鏈獨立開發者的發展歷史,然后探討一下2021年開發方向。
區塊鏈獨立開發者
區塊鏈獨立開發者
區塊鏈獨立開發者指的是不隸屬于任何一個公司,而獨自接活的程序員。
在2013年到2014年之間,幣圈的生態并不健全,所以很難有專職的區塊鏈大公司進行開發,因此那個時期大多數的區塊鏈開發都是基于獨立開發者來完成的。
之后隨著2015年國內的區塊鏈公司紛紛成立,以及之后的區塊鏈項目越來越復雜,再加上很多區塊鏈公司高額工資的招安,區塊鏈獨立開發者開始變得沒有那么重要了,但由于其開發的靈活性和高性價比,還是能接到很多活的。之后隨著2017年國內的ICO被禁,區塊鏈項目或者黃了或者出走海外,開發者的日子就沒有之前那么好過了。
2013年到2016(主要是做公鏈為主)
2013年到2016主要是做公鏈為主,2013年是做公鏈最值錢的時候,基本上改個參數就能賣出去。盡管后來隨著比特幣價格的崩盤,很多區塊鏈公司都黃了,但獨立開發者卻頑強的生存了下來,還做了很多的公鏈項目。
2017年到2018年(token與ICO)
2017年到2018年隨著ICO項目的興起,很多新人加入了區塊鏈開發的領域,目前國內的區塊鏈公司,有相當一部分都是在那個時期發展起來了。這個時期的獨立開發者與前一個時期的最大區別就是,從關注公鏈開發轉移到關注以token為基礎的生態開發。
盡管2016年以erc20為代表的token就已經出現雛形了,但國內的認可度不太高,類似的token項目活也不太多,但在2017年則突然很快達到了頂峰。隨著國內七部委文件的出臺,國內的ICO全面禁止,獨立開發者的活越來越少。隨著2018年比特幣價格達到頂峰下跌后,活就越來越少了。
2019年到2020年(基于以太坊的defi)
隨著2018年比特幣的再次低迷,這一次的趨勢并不明朗,導致很多開發者的方向都錯了,包括我在內。
相當一部分開發者把籌碼賭到了EOS,波場等公鏈上的生態了。結果事實證明,以太坊還是最大的生態鏈。夸張到什么程度呢,據說以太坊上面的生態代幣市值占所有生態代幣總額的99%。
還有一波人在試圖研究新的公鏈。但波卡和filecoin的事實證明,如今的公鏈開發已經遠遠不是一個獨立開發者能完成的了。
而一直在以太坊上面進行耕耘的開發者則賺了很多的錢,比如uniswap,比如sushi,比如nest。
defi——去中心化金融
現有的開發問題
今年基本上可以確定,以太坊上面的defi依舊會如火如荼地進行,但有兩個問題也越來越嚴重。
第一個是如今的智能合約開發費用越來越高。之前一組智能合約部署大概幾千塊錢就下來了,現在待需要幾萬,這對于獨立開發者來說是一筆很大的開支。
再一個就是轉賬費也越來越高,一筆token的轉賬起碼就要100多塊錢,用戶的體驗變得非常的不好。盡管ETH2.0的分片技術成果后會全面降低相關的費用,但在沒有出來之前總要賺錢吃飯吧。
此外就是目前的以太坊上面的審核機制對國內的開發者并不友好,想推廣總待玩一些花活,這個就不提了,大家都心知肚明。
今年的開發方向
主要是兩個建議:
如果想繼續做以太坊開發的,建議在以太坊智能合約兼容的公鏈上做開發,比如波場。因為目前波場的開發費用比以太坊還是低很多的,等項目測試成功了,有了經費再往以太坊上面移植也不遲。
如果想追熱點的,建議在三個頭部交易所自行發布的公鏈上面進行開發。比如幣安智能鏈、火幣生態鏈、以及okcoin的OKExChain。這樣的優點就是新入局機會比較多,再一個就是如果你做的東西足夠好,推廣比較容易。
幣安智能鏈、火幣生態鏈、以及okcoin的OKExChain
不推薦的開發方向
最最不建議獨立開發者做的就是自己研發公鏈,看看難產好幾年的波卡和filecoin就知道了,因為目前公鏈遠不像幾年前改個參數就完事了,而且不管是上交易所還是推廣都非常困難。
再就是這次沒有跟漲的幣種,比如EOS。理由也很簡單,因為這次都沒有暴漲的幣,以后也大概率漲不起來了。
最后就是不推薦各種小型幣種。因為上面的文章說了,以太坊的生態市值已經占了所有生態的99%以上,所以對于沒有什么資金支持的獨立開發者,去做各種小型幣種的生態,賺錢的可能性太低了。
最后在這里祝大家新年快樂,恭喜發財!!!
牛年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