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1ndtl"></cite>
<ruby id="1ndtl"></ruby>
<strike id="1ndtl"></strike>
<span id="1ndtl"><dl id="1ndtl"></dl></span><span id="1ndtl"><dl id="1ndtl"></dl></span>
<strike id="1ndtl"></strike>
<strike id="1ndtl"><dl id="1ndtl"><del id="1ndtl"></del></dl></strike>
<span id="1ndtl"></span>
<span id="1ndtl"><dl id="1ndtl"></dl></span>
<strike id="1ndtl"></strike>
<strike id="1ndtl"></strike><span id="1ndtl"><dl id="1ndtl"></dl></span>
<strike id="1ndtl"></strike><strike id="1ndtl"></strike>
<strike id="1ndtl"></strike>
<span id="1ndtl"></span>
<span id="1ndtl"><dl id="1ndtl"></dl></span>
<th id="1ndtl"><noframes id="1ndtl"><span id="1ndtl"><video id="1ndtl"><strike id="1ndtl"></strike></video></span> <strike id="1ndtl"></strike>
<strike id="1ndtl"></strike>
<span id="1ndtl"><dl id="1ndtl"></dl></span>
  1. 首頁
  2. 十年前比特幣(比特幣達2.8萬美元,十年前0.003美元,曾下跌73%)

十年前比特幣(比特幣達2.8萬美元,十年前0.003美元,曾下跌73%)

文 | 葉抱一

比特幣是今年以來的資本寵兒,已經達到2.8萬美元,從年初的7100美元,已經翻了4倍左右。

比特幣是迄今為止最具有創新性的數字貨幣,比特幣的出現可以說是貨幣史上的一場革新。然而比特幣誕生至今,不斷遭受到人們的質疑,它的價格也暴漲暴跌且極不穩定,這也引發了我們對比特幣的相關思考。

2010年,比特幣只有0.003美元,年末漲到0.3美元,漲了100倍。

2013年,比特幣13.5美元漲到758美元,瘋漲55倍。

2018年,比特幣遭遇最大回撤,從13000美元回撤3600美元,下跌73%。

美元持續走低,市場上的投資好項目又因疫情幾乎滅絕。比特幣才進入了投資者的法眼。

比特幣一直沒崩盤,是因為一些國家在給它背書,允許用比特幣兌換他們國家的法幣,比如美、加、法等,暗網流行比特幣,也是這個原因。如果沒有這個條件,比特幣確實一文不值。

不能產生現金流的資產,怎么會是好資產,比特幣是負現金流,不斷的消耗電力成本才能維持。

所有的擊鼓傳花者都想在鼓停前脫手。這就是博傻。別勸誡這些人,他們都知道這是賭場,是奔著撈一把就跑的思路去的。可惜贏了就想贏更大的,直到一把虧空。

歷史上黃金的共識不斷強化,是在大量的交易中形成的,黃金及金本位貨幣交換各種商品與資產。因此,黃金作為貨幣是內生的。比特幣與黃金不同的是,他是一種人為設計的貨幣,可以理解為信用貨幣,抵押物是信用貨幣的信用來源,也是共識來源。

信用貨幣的穩定需要抵押物才能實現。

貨幣除了是基于協議和服務于交易外,也要同時滿足價值的穩定,認為比特幣的波動太大,所以不太可能成為貨幣。

比特幣還在初級階段,隨著共識的加強,價值的增長,比特幣的價值會越來越趨于穩定,最終接近于法定貨幣的波動率。同時我也相信即使黃金在歷史初級階段的波動率也是相對比較大的,后來隨著共識的增強,價值才越來越趨于穩定。

數字貨幣的問題不應去做加法,應該去做減法,把那些延伸的科技的、概念的、投機性的噱頭都去掉,回歸到交換流通的工具本質上。

而依托于區塊鏈的數字貨幣能夠讓貨幣更加回歸物物交換的本質屬性,這才是其中最為重要的內在價值,只可惜比特幣附加了太多的外在性,有限的發行量、運算力兌換等等概念,掩蓋了本質的屬性。

如何有效率地共存,是人類共同的難題。共同認可和穩定的貨幣給人的交往當中的一個角度交易,提供了可以依賴的基礎,即結果可以被穩定的預期。

被強制認定的貨幣和實際共同"認可"間存在差異的結果就是市場被扭曲,產生公地危機。但最終這種強制認定必然會崩潰,就如同索羅斯狙擊英鎊,只是市場扭曲越大,崩潰來臨時的潮水可能會淹沒所有人。

相關文章
美女网站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