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期貨合約及規則介紹(大商所修改雞蛋合約及相關規則)
農民日報訊(記者 房寧)6月19日,遼寧大連商品交易所發布通知,對雞蛋期貨交割質量標準、計價方式、包裝物要求、交割和交收流程及質量爭議處理流程等進行修改,并新增交割區域,以進一步貼近市場需求,更好服務實體產業。除部分條款外,修改后的合約、規則自雞蛋2106合約起實施。
據通知,此次雞蛋合約規則修改主要涉及裸蛋計價、調整包裝物要求、完善交割質量標準、優化每日選擇交割流程、優化交收貨流程和廠庫交割質量爭議處理流程等方面。其中,計價方式調整為裸蛋計價,不再包含包裝的價格,交易保證金和交割違約也將以裸蛋價格計算。交易所將以業務通知的形式規定包裝要求和包裝物價格,當前暫定為“每500公斤雞蛋的包裝物價格為250元”。在交割質量標準方面,優化了蛋重等級、哈夫值要求和感觀指標,使其更符合現貨貿易習慣。此外,根據近年來產業發展情況和企業交割庫和車板交割場所的申請情況,新增四川、吉林等9個省(區)作為雞蛋期貨交割區域。
據了解,雞蛋期貨上市以來,大商所緊貼雞蛋品種特點,不斷改進交割、風控制度,積極創新市場服務。2015年底,為適應雞蛋生鮮品種的特點,大商所推出了以全月每日選擇交割制度、車板交割制度為主的一系列創新制度。該制度實施后,雞蛋期貨成為國內首個全年連續交割的品種,也是目前國內連續性最好的農產品期貨。
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雞蛋期貨成交量3688萬手,自上市以來6年間年增長率平均為19.8%。2020年前5個月,雞蛋期貨成交量5774萬手,日均持倉量37.2萬手,均創下歷史同期新高。雞蛋期貨交割量由2014年的38手提高至2019年的805手,增加了20倍,成為企業風險管理的有力工具、開展精準扶貧的重要平臺。今年以來,雞蛋期貨充分發揮服務產業功能,助力產業抗疫復產,為養殖產業規避價格下跌風險、降低損失提供了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