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1ndtl"></cite>
<ruby id="1ndtl"></ruby>
<strike id="1ndtl"></strike>
<span id="1ndtl"><dl id="1ndtl"></dl></span><span id="1ndtl"><dl id="1ndtl"></dl></span>
<strike id="1ndtl"></strike>
<strike id="1ndtl"><dl id="1ndtl"><del id="1ndtl"></del></dl></strike>
<span id="1ndtl"></span>
<span id="1ndtl"><dl id="1ndtl"></dl></span>
<strike id="1ndtl"></strike>
<strike id="1ndtl"></strike><span id="1ndtl"><dl id="1ndtl"></dl></span>
<strike id="1ndtl"></strike><strike id="1ndtl"></strike>
<strike id="1ndtl"></strike>
<span id="1ndtl"></span>
<span id="1ndtl"><dl id="1ndtl"></dl></span>
<th id="1ndtl"><noframes id="1ndtl"><span id="1ndtl"><video id="1ndtl"><strike id="1ndtl"></strike></video></span> <strike id="1ndtl"></strike>
<strike id="1ndtl"></strike>
<span id="1ndtl"><dl id="1ndtl"></dl></span>
  1. 首頁
  2. 新概念元宇宙(走近元宇宙,認識新世界(普及版))

新概念元宇宙(走近元宇宙,認識新世界(普及版))

2021年,被稱為“元宇宙”元年。當下這個新的概念“元宇宙(Metaverse)”成為熱詞,一時間網絡上下“元宇宙”滿天飛。到底什么叫元宇宙?它跟普通人有什么關系?在此,我給大家科普一下。

一、元宇宙到底是什么?

我們先從人類生存的這個世界說起,人類是一個生活在地球上的物種,但人類的世界遠不止于肉眼可見的現實世界,大到宏觀宇宙,登陸火星只是一小步,未來人類還將走出太陽系,甚至走出銀河系,邁向浩瀚的太空。小到微觀世界,分子、電子、原子,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研究量化糾纏的三位科學家。這些都是我們感知的現實世界,那么,有沒有一個現實以外的世界呢?

1969年人類創建了互聯網,2021年全球互聯網用戶達到48億。1992年斯蒂芬森出版了科幻小說《雪崩》,他給讀者描繪了一個超現實主義的數字空間——“Metaverse”,元宇宙一詞就是從這篇小說誕生的。1997年尼葛洛龐帝出版了《數字化生存》,向人們描繪了一個數字化新世界。此外,還有電影《頭號玩家》《黑客帝國》等,都在給我們描述一個與現實世界不同的虛擬世界。

元宇宙“Metaverse”一詞是 由前綴“meta”(意思是超越)和詞干“verse”(“universe”=宇宙)組成;該術語通常用于描述網絡世界未來迭代的概念。因此人們可以這樣定義:元宇宙是一個虛擬現實空間,用戶可在其中與科技手段生成的環境和其他人交流和互動。元宇宙概念包括用戶身份及關系(虛擬身份與社交)、沉浸感(VR、AR、XR等技術)、實時性和全時性(5G、物聯網、云計算)、多元化和經濟體系(可交易的數字貨幣、數字藏品)等基本構成要素。

元宇宙基本特征包括:沉浸式體驗,低延遲和擬真感讓用戶具有身臨其境的感官體驗;虛擬化分身,現實世界的用戶將在數字世界中擁有一個或多個 ID 身份;開放式創造,用戶通過終端進入數字世界,可利用海量資源展開創造活動;強社交屬性,現實社交關系鏈將在數字世界發生轉移和重組;穩定化系統,具有安全、穩定、有序的經濟運行系統。元宇宙的本質特征是五大融合:數字世界與物理世界的融合、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融合、數字生活與社會生活的融合、數字資產與實物資產的融合、數字身份與現實身份的融合。

二、認識元宇宙的三個維度

元宇宙可以理解為“超越現實的虛擬宇宙”,這是一個與現實平行的世界。其實,元宇宙并不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它更像是一個經典概念的重生。目前元宇宙還不是一個嚴謹的學術概念,元宇宙尚處于早期的厘清定義和框架搭建階段,而元宇宙的廣泛應用至少需要三個維度的支撐:需求,硬件和軟件。

那么,元宇宙到底離我們有多遠?要實現真正的元宇宙可以說離我們還很遙遠,但元宇宙的某些應用離我們其實并不遠。那么,我們有沒有必要花時間去學習它應用它研究呢?那就要因人而異了,對于入門者我從技術、應用和認知三個維度再來加深大家對元宇宙的了解。

1、技術還須更多的發展

2021年,扎克伯格在大會上宣布了Facebook更名為Meta,并宣布了他們的元宇宙發展戰略。元宇宙有六大支撐技術:區塊鏈技術、交互技術、電子游戲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網絡及運算技術、物聯網技術。這些技術涉及許多前沿的學科,都需要有很大的發展,有了發展還要進入產業化,同時還要整合一個生態系統。

元宇宙主要有三項核心技術:一、擴展現實(XR)可以提供沉浸式的體驗。二、數字孿生能夠把現實世界鏡像到虛擬世界里面去。這也意味著在元宇宙里面,我們可以看到很多自己的虛擬分身。三、用區塊鏈來搭建元宇宙經濟體系,NFT(非同質化代幣)、數字藏品等都是元宇宙這一虛擬經濟形態的產物。

元宇宙是整合多種新技術產生的下一代互聯網應用和社會形態,它基于擴展現實技術和數字孿生實現時空拓展性,基于AI和物聯網實現虛擬人、自然人和機器人的人機融生性,基于區塊鏈、Web3.0、數字藏品/NFT等實現經濟增值性。在社交系統、生產系統、經濟系統上虛實共生,每個用戶可進行世界編輯、內容生產和數字資產自所有。

2、元宇宙現有哪些應用?

由于元宇宙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很多技術還處于研發階段,實際應用還不算多。但為什么當下元宇宙卻弄得沸沸揚揚呢?不少會議、項目往往冠以“元宇宙”,其實有不少跟元宇宙沒有半毛錢關系。如同早些年的納米技術,只要貼上這個標簽的商品就能賣個好價錢。因此,我們要對元宇宙有一個科學的認知,別讓人家忽悠你。

元宇宙應用場景究竟有哪些?是什么樣子的?當今元宇宙主要有消費、娛樂、文旅、教育、產業、健康、辦公、居住八個典型應用場景。但在許多領域還是單項的初級的應用,未來還有很大發展空間。傳媒行業應用最多的恐怕是虛擬人和各種娛樂秀場,一大波基于XR和AI的數字虛擬人正在向我們走來。

2021年,美國歌手賈斯汀·比伯在虛擬娛樂平臺舉行了一場元宇宙演唱會。在這場演唱會中,Wave采用了實時動作捕捉技術,將比伯的實時狀態和虛擬比伯進行同步。演唱會還設置了特殊的互動機制,觀眾觀看直播,可以根據現場的場景向比伯發送流動的金光,讓草地生長出紅、黃、藍三色的花叢。

3、元宇宙改變人類認知

人類需要認知他們所處的世界,元宇宙在認識世界和科學研究上意義重大。不少專家學者從不同學科不同視角對元宇宙展開研究。學者彭蘭教授提出數據化生存,現實與虛擬兩個世界的相交是通過數據的;傳媒專家靳智偉則認為元宇宙有顛覆性價值,筆者則提出元宇宙是互聯網的第三次傳播革命。清華大學沈陽教授團隊已發布了《元宇宙發展研究報告》3.0,從中你可以更深入了解元宇宙。

2021年元宇宙得到了極大的關注,資本市場也為之瘋狂。然而,最近元宇宙概念龍頭Meta公布財報之后,一周的時間市值累計下跌35%,被抹去的市值已經超過一個麥當勞的規模。元宇宙大熱往往帶來大量泡沫,鄧建國教授認為,元宇宙技術的擴散過程會呈現“S”曲線,目前處于S曲線較陡(較熱)的階段,一段期間后曲線將會變得平緩,業界對元宇宙的討論和關注也會變得冷靜。

三、元宇宙想象與反思

由于元宇宙還處于早期階段,科技、商業、投資等行業人士從他們自己的角度出發,對元宇宙有著不同的理解。例如,不少人把元宇宙等同于虛擬現實,其實不然。“元宇宙是集體的虛擬共享空間,包含所有的虛擬世界和互聯網,或許包含現實世界的衍生物,但不同于增強現實。元宇宙通常被用來描述未來互聯網的迭代概念,由持久的、共享的、三維的虛擬空間組成,并連接成一個可感知的虛擬宇宙。”(維基百科定義)

2021年8月,中國原創VR作品《心境》被第78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評為最佳VR作品。《心境》取材于《紅樓夢》《山海經》等中國古典文學作品,從夢游黛玉的瀟湘館,到尋夢《山海經》的太虛幻境,你可以親歷古色古香的古代生活,看看元宇宙大門以古典的方式打開是哪般景象。去年12月27日,百度發布了一款元宇宙產品“希壤”。“希壤”的城市設計融入了大量中國元素,在這里,不僅可以尋訪千年古剎少林寺,與三寶和尚切磋武藝;也可以探索三星堆,挖掘千年國寶。

10月12日,灣區元宇宙數字藝術研究創新基地在粵港澳大灣區(廣東)創新創業孵化基地揭牌。基地將搭建五大平臺,圍繞元宇宙數字藝術作品孵化創作、專家智庫體系構建、學術交流與研究、人才培養、元宇宙重大項目落地等內容重點發力,積極抓搶元宇宙及數字文化產業新業態發展機遇,助力推動廣州乃至粵港澳大灣區數字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關于元宇宙還有不少質疑、反思和批判。有人說,“元宇宙”這個名字太有迷惑性,過于星辰大海了。現在的元宇宙就是一個方便資本炒作的概念,新瓶子里面裝的是游戲、AR/VR、虛擬現實聯動、新社交等舊酒。LV老板談元宇宙時說:警惕投資泡沫,不會推出虛擬鞋。著名科幻作家、小說《三體》的作者劉慈欣怒批元宇宙:扎克伯格的元宇宙不是未來,元宇宙最后將引人類走向死路。

由于疫情影響,許多行業走入了數字經濟,人們開始嘗試虛擬生活,從而觸動了元宇宙,可以說疫情加速了元宇宙的到來。其實,贊成也好,反對也罷,不同的聲音會讓我們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元宇宙,而對于學術研究,元宇宙會激發學者們更多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探索未來是人類發展的基本路向,而元宇宙無疑是一個重要路標。

繼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人工智能學院(未來技術學院)信息工程系更名元宇宙工程系,香港理工大學工程學院電子計算學系新設“元宇宙科技”專業之后。南開大學成立元宇宙新聞與傳播學院,接下來會不會有人辦元宇宙大學?如果有你會去念這樣的大學嗎?

相關文章
美女网站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