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證后各回各家還是住一起(新職業人才“領證”成功!廣東探索“一試雙證”獲得感滿滿)
南都訊 記者程小妹 實習生聶書祺 通訊員粵仁宣 8月28日,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聯合行業協會、企業舉辦新職業推介會。華為、騰訊、阿里巴巴、抖音、廣東電信等龍頭企業,現場向其認定的技能人才頒發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推介會上,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介紹了新職業的發布背景,并啟動了“新職業促進就業”行動,為廣大技能青年解讀“新工匠”人才培養與評價模式,呼吁青年人積極投身大灣區新職業領域就業創業,為廣東戰略性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技能人才支撐。
新證書 新模式
企業探索“一試雙證”職業技能等級認定
網絡和信息安全管理員、信息通信網絡運行管理員、區塊鏈應用操作員、互聯網營銷師、連鎖經營管理師、電子商務師……一批新職業技能人才先后在活動現場“領證”成功。該批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也是龍頭企業在廣東向其認定的技能人才頒發的首批證書。
一批新職業技能人才先后在活動現場“領證”成功。
廣東目前正積極創新開展社會化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探索引進國際先進評價標準、評價技術和評價模式。技能人才通過在人社部門備案的有關行業和企業組織的考核,可獲得人社部門認可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
鋰電裝備頭部企業廣東利元亨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已備案為廣東省社會培訓評價機構,該公司人才資源中心副總監劉愛表示,在職業技能等級評價工作開展過程中,得到了省、市、區人社部門的大力支持與幫助,人社部門通過開展線上培訓、現場指導等多種方式幫助企業全面解讀政策、技能標準開發及試題開發等指導工作,幫助企業職業技能等級評價工作順利開展。目前已完成了550人職業技能等級自主評價,下半年約500人的職業技能等級自主評價和社會評價正在進行中。
來自智能制造行業的廣州明珞裝備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成為廣東省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就業培訓基地,2022年為開展工業機器人系統操作員等級認定工作的社會培訓評價組織,同時開展了人才培養評價標準制定工作。公司產教融&校企合作首席顧問王鯤女士表示,在人社部門指導下,該公司積極參與工業機器人職業標準制訂,對標智能制造行業國際標準,按照行業標準和龍頭企業標準去打造培訓評價標準,建立“行業標準、企業標準、培訓評價標準”“三標合一”的人才培訓評價標準。
廣州明珞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產交融&校企合作首席顧問王鯤。
部分行業企業采用“一試雙證”的模式,獲證者同時獲得行業認可和人社部門認可的認證證書,讓技能人才有了更多的獲得感。
“每個企業都有辦公系統的運維人員。”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人才伙伴發展部公眾行業人才發展總監宮志偉介紹,華為目前已首次將網絡和信息安全管理員、信息通信網絡運行管理員納入“一試雙證”的技能等級證書職業,相信這個新職業能夠為廣東的智慧園區、智慧工廠提供更安全、穩定的網絡保障,也看好該新職業在廣東高質量發展進程中的前景。同時,積極推進5G、鴻蒙、歐拉產業和技術在職業技能人才認證標準的探索。
騰訊課堂產品負責人王昕表示:“在人社部門的指導下,我們也在積極探索‘一試雙證’多元化人才評價模式,為新職業人才的就業提供來自騰訊的‘認證’,相當于一份新職業‘求職名片’。”她介紹,未來騰訊還將繼續推動評價體系和標準成為行業標準,并大力推動評價認證與企業員工晉升、薪酬等掛鉤,助力企業數字化人才的選用育留,暢通人才的成長通道。
現場拿到“一試雙證”的學員。
抖音集團數字營銷職業認證品牌——巨量認證負責人曹磊在分享時介紹,巨量認證是2018年抖音推出的職業認證,目的是幫助更多生態企業使用抖音,至今已經成為進駐企業選用育留的衡量標準。“截止至今,已經有5萬人以上考取認證,近80%生態企業,有些機構還把該認證作為晉升的標準。”曹磊介紹,接下來他們將啟動數字營銷人才培養計劃,通過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等形式,更加規范高效地為多方提供人才培養解決方案,加強專業人才對口培養。
“今天獲頒這份證書,與榮譽證書一樣,拿在手里都沉甸甸的。”黃昌時來自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分公司,主要從事廣東電信“云網物安”產品的安裝交付工作。“考核內容全部都與崗位實際操作相適應,因為都在人社部門的監督和管理之下,所以這份證書對我們技能人才來講確實是含金量和權威性都是實打實的”。
“當企業自己的認定標準被人社廳認可后,能作為一種行業標準快速拉通整個行業的平均技能水平。”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分公司人力資源部副總經理張秀梅強調,“一試雙證”一定程度上使社會認定標準與企業實際應用更加契合,對于技能人才、行業發展均有積極意義。
此外,中國電器科學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欣旺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省機械研究所有限公司、阿里巴巴華南技術有限公司、廣東省機械工程學會等多家企業的代表也出席了推介活動。
新職業 新業態
廣東積極打造“產教評技能生態閉環鏈”
新職業、新業態近年來在廣東省快速孕育、成長。推介會上,廣東省職業技能服務指導中心主任葉磊介紹了廣東省新職業發展的有關信息。據統計,2019年至今,人社部共公布公示74項新職業,未來將創造社會崗位和就業機會超千萬個。
廣東省職業技能服務指導中心主任葉磊。
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二級巡視員、職業能力建設處處長劉正讓。
在新經濟、新業態下,廣東大力實施新職業促進就業行動,得益于建立“產教評”融合型技能生態,技能人才培養與評價制度改革提速、提質。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二級巡視員、職業能力建設處處長劉正讓表示,廣東省人社廳將繼續通過整合政企校資源,推動形成以產業龍頭企業真實崗位標準為引領、以院校招生和培養能力為基礎、以人才評價為紐帶的產教利益共同體,著力為產業培養“新工匠”,為“雙區”建設和兩個合作區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撐。
“新職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主要跟經濟發展的轉型升級以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有關。”中山大學教授、博導、廣東省政府決策咨詢顧問委員會委員周永章指出,新職業是與經濟高質量發展相互成就的,是發展的大趨勢,因而也是企業必須抓住的發展機遇。
同樣,新職業認證也有著重要意義。“新職業認證直接精準對標行業領域,將對引導就業分流、提升就業匹配度、提高就業率乃至穩崗,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指導委員會委員,廣東省戰略性產業人才培養與評價聯盟秘書長陳玉琪認為,把技能等級證書放到人才培養領域去,放到社會人力資源領域去,將對戰略性產業的高質量發展起到根本性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