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是真實的還是虛擬的(元宇宙“虛擬人”已至,盤點四大爆紅虛擬人,假噱頭還是真未來?)
自從元宇宙的設想提出后,各行各業都在關注著這個新興概念,并想要抓住機會一展身手。
元宇宙的熱潮加速推動虛擬人物產業的發展,虛擬人作為具有數字化外形的虛擬人物,在和元宇宙的概念碰撞后,開始逐夢各大領域,幾度刷新人們對虛擬人的認知。
國風虛擬女孩
翎_LING
翎_LING,中國首位超寫實國風虛擬KOL,擁有蘊含東方美學的精致五官和優雅端莊的清冷氣質,具有鮮明的東方色彩。“翎”字,源于京劇花翎的“翎”,指的是京劇當中重要的頭飾。
2020年5月登上央視選秀節目《上線吧!華彩少年》,并一炮而紅。翎將傳統文化的技能與內核,通過數字科技和國粹藝術的結合,向大眾傳遞著中華文化的魅力與自信,展現未來的國風態度。
翎不僅解鎖了特斯拉特邀體驗官、Keep“熱汗瑜伽”推廣官,國民品牌100年潤發品牌代言人等身份,還與眾明星一起參與《Vogue me》封面拍攝,是首位登上該雜志封面的虛擬人物,并受邀參與國際頂級奢侈品品牌寶格麗的Magni-Fashion主題大片拍攝。
神顏時尚達人
AYAYI
2021年5月,一個看起來和真人無異的形象AYAYI出現在小紅書上。一夜之間,AYAYI發布的內容吸引了近4萬粉絲,首發帖閱讀量達到了近300萬。
AYAYI,國內首個超寫實虛擬人,具備明星KOL、虛擬偶像和CG藝術的三重屬性。AYAYI在外形更貼近真人,皮膚質感上也做到了對真人的高強度還原,就連臉上的絨毛也清晰可見。其超高顏值+接近完美的還原程度成功勾起人們對“虛擬人”的探究,讓AYAYI吸引了大量年輕粉絲,粉絲中70%的人群來自于17-23歲的年輕人。
目前,AYAYI已經和嬌蘭、保時捷、安慕希等品牌達成合作。去年9月作為天貓超級品牌日的數字主理人,成為“首個數字人員工”入職了阿里。11月,AYAYI還受邀參加冬奧會前期宣傳活動,拍攝了多張體驗冬奧會滑雪場地的照片,通過自身的高人氣和影響力,帶動年輕群體關注并了解冬奧。
為此,北京冬奧組委新聞宣傳部向AYAYI頒發“魅力冬奧”知識傳播行動特聘講解員榮譽證書表示感謝。
會“捉妖”的美妝達人
柳夜熙
柳夜熙,其定位是“一個會捉妖的虛擬美妝達人”,被稱為2021年的“現象級”虛擬人。柳夜熙與真人相差無幾,擁有清晰精致的五官,長發及腰、古風翩翩的國風形象。
2021年10月31日,會捉妖的虛擬“美妝博主”柳夜熙發布了第一條視頻,短短兩分鐘的美妝視頻3天漲粉270萬+,成為現象級爆款。無論是造型、人設,柳夜熙都超出了虛擬人的原有框架,并憑借獨特的故事創作能力、精致的特效和短視頻動態形式,成為虛擬人中獨樹一幟的存在。
又A又颯賽車手
YI
YI,一位來自Meta星的虛擬賽車手,近日登上了男人裝封面。
“我不可復制,我也不想復制別人。”
YI“又A又颯”的性格特征、霸氣又魅力十足的新穎人設迅速在微博、小紅書、視頻號收獲大批粉絲。
同時,YI還與沈騰“意外聯動”,也引發大量網友好奇關注,并開啟了汽車垂直領域虛擬人的討論熱潮:虛擬人將成為這個時代年輕人與汽車文化的情感連接入口,打開“感性汽車文化時代”的大門。
不論是直播、短視頻還是官方平臺,虛擬人越發頻繁地出現在大眾視野里,也越來越多的產業與虛擬人綁定在一起。
那么,虛擬人是如何定義與分類的呢?
虛擬人意指具有數字化外形的虛擬人物,除了擁有人的外觀、人的行為之外,還擁有人的思想,具有識別外界環境、并能與人交流互動的能力。
目前,虛擬人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廣義虛擬人,指通過CG建模等方式完成虛擬人外形制作,再通過中之人聯合動捕、面捕技術實現驅動的虛擬人。
另一類是超級自然虛擬人,通過AI技術“一站式”完成虛擬人的創建、驅動和內容生成,并具備感知、表達等無需人工干預的自動交互能力。此類虛擬人的重要特點在于“無需人工干預”。
從技術角度看虛擬人具有多個分類:
第一階段是1.0階段,把虛擬人做像做好,真人拍攝、換臉、二次元和卡通動漫;
第二階段是2.0階段,AI生成的超寫實和AI實時驅動3D超寫實;
第三階段是3.0階段,AI賦能、性格培養、趨勢交互、低代碼、無代碼創作。
從應用場景來看,也可以把虛擬人分為三類:虛擬偶像(歌手、網紅、演員,以及明星的虛擬分身)、虛擬主播(應用于媒體、直播中的)、企業IP(如哈啤的哈醬、屈臣氏的屈晨曦、百信銀行的AIYA等)。
隨著虛擬數字人應用場景的拓展,現有的分類會增加。
關于虛擬人行業的發展趨勢
早在2019年,小冰團隊就提出過AI being的概念,并稱他們和人類一樣,會具備獨一無二的性格、立場和生物學特征。通過與人類用戶或者其他AI being的交流產生相互影響,衍生出豐富多彩的人與AI being混居的社交網絡和內容,并縱向延伸至各個應用領域。
作為一種新興的亞文化,虛擬人擁有討喜的人設和絕對的容貌優勢,“永不塌房的虛擬偶像”吸引了大批年輕人,“工作永遠可以996”的特質則深得資本家們的喜愛。因此虛擬人應用前景及其行業發展是非常廣闊的。
虛擬人備受市場熱捧,入局的“玩家”越來越多。B站、抖音、阿里、騰訊、網易等互聯網巨頭相繼入場,虛擬人已悄然成為了新的技術風口。
天眼查數據顯示,我國現有虛擬人的相關企業38.6萬余家,該行業全面進入爆發期。從企業注冊資本來看,超7成企業注冊資本在500萬元以內;從企業成立時間來看,近9成企業成立時間在5年內,57.54%的企業成立于1年內,行業朝陽屬性盡顯。
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虛擬人帶動產業市場規模為1074.9億元,核心市場規模62.2億元,預計2025年產業與核心市場規模分別達6402.7億元和480.6億元。
隨著技術逐漸成熟,從交互屬性的發展來看,虛擬人物若想要真正融入人們的情感認可中,最核心的還得是在情感交互的真實感方向努力,才有可能達到電影《銀翼殺手2049》留給觀眾深刻印象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