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元宇宙(靈境:中國自己的元宇宙)
大家都知道,源自于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的元宇宙是在三十多年后的今天才發展起來的,但元宇宙最基本的技術——虛擬現實技術在三十多年前就已經開始被研究了,中國也是研究虛擬現實的先鋒。
不過在三十多年前,元宇宙或者說虛擬現實是被叫做“靈境”的,這是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的翻譯。在更多人的眼中,錢學森是我國航天事業的奠基人,但實際上,他早已領先世界,在完成航天工作之余,就研究起了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超時代的技術。
錢學森曾在給工程院院士、計算機專家汪成為等人的信中說明自己將元宇宙翻譯為靈境的原因,并描繪了“靈境”之遙觸、之遙知、之遙在的場景,以及靈境所展示出的奇妙、虛幻的境界,表明運用“靈境”一詞的實事求是。在其他信中,錢學森還跟汪成為這樣說道:“我對靈境技術及多媒體的興趣在于它能擴展人腦的知覺,因而使人進入前所未有的新天地。新的歷史時代要開始了!”錢學森在元宇宙方面的認識和研究,使中國的科技蓬勃發展,不落人后,因此錢學森也被尊稱為我國的“元宇宙之父”。
錢學森為元宇宙注入極濃的中國味道,不只是因為要有一個符合中國文化的表達,更重要的是他不希望我們一直跟著外國人跑。在錢學森的一些公開談話中,他曾表達過對于中國的科技工作者總是跟著外國人跑、不敢走開拓創新的路徑非常憂慮。當然,這些事情也很難免,像計算機軟件,用的是英語,所用的符號都是來自英語,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就受到影響。因此,錢老不同意將“virtual reality”直譯為“虛假的真實”或“人造的真實”,而用中國意境的詞匯“靈境”,就是表明我們在這種問題上不能跟外國跑,我們也能做成自己的元宇宙。
時過境遷,元宇宙迎來了它的飛速發展,靈境一詞在經過元宇宙元年的國際化發展之后,重新被人提起,更多的元宇宙人開始審視現如今中國的元宇宙發展道路,也有越來越多的人表明我們要走中國特色的元宇宙之路,推動中國科技走向國際前列。
(部分圖片內容來自網絡,侵權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