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怎么賺錢(元宇宙怎么賺錢?元宇宙中的五個商業模式)
商業畫廊、體素商店、廣告宣傳、沉浸式體驗、游戲項目,這些將會是元宇宙中最流行的商業模式。自從被稱為元宇宙第一股的Roblox上市,到八月份字節跳動以90億元人民幣收購VR公司Pico正式入局元宇宙。十月份,Facebook宣布正式更名為Meta,再到英偉達因為元宇宙概念而股價暴漲,元宇宙這個概念,隨著國內外各大平臺的一系列動作成功破圈。成為今年最熱門的話題,元宇宙之所以在今年突然受到追捧,這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
全球受疫情影響,購物、辦公、娛樂等日常的生活中方方面面,都逐漸的走向網絡化、數字化,人們的注意力從現實世界轉移到的數字世界,這是天時。區塊鏈技術,VR、AR、MR、人工智能、大數據、空間計算、邊緣計算等領域,突飛猛進,為元宇宙的發展提供豐沛的土地,這是地利。近年來,科技圈、創投圈新概念越來越少,巨頭資本都在尋找一個能夠突破的新風口,元宇宙的出現無疑點燃了沉寂已久的資本市場的熱情,資本的大力追捧,為元宇宙的發展注入了一劑催化劑,這是人和。
占盡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元宇宙才能夠在今年大爆發,成為最熱的風口之一。元宇宙是平行于現實世界,又獨立于現實世界的虛擬空間,在這個虛擬世界里面,又將會產生哪些的商業模式呢?
第一個,是商業畫廊、銷售藝術品、NFT畫廊是目前元宇宙數量最多,發展較成熟的一種商業模式。在畫廊中,可以銷售藝術家的數字加密作品,因為NFT和藝術擁有先天的關聯性,早期進入元宇宙的很大一部分,是藝術家以及藝術家相關群體,如中國社區藝術家劉嘉穎的赤金管,藝術家宋婷的熊貓館、BCA Gallery等,這些群體催生的元宇宙中最早的也是目前最流行的畫廊商業模式。
第二個是體素商店,在虛擬世界中所有的建筑、個人形象都是由體素構成的。例如在以太坊的一個虛擬世界中,有些玩家為了裝扮自己的獨立空間或者虛擬形象,免不了需要體素,這就相當于現實世界的磚木或布料,因此,催生了以Vox Work為首的一批Vox商家。當然,這也是非常有元宇宙特色的一類商業模式。
第三個,就是元宇宙中的搭建服務,類似于我們現實世界中的建筑商。在虛擬世界里面,有一些個人和機構,擁有大量的土地,但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去自己搭建場地,俗話說有需求就有市場,因此滋生了元宇宙第三方建造服務公司,專門為客戶建造場地,例如國內代表的MetaEstate;國外的是Voxel Architects。
第四個是廣告宣傳,有流量的地方就可以有廣告,當元宇宙深入到每個人的生活,產生巨大的流量,那元宇宙中肯定會充斥著各種各樣的廣告。眾所周知,百度、搜狐、Facebook等互聯網公司每年大量的盈利,都是通過廣告來獲得。想要突破行業瓶頸的他們早早布局元宇宙,其中一方面,也瞄準了元宇宙中潛力無限的廣告市場。目前在元宇宙中,MVB是一家致力于廣告宣傳的服務商,這個公司早早的就在元宇宙中布局了140多個地塊,共250多個廣告牌,服務價格為每周一個ETH,當然個人也可以掙取宣傳費,在自己搭建的美術館或者建筑中為其他的產品做宣傳,收取廣告費等。
第五個,是地產租賃,在現實世界中,房地產行業有買賣也有租賃,虛擬世界中,也是一樣,當個人為長期投資,持有多個虛擬土地的時候,如果愿意把地塊租賃給有建造創意、經營想法的玩家,這何嘗不是有價值的資源交換呢?
本文章原出處“元宇宙商業資訊”公眾平臺,未授權禁止復制。